安科吧 关注:37,298贴子:919,253

回复:【安科/价】红美铃在中国设计军舰的日常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盟军在北非战场上的战况【1D100=20】
非常不利的情况啊
相比历史上,隆美尔的非洲军团进攻起来可谓是势如破竹。有了美国的支援,德法联军的后勤相比历史上的惨状好了不止一点。
43年7月,经历了两个月的包围,托布鲁克被德军攻占,盟军在利比亚失去了最后一个落脚点,全体退入埃及。
1个月的休整过后,隆美尔再度发动进攻,进入埃及境内。经历了3个月的苦战,德军在11月攻占了马特鲁港。盟军再度后撤到亚历山大港-开罗一线。
盟军的表现如此不堪,技术装备的劣势难逃其咎。英军就不用说了,他们的坦克完全基于一战的经验,碰上德军的“虎豹之师”完全就是打不过跑不了的典范。
而上合这边的表现也好不到哪里去。由于作战地域的原因,上合并不重视重装甲车辆的研制。到现在,装甲部队的主力仍然是39式中战车。这种不到20吨的坦克放到战场上,除了那门火炮以外已经没有任何堪用的点了。与之相比,侦查部队的40式轻战车好评都要更多些:同样脆得和纸一样,轻战车至少跑得快。
与地面部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合空中部队的亮眼表现。随着战线越发接近,喷气式战斗机的航程劣势变得越发无关紧要。事实上,无法得到有效的空中支援正视非洲军团陷入苦战的核心原因。俯冲轰炸机部队的表现同样亮眼,在换装英制的“梅林”发动机后,彗星的飞行性能已经完全超越了仍在使用艾利逊发动机的P-51“阿帕奇”战斗机。在一次战例中,一架落单的彗星遭到4架阿帕奇围攻,在击落其中两架后全身而退(当然,这和美军飞行员的拙劣技术脱不了干系)。


IP属地:北京662楼2025-02-20 19:57
回复
    刘世民将望远镜从眼前挪开,揉了揉有些疲惫的眼睛。
    天刚亮没多久,远处的沙丘依旧是灰沉沉的样子,空气中还留着一丝凉意。
    虽然是热带沙漠气候,但由于处在地中海沿岸,受到强劲的北风影响,亚历山大港的气候并没有那么极端。在3月份,最高温度往往只有20度,在刘世民看来,这还是颇为怡人的。
    不过这种好天气也没多长时间了,到了4月份,最高气温就会飙升到25度以上。届时,战车里恐怕就要有40度了。
    “车长,确认一下,我们的位置真的没问题?”
    驾驶员孙浩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带着些许紧张。
    刘世民低头看了看地图,与周围的景物对照着:“就该是这里。”
    孙浩在频道里叹了口气:“希望这次侦查别太刺激,我可不想跟那些虎豹再打照面。”
    刘世民笑了笑,没有回答。他们的小小的轻战车,在北非的沙漠上面对这种钢铁巨兽,唯一的优势就是速度。
    发动机的低沉轰鸣声回荡在四周,战车缓缓前行,在松软的沙地上留下深深的车辙。空气中的湿气让刘世民的鼻尖感到一丝凉爽,今天的天气还不错。
    孙浩从舱门探出头来,扭头看了看天色:“云层越来越厚了,今天可能会下雨。”
    “雨是好事。”刘世民淡淡地回应,“沙子湿了,能减少扬尘,德国佬不容易发现我们。”
    “那雨最好大点,最好让德国佬连门都出不去。”
    “停车。”刘世民突然说道,他拿起望远镜,聚焦在远方的沙丘上。西北方向的地平线上,有几道若隐若现的黑影——看起来像是车辆,但距离太远,无法确认具体型号。
    “转向十点钟方向,咱们绕过去看看。”


    IP属地:北京663楼2025-02-20 19:57
    回复
      刘世民再次把望远镜凑到眼前,微调焦距。黑影还在,只是有时清晰,有时模糊不定。远处的沙丘在晨光中泛着灰蓝色,仿佛一层涂抹不匀的油彩,复杂的光线条件让他一时无法分辨那些黑影的真实面貌。
      “车长?”孙浩又探出了头,“情况怎么样?”
      刘世民沉思了一会,缓缓开口:“不确定,可能是坦克。”
      孙浩闻言,脸色微变,缩回了头。
      “真倒霉。”耳机里传来他的抱怨声,“昨天就说了,德军不会闲着。要是碰上德军的主力,咱们这小家伙——”
      “闭嘴。”刘世民的声音还是那样沉稳,“你怎么总是自己吓自己。”
      事件(40以下为坏事、41-60无事发生、61以上为好事)【1D100=77】
      距离逐渐接近,望远镜里的视野也逐渐清晰起来——刘世民的眉头微微舒展。
      “补给车队。”他淡淡地说道。
      孙浩的声音立刻从耳机里传来:“真的吗?不是坦克?”
      “不是。”刘世民点了点头,尽管这个动作只有他自己能看见,“没有重型装备,只是轻装甲车和卡车。”
      他调整望远镜的角度,观察车队的细节。车队大约有十来辆车,排成一列,车身涂着德军标准的沙漠伪装色。两辆装甲车在前方开路,后面则是一排美式的卡车。
      耳机里又传来孙浩的大呼小叫:“好机会啊,车长,咱们要不要干一场?”
      逮着软柿子,这小子又开始兴奋了。
      刘世民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目光再次扫过那支车队,心中快速权衡着利弊。
      如果是刚来非洲之时,他压根不会有一点犹豫。但亲历了这么多次战斗,他要考虑的同样也变多了。
      从这个角度,他还挺羡慕孙浩的。同样经历了那么多,却依然保持着这份独属于年轻人的活力。


      IP属地:北京664楼2025-02-20 19:57
      回复
        刘世民的抉择【1D100=20】
        “继续侦查,不开火。”他终于开口了。
        “什么?”孙浩愣了一下,显然对这个决定感到颇为失望,“咱们就放过他们?”
        “别着急。”刘世民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车队不可能孤立无援,德国佬不可能这么大意。我们要找到他们的主力在哪里。”
        “可——”
        “执行命令。”刘世民打断了他。
        “我们是侦查部队,是部队的眼睛,你见过有人用眼睛去击打别人吗?”
        孙浩沉默了片刻,嘴里嘀咕着什么,但最终还是答应了:“明白了,车长。”
        刘世民满意地点点头。热血冲动,这是年轻人的优点,但战场上的胜负显然不止于此往往取决于情报的准确与否,而不是一时的意气用事。
        轻战车继续向前行驶,避开了明显的道路,,尽量不暴露自己的行踪。
        刘世民的目光紧盯着望远镜中的景象,远处的补给车队正以缓慢的速度向东移动,似乎并未察觉到他们的存在。他心中默默计算着车辆的数量和行进的节奏,同时将周围的地形与脑中的地图对照着。
        “车长,咱们接下来怎么办?”炮手张凯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安静。
        “保持距离,别让他们发现我们。”刘世民回应道,随后又补充了一句,“注意观察,看看有没有掩护的德军装甲部队或者其他支援力量。”
        战车缓缓地绕到补给车队的侧翼,一边保持侦查距离,一边利用沙丘遮挡自己的行踪。刘世民一边通过望远镜仔细观察,一边指挥孙浩调整方向。


        IP属地:北京665楼2025-02-20 19:58
        回复
          侦查的成果【1D100=74】
          补给车队的速度很慢,十余辆车辆间保持着较大的间距。两辆轻型装甲车负责开路,而最后一辆卡车尾部似乎装载着某种高射武器,车身偶尔晃动间隐约可见。卡车队列中都是美式的卡车,外观已经涂上了德军的沙漠伪装色。
          “美国人的援助物资。”刘世民喃喃道,目光落在其中一辆体型略显庞大的卡车上。车厢用帆布覆盖,看不出具体的装载物。但卡车的后桥被压得颇低,显然重量不小。
          “车长,有发现吗?”耳机里传来炮手张凯的声音。
          “看到了。”刘世民低声回应,眉头微皱,“这些卡车装的不像是普通的补给物资,可能是运输战车的部件。德国佬的装甲部队可能要有行动。”
          他说着,调整望远镜的焦距,扫向车队前方的地平线。这一看不要紧,几个硕大的轮廓浮现在视野中。
          “这下麻烦了。”刘世民嘴上说着,语气一点没变,“前面好像有德国佬的重战车,看样子可能是虎式。”
          耳机里的孙浩轻声咒骂了一句:“真不愧是德国佬,这种怪物可比那些卡车麻烦多了。”
          刘世民没有回应,而是继续观察周围的地形。
          “记录下这片区域的地形。”他对张凯说道,“附近可能是德军的前沿阵地,回去后我们得汇报这些。”
          张凯迅速答应,开始在地图上标记。他这个炮手自从跟了刘世民,炮术没怎么长进,笔头本领倒是日新月异。
          孙浩则低声问道:“车长,咱们还要再靠近吗?”
          “不用冒险了,情报已经够多了。德军主力装甲部队就在这片区域,补给的车队也清晰可见,我们回去。”


          IP属地:北京666楼2025-02-20 19:58
          回复
            撤退的事件【1D100=52】
            无事发生
            战车在沙丘间缓缓掉头,履带碾过松软的沙地,发出低沉的摩擦声。沙丘间的风掠过战车表面,带着些许细微的沙砾碰撞声。
            刘世民收起望远镜:“稳住,慢慢开。”
            “明白,车长。”孙浩低声回应,手中的操控杆轻轻一推,轻战车如同一只在沙地下潜行的蝎子,小心翼翼地穿行在沙丘之间。
            战车内一片沉默,只有发动机的轰鸣声。刘世民的目光扫过舱内的每一个人,张凯正用铅笔在地图上划动,标记着他们的撤退路线。孙浩的双手紧握操控杆,目光死死盯着前方的地形。
            远处的补给车队渐渐消失在沙丘后方,敌军装甲部队的轮廓也被地平线吞没。战车的气氛依旧紧绷,没人轻易出声。
            突然,刘世民示意孙浩停下。战车稳稳地停在一片高耸的沙丘背阴处,掩藏在阴影中。刘世民举起望远镜,再次确认四周的情况。
            “安全。”他低声说道,声音轻松了不少。显然,他刚才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平静。
            孙浩低下头,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不存在的汗水,喃喃道:“德国佬还真没发现我们。”
            “别松懈。”刘世民瞥了他一眼,“战场上最危险的时候,就是你觉得安全的时候。”
            孙浩张了张嘴,没敢再说话,继续驾驶战车小心地绕过一片沙丘。
            再开15分钟,就回到出发阵地了。


            IP属地:北京667楼2025-02-20 19:58
            回复
              轻战车缓缓驶过沙丘的阴影,履带的摩擦声几乎被沙漠的风声掩盖。刘世民的目光始终停留在望远镜上,警觉地扫描着周围的地形。沙丘之间的低洼地,风吹过形成的细沙波纹,甚至是远处偶尔飘动的影子,都没有逃过他的眼睛。
              “车长,咱们还得多远?”孙浩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带着掩饰不住的一丝急切。
              “再开十分钟。”刘世民简单回应。
              孙浩轻轻呼了一口气,手中的操控杆微微一推,战车沿着沙丘的曲线滑下。履带碾过沙地,发出细微的咯吱声。
              车内依旧沉默。张凯继续埋头在地图上标记着新的路线,不时抬头对照外面的地形,确保他们的撤退不会偏离原定的方向。
              突然,刘世民的手一抬:“停车。”
              战车稳稳地停住,车内的气氛瞬间紧绷。孙浩下意识地握紧了操控杆,张凯也抬起头看向刘世民。
              “什么情况?”张凯低声问道。
              “没事。”刘世民放下望远镜,目光落在一片低洼的沙地上。“前面那片地势不对劲,沙子太松了,咱们可能会陷下去,绕过去。”
              孙浩松了口气,嘴角抽了抽:“吓我一跳,车长。”
              “战场上,多一分小心,就多一分活下去的机会。”刘世民淡淡说道,指了指右侧的沙丘,“从那边绕过去,走高地。”
              战车重新启动,向右侧缓缓转向,履带带起片片沙尘。高地的沙丘让战车有了更好的视野,刘世民的望远镜扫过前方的地平线,确认没有异常后才示意继续前进。
              ——
              “可算到地方了。”张凯抬头望向远处的一片帐篷,“咱们总算是平安归来。”
              刘世民点了点头,接通了车内通讯:“开稳点,最后这段路可别出意外。”
              孙浩笑了笑,压下操控杆,轻战车顺着斜坡滑下,阳光洒在战车的外壳上,反射出一层淡淡的光泽。
              战车缓缓停下,发动机的轰鸣声渐渐沉寂。刘世民跳下车,深吸了一口夹杂着沙砾的空气,回头看了看满身沙尘的轻战车,又看了看同样疲惫但平安的车组们,嘴角微微上扬。
              “辛苦了,兄弟们。”他拍了拍孙浩的肩膀,然后转向张凯,“地图整理好,待会儿去汇报。”
              张凯点头应下,抱着标记满的小册子跳下车,一边走一边轻声嘟囔:“在车上还要画地图,真不是什么轻松活。”
              孙浩忍不住笑了起来:“等你当了车长就轻松了。”
              刘世民回头看了他一眼,笑意却比他更深:“孙浩,你知道车长最累的是什么吗?”
              孙浩愣了愣:“什么?”
              “就是把你们这些人平安带回来。”刘世民淡淡说道,目光落在遥远的地平线上。


              IP属地:北京668楼2025-02-20 19:58
              回复
                轻战车缓缓驶过沙丘的阴影,履带的摩擦声几乎被沙漠的风声掩盖。刘世民的目光始终停留在望远镜上,警觉地扫描着周围的地形。沙丘之间的低洼地,风吹过形成的细沙波纹,甚至是远处偶尔飘动的影子,都没有逃过他的眼睛。
                “车长,咱们还得多远?”孙浩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带着掩饰不住的一丝急切。
                “再开十分钟。”刘世民简单回应。
                孙浩轻轻呼了一口气,手中的操控杆微微一推,战车沿着沙丘的曲线滑下。履带碾过沙地,发出细微的咯吱声。
                车内依旧沉默。张凯继续埋头在地图上标记着新的路线,不时抬头对照外面的地形,确保他们的撤退不会偏离原定的方向。
                突然,刘世民的手一抬:“停车。”
                战车稳稳地停住,车内的气氛瞬间紧绷。孙浩下意识地握紧了操控杆,张凯也抬起头看向刘世民。
                “什么情况?”张凯低声问道。
                “没事。”刘世民放下望远镜,目光落在一片低洼的沙地上。“前面那片地势不对劲,沙子太松了,咱们可能会陷下去,绕过去。”
                孙浩松了口气,嘴角抽了抽:“吓我一跳,车长。”
                “战场上,多一分小心,就多一分活下去的机会。”刘世民淡淡说道,指了指右侧的沙丘,“从那边绕过去,走高地。”
                战车重新启动,向右侧缓缓转向,履带带起片片沙尘。高地的沙丘让战车有了更好的视野,刘世民的望远镜扫过前方的地平线,确认没有异常后才示意继续前进。
                ——
                “可算到地方了。”张凯抬头望向远处的一片帐篷,“咱们总算是平安归来。”
                刘世民点了点头,接通了车内通讯:“开稳点,最后这段路可别出意外。”
                孙浩笑了笑,压下操控杆,轻战车顺着斜坡滑下,阳光洒在战车的外壳上,反射出一层淡淡的光泽。
                战车缓缓停下,发动机的轰鸣声渐渐沉寂。刘世民跳下车,深吸了一口夹杂着沙砾的空气,回头看了看满身沙尘的轻战车,又看了看同样疲惫但平安的车组们,嘴角微微上扬。
                “辛苦了,兄弟们。”他拍了拍孙浩的肩膀,然后转向张凯,“地图整理好,待会儿去汇报。”
                张凯点头应下,抱着标记满的小册子跳下车,一边走一边轻声嘟囔:“在车上还要画地图,真不是什么轻松活。”
                孙浩忍不住笑了起来:“等你当了车长就轻松了。”
                刘世民回头看了他一眼,笑意却比他更深:“孙浩,你知道车长最累的是什么吗?”
                孙浩愣了愣:“什么?”
                “就是把你们这些人平安带回来。”刘世民淡淡说道,目光落在遥远的地平线上。


                IP属地:北京669楼2025-02-20 19:58
                回复
                  上级对情报的重视【1D100+30=61+30=91】
                  整片营地笼罩在黄昏的橙红色光晕中,沙尘黏在刘世民的作训服领口,随着呼吸摩擦出细碎的痒意。他摘下白线手套,从张凯手里接过标记好的地图册,封面上潦草地写着“4月3日-第7次侦察”。
                  “车长,指挥部的车。”孙浩用扳手指向营地入口,两辆带帆布顶棚的北京牌越野车正卷着沙尘驶来。轮胎尚未停稳,一名佩戴少校衔的参谋已经跳下车来,皮质公文包在腰间晃荡。
                  “刘中尉?”参谋的目光扫过三人,“孙司令要听当面汇报,现在。”
                  ——
                  混凝土掩体深处,泛着机油味的通风管嗡嗡作响。作战室内,六盏电灯将尼罗河三角洲的微缩地形照得通明。孙中将的指尖正划过沙盘边缘,那里插着三面黑色坦克标志。
                  “……德国人把最后的装甲预备队压上来了。”将军转身看向刘世民,带着美国口音的英语突然切换成江淮官话:“你们发现的敌军聚集地,半小时前被陆航侦查确认,干得好。”
                  刘世民立正敬礼,展开地图册:“首长,这是今晨拍摄的德军左翼部署,补给车队运输的可能是美制浮桥组件,建议——”
                  “先看这个。”将军打断他,递来一份电报。电文抬头盖着“绝密”红章:
                  各侦察单位:即日起,所有装甲活动情报需在一小时内直报集团军司令部。延误者军法从事。——北非联合指挥部
                  “你的侦察连现在归战区直属。”将军的手指重重敲在沙盘上,震倒了一面米字旗,“航拍显示德军在阿莱曼集结了至少两百辆战车,但我要知道具体型号和油料基数。”
                  三小时后,刘世民在机要室见到了情报的连锁反应。原本杂乱地堆放着咖啡杯和茶壶的会议桌上,此刻铺满了航拍照片与电文。五名参谋正在将新的坦克标识插入沙盘——全部集中在海岸公路一线。
                  “他们想要钳形攻势。”作战参谋用教鞭划过两个黑色箭头,“我们之前的判断是,德军准备在北翼佯攻亚历山大港,南翼主攻开罗。但刘中尉发现的浮桥组件证明……”
                  “证明隆美尔在准备多点突破。”孙将军突然推门而入,带着夜间的寒气,“把第9中战车营调到阿布希奈纳,我们要准备和德国佬硬碰硬了。”
                  “可那是我们最后的预备队!”又一位站起身,“万一判断错误……”
                  “没有万一。”将军抓起刘世民的地图册摔在桌上,纸页哗啦作响,“四个侦查连和航空侦查的情报都指向这里,德国人看来是要最后赌一把了。”


                  IP属地:北京670楼2025-02-20 19:58
                  回复
                    刘世民回到营地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尽管已经这么晚,车库依旧灯火通明。孙浩正蹲在引擎盖上,眼中洋溢着按捺不住的欣喜。 "车长!他们说今后每天配给双份淡水和冰镇啤酒!"他挥舞着沾满油污的手套。
                    张凯抱着新领到的长焦相机钻出舱门:“集团军测绘科给了最新地图,我看了,是前天刚绘制的,等高线间距精确到5米。”
                    刘世民自己知道,这些有形的设备只是锦上添花,真正决定成败的,是他的决策和战车组的执行力。
                    他抚摸过战车新焊接的附加装甲——尽管只是6mm的薄钢板而已。鱼鳞状的焊缝均匀而紧密,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蓝光,仿佛战车披上了一层古代的铠甲。
                    他突然明白那份电报的重量:透过指挥层级的提升,他可以直接调动从集团军炮群到陆航、乃至于地中海舰队的火力。但这也意味着,他送回的每一条情报都将直接左右整条防线的动态。当整条防线的命运系于几支侦察连时,谨慎不再是美德,而是责任。
                    “检查夜视仪电压。”他戴上通讯耳机,“一小时后出发,我们要把阿莱曼每台虎式的停车位都抄回来。”
                    ——
                    侦查的进展【1D100=94】
                    履带碾过砂岩的脆响打破了午后的死寂。刘世民一声令下,孙浩立刻收回油门。战车借着惯性滑入两座沙丘间的阴影,车体倾斜的瞬间,张凯怀里的测距仪撞上舱壁,发出一声不大的金属碰撞声。
                    “十点钟方向。”刘世民压低声音,望远镜的十字线锁住地平线上的异动。热浪扭曲的空气中,一队黑点正沿着道路蠕动。他屏住呼吸,将目镜倍率调到最大——那不是常见的德军运输卡车,而是更庞大的轮廓。
                    张凯也从舱门钻了出来,架起了测距仪:“距离……1200米,卡车十二辆,三辆装甲车领头,没有坦克伴随。”
                    “德国佬学聪明了。”他展开泛黄的地图册,铅笔尖点在道路折弯处,“他们在绕开我们昨天的布雷区。”
                    刘世民的指尖摩挲着望远镜调焦环。每辆卡车的拖斗上都覆盖着厚重的帆布,但其中一辆的篷布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圆柱形金属罐的轮廓。
                    “油罐车队。”
                    “保持一公里间距。”他敲了敲驾驶舱的舱门,“孙浩,走背风坡。”
                    战车再次启动,像沙漠中蜥蜴般贴地游走,四对负重轮交替起伏,将震动化解成细碎的涟漪。张凯每隔三十秒记录一次车队航向,铅笔在等高线间勾出一条断续的虚线。
                    ——
                    “联系上了,最近的轰炸机中队将在20分钟后到达。”张凯的声音在车内频道中响起。本来,操作电台应该是车长的活,但奈何刘世民总喜欢在车外指挥,这个技术活就只能由炮手代劳了。
                    “那我们干什么。”孙浩的声音插了进来。
                    “跟在后面,提供引导,轰炸机说视野不太好。”
                    “视野不好?”刘世民抬手遮住刺眼的阳光,一株风滚草恰巧从眼前掠过。


                    IP属地:北京671楼2025-02-20 19:58
                    回复
                      遭遇的事件【1D100=29】
                      坏事。
                      沙丘的棱线模糊了。
                      刘世民把眼睛贴到望远镜上,视野蒙上了一层浑浊的赭红。原本泛着银灰的天际线正被某种庞然巨物吞噬——那不是云层,而是一堵高达三百米的黄色沙墙,裹挟着碎石与骆驼刺的残枝,以每小时四十公里的速度碾过沙漠。
                      “沙暴!九点钟方向!”
                      八十秒。
                      这是沙暴前锋抵达的时间——刘世民瞥了眼腕表,指节扣住炮塔内壁的铜制握把。沙粒开始敲击装甲,起初是零星的嗒嗒声,很快化作千万把重锤的狂奏。车体在风压中微微震颤,仪表盘的红光里,孙浩正死命扳动操控杆。战车猛地向右急转,履带在沙地上犁出两道深沟。
                      刘世民抓住舱壁握把,尽管戴着面罩,他的喉管里呛满了带着铁腥味的沙尘。沙尘的遮蔽让八百米外的德军油罐车队时隐时现,如同海市蜃楼。
                      “能见度五十!不,三十米!见鬼,这个季节为什么会有沙尘暴!”张凯的手指紧紧捏住电台旋钮,试图从频道里火山喷发般的静电噪音中捡出有效的信息,“轰炸机队要求目视引导!”
                      “引导个屁!”孙浩的额头抵着观察窗,“我现在连自己在哪都看不清!”
                      刘世民没说话。他解开安全带,半个身子探出舱门,沙粒在护目镜上敲击,刻出道道细小的划痕。风速仪的铜叶片在狂风中疯转,指针卡死在70节刻度。他眯眼望向车队方向,在两次沙墙掀起的间隙,捕捉到半个美制油罐的轮廓。
                      刘世民的决策【1D100=82】
                      “这么低的能见度,轰炸机是指望不上了,我们自己动手。”刘世民把头缩了回来,顺手关上舱门。
                      “要上了吗?”孙浩兴奋了起来。
                      刘世民没管这个人来疯,风速仪在他手中转了半圈:“德军轮式车辆抗风等级只有7级,也就是说,222型这类四轮侦察车侧翻临界风速是25米每秒。”他敲了敲表盘,上面的指针仍然卡死在最大刻度。“他们现在要么抛锚固定,要么翻在沙沟里。现在的问题是,即使敌人原地不动,我们能找到他们吗。”
                      “我可以试试。”张凯翻开了地图,上面的两条虚线颇为醒目,“敌人最后的位置在西南方800米,咱们先往西走,然后沿着逆风向迂回,有很大概率能碰上。”
                      “给红外探照灯预热。”刘世民将安全带扣好,“孙浩用惯性导航,张凯,你来指路。”
                      孙浩咧嘴笑了:“早该这么干了!我们在突尼斯就该把德国佬的油罐全点了!”
                      “你上次差点把咱们开进反坦克壕。”张凯边说边给红外探照灯接上电源。无形无质的红外光弥散在空气中,将漫天的沙尘染成了灰白的噪点。
                      沙暴中的石英颗粒会散射大部分的红外光,即使开启了红外大灯,他们夜视仪的有效探测距离此刻也不会超过150米。
                      但这已经足够了。


                      IP属地:北京672楼2025-02-20 19:58
                      回复
                        仪表盘骤然暗了下来,只剩下红色的荧光在舱内隐隐约约。战车变成了潜艇,在无垠的沙海中沉浮。
                        “高爆弹!”刘世民拉开炮闩,将炮弹推入炮膛。沙粒在炮管上刮出刺耳的尖啸,孙浩轻推操纵杆,战车以45度夹角横切风向,悬挂在极限压缩中发出一阵阵哀鸣。
                        “300米……250米……”张凯的声音几乎被风声撕成碎片。
                        终于,夜视仪的视野中出现了稳定的、可辨别的图像。一辆美制油罐车正位于两点钟方向,帆布缝隙间露出的油罐轮廓在一片噪点中泛着如鱼肚般的光泽。
                        “停车!急速射!”
                        一连串的曳光弹撕裂黄幕,凿穿油罐车脆弱的罐体。紧接着的,是一发拖着尾迹的高爆弹。刘世民扯开固定带,整个上半身探出炮塔,沙粒如霰弹般撕扯着防沙斗篷。在剧烈的晃动中,他看到一团赤红的火球膨胀开来。
                        “继续!继续!”孙浩嘶吼着将油门踩到底,战车从燃烧的残骸旁掠过,热浪让刘世民不由得往车里缩了缩。
                        敌人的反应很快,三辆装甲车同时开火,20mm机炮的曳光弹在沙暴中织成橘红色的蛛网。炮弹越过战车,在周围的沙丘上炸起一片火光
                        “他们瞎蒙还能打这么准?”孙浩咬着牙狠狠一拉操纵杆。
                        一发炮弹击中战车右前挡泥板,薄薄的铁皮像锡纸般撕裂。而张凯的回应,则是一发穿甲弹。
                        “两点钟!”刘世民无视了飞溅的弹片,望远镜早已锁定了又一辆油罐车。张凯打出第四发炮弹——钨芯穿甲弹在100米距离上洞穿输油阀,汽油喷溅到炽热的沙地上。
                        五秒后,汽油蒸汽与空气的混合比例终于达到了临界点。爆炸的冲击波将轻战车掀离地面。孙浩在失重状态下本能地拉紧操纵杆,战车砸回沙地时,八个减震筒的行程都被完整地消耗殆尽。
                        “撤退!”刘世民抓起灭火器喷向发动机舱上燃烧的碎片,“孙浩!走干河床!”
                        几乎被摔成散件的战车冲下旧河道的陡坡,将追兵的炮弹甩在头顶。在他们身后,七辆油罐车化作连绵的火墙,浓烟在漫天的黄沙中凝结成一条张牙舞爪的黑龙。
                        张凯的铅笔在地图册上疯狂游走着:“前方三百米左转上岸,前面有陡崖!”
                        孙浩的右脸不知什么时候被划个个口子,现在正血流如注。但他却咧嘴笑得像个孩子:“德国佬敢跟来就摔死他们!”他猛拉制动杆,履带板在河床上擦出一串火星。
                        “就别想着德国佬的事了,这天气他们不可能跟的。”一脸烟火气的刘世民钻回车里,关门时还被滚烫的舱门烫了下手,“回去吧。”
                        ——
                        当战车踉跄着冲进盟军防区时,油量表早已见底,只得叫来其他车辆用牵引绳将战车拖回阵地。张凯瘫坐在沙地上,手不住地颤抖着;孙浩被卫生员按在椅子上包扎伤口,仍大呼小叫着:“我干掉了整整一个德国运输队!”
                        刘世民靠在烫手的装甲板上,望着那片来时的沙漠。他摸了摸夜视仪上的裂痕——那道在沙暴中刻下的伤痕,此刻正反射着妖艳的红光。


                        IP属地:北京673楼2025-02-20 19:58
                        回复
                          沙暴过后的营地弥漫着铁锈与柴油的浑浊气息。刘世民蹲在战车的右前挡泥板旁,手指抚过新加上的焊缝——维修连用从德军战车上切下来的装甲板补上了缺口,薄薄的钢板在晨光下泛着不协调的灰蓝色。
                          孙浩嚼着缴获的美制口香糖,坐在敞开的发动机舱边缘上,两腿悬在空中摇摆:“要我说,这补丁比原厂装甲还厚实。”他右耳贴着的纱布随说话起伏,渗出星星点点黄褐色的碘酒痕迹。
                          “那也是完全不能指望的水准。”张凯从车尾转出来,怀里抱着的测绘仪换成了新型号,最显眼的特征是目镜筒上多了道防滑的暗花,“后勤刚送来几根新管子,我给电台换上了,这下收发距离应该能好些——前提是别再遇上沙尘暴。”
                          刘世民没接话。他的目光越过基地铁丝网,落在西边起伏的沙丘线上。三小时前的情报简报还在耳畔回响:“发现德军第21装甲团正在H56区域集结,指挥部需要确认是否存在新型装甲单位......”
                          一阵引擎轰鸣打断了他的思绪。两辆改装的越野车碾过砾石滩,车顶的框形天线在沙地上投出参差的阴影。与此同时,电台里传来了新的指令:
                          “侦察连即刻整备,1600时前抵达Z-7出发区。”
                          孙浩吹了个漏气的口哨:“这回又是什么?虎式坦克?新式的自行火炮?还是美国人大老远送来的那叫什么……反正是新坦克?”
                          张凯默默将新领到的沙尘过滤器卡进呼吸面罩。不锈钢卡扣的撞击声异常清脆,犹如子弹上膛。
                          刘世民站起身,最后一次检查红外探照灯的触点。维修连给灯罩外加了一层铁丝防护网,网格的影子落在地面上,将黄沙框成一个个方格。
                          在西北方,沙海的轮廓正在热浪中扭曲。那里埋葬过罗马的军团、奥斯曼的骑兵。如今,轮到钢铁巨兽们在此搏杀撕咬。沙粒钻进他的衣领,带着和昨天相同的铁锈味——沙漠从不改变味道,只会更换咀嚼的对象。
                          “都收拾好了?走吧。”刘世民转过头来,抄起手里的水壶,灌了一口。
                          “好嘞。”孙浩从发动机舱上一跃而下,三步并作两步爬上驾驶座,“早该去找德国佬的麻烦了,这几天没摸操纵杆,我手都痒了。”
                          正在爬炮塔的张凯听见这话突然停下来了,手挂在把手上:“你还是少说两句吧,小心伤口再开线了。”
                          “行了行了,我看你们是闲得够呛,斗嘴的兴致都这么高。”刘世民爬上车体,用脚关上机舱盖,挥手示意张凯先进炮塔,“多想想正事吧。”
                          战车发动了,悦耳的发动机轰鸣声再一次响起, 似乎还要比之前更加有力些。刘世民站在指挥塔上,远眺着天边的地平线,还有那地平线下未知的敌人。
                          他调整了一下护目镜,发出了今天的第一条命令:
                          “战车,前进!”


                          IP属地:北京674楼2025-02-20 19:59
                          回复
                            【1D24=16】小时后。
                            起伏的沙丘在月光下向着无尽的远方延展,正如凝固的浪涌。刘世民摘下护目镜,用袖口擦拭镜片上的盐渍。几十公里外,亚历山大港的灯火早已熄灭,此刻整片沙地只剩下风的呜咽与履带轴承的吱呀。
                            “发动机状况怎么样?”他敲了敲驾驶舱顶盖,孙浩从散热格栅上抬起沾满油污的脸:“车长,传动轴异响比昨天还要大了不少。”
                            张凯正蹲在沙地上绘制地图,铅笔尖在纸张边缘勾勒出新的等高线:“德军最近两天在防线侧的活动频率,这不正常。”
                            刘世民没有接话。他的望远镜扫过前方三公里处的沉积岩台地——那是古代海床抬升形成的天然观测点,嶙峋的岩缝间偶有金属一般的反光闪烁。红外探照灯的光斑扫过岩层基部,短暂照亮了半埋在沙中的线缆:被植物根系缠绕的野战电话线。
                            “差不多了,准备出发,推进到七号坐标点。”他拉紧防风面罩,皮革手套按在微微发烫的发动机舱门上——这可能是方圆几公里内唯一的热源。
                            战车重新启动,仪表盘的荧光将三张脸庞染成幽绿。夜视仪特有的嗡鸣声在舱内泛起,世界变成了充斥着噪点的一团黑白。
                            在他们身后,五公里外的盟军监听站刚刚截获了一段不寻常的电波。
                            ——
                            监听站的地下掩体里,上士王慧兰的铅笔尖在频率记录纸上戳出一个凹痕。3800-4200KHz的跳跃信号像条发狂的蛇,在十二台接收机的示波器上扭动。她扯下已湿透的耳罩,冲着身后喊:“老陈!过来看这个波形!”
                            技术士官陈立夫端着茶杯踱过来,搪瓷杯沿的锈渍在示波管的绿光下,映成诡异的色调。
                            他接过耳机,布满烟渍的牙齿咬住下唇。在沙沙的背景音中,某种规律的脉冲信号正以半秒的间隔跃动:“把滤波的收窄到......对,就是这里!”
                            示波器的波形稳定了——尽管在寻常人眼中,这仍然只是一条毫无意义的线条,但在专业的监听人员眼中,其中的特征已经是可辨别的了。
                            “直接走橙色线路。”陈立夫抄起了墙上的保密电话,“T16发现3号目标特征,方位……”
                            ——
                            两小时后,这组数据与其他监听站的结果一起,汇总成了一幅点云图,送到了孙中将的桌面上。
                            “我们的监听站已经成功确定了一个敌军信号源的位置,就在125高地附近。”情报参谋介绍着,“技术科研判为敌军旅团级指挥部。”
                            “航拍照片呢?”将军问道。
                            参谋放下几张照片:“都在这里。”
                            “怎么这么少?”
                            “这里是航空侦查的边缘区,这些已经是近两个月的了。补充的航空侦查架次已经安排了……”
                            将军一皱眉,从几张模糊不清的航拍照片里辨别出什么显然不是他的专长:“不要拖到天亮了,我要最近的地面侦查部队。”


                            IP属地:北京675楼2025-02-20 19:59
                            回复
                              “第六侦查连,刘世民?”这个名字,将军自然是相当熟悉。连续多次取得重要情报,还在失去空中支援的情况下单车挑了敌人一支运输队,这位连长在军部都算是个小名人。
                              “按照侦查计划,他目前正在125高地以东2公里,距离预定位置大概1小时车程。”参谋抱着侦查表,仍然一丝不苟地汇报着。
                              “那就以集团军的名义电令其向125高地方向搜索前进。”侦查部队本来就是集团军直属,但这种命令可是不常下的,“另外,让陆航值班的轰炸机随时准备出动。”
                              “哈?”接到电报的张凯先吃了一惊。直接由集团军发出,并且还是这么具体的任务内容,这可是稀罕事。
                              “怎么了?”刘世民从炮台外探回头来。
                              “集团军的电文,让我们沿着这个方向搜索。”张凯在地图上一比划。
                              “新鲜了,上面这是又在想什么?”刘世民按下了车内通话按键,“小孙,转向11点钟方向,我们有新任务了。”
                              侦查的成果【1D100=81】
                              夜色如铁,履带缓缓碾过沙地,沉闷的摩擦声被夜风吞没。沙漠的夜晚没有白日的灼热,但依旧带着干燥的燥气,战车行进间卷起的尘埃,在夜视仪的视野中变成了一片模糊的光斑。
                              刘世民半跪在炮塔上,单手握着望远镜,另一只手扶着舱盖的边缘。透过荧光闪烁的夜视仪,他的视野尽头,125高地的轮廓已经逐渐清晰。张凯正调整着测绘仪,低声汇报:“到达目标区域外围,距离125高地1.5公里。”
                              “停车。”刘世民敲了敲车体,履带在沙丘上压出一道弧形印记,战车停在坡度较缓的一处沙丘的阴影里。张凯从舱门里探出身子,开始用望远镜观测高地的地形特征,同时记录在地图册上。
                              “有没有目标?”刘世民低声问。
                              张凯的目光扫过沉积岩层,125高地的地势崎岖,大部由裸露的岩石组成,在夜色下呈现出一片灰黑色的轮廓。
                              “暂时没有。”张凯的视野里没有任何可疑之处。
                              “那我们往前再……不对,有车辆。”刘世民的语气突然变得凝重起来,“高地侧翼,西北方向,四辆卡车……不对,是六辆。”
                              他紧紧盯着望远镜,在岩壁的阴影中,六辆德军卡车停在一片平坦区域,有些车身覆盖着帆布,而最前方的一辆车尾,隐约露出了某种高耸的结构。
                              “那不是普通的补给车。”张凯的语气颇为低沉,“看车尾……是天线支架?”
                              刘世民微微眯眼,心脏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拆解好的通讯站。”
                              “还有活跃目标。”他脑子动着,手上也不闲。夜视仪的荧光中,几道人影在卡车间移动,时不时有人低头在仪器前调整设备。在车队外围,还能看到有士兵带着武器巡逻。很明显,这里是个敌人的据点。


                              IP属地:北京676楼2025-02-20 19: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