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青岛市的自然资源部国产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召开2022年年会,提出加快国家深海基因库,国家深海大数据中心,国家深海标本样品馆“三大平台”建设。
2010年12月建立的深海中心是继俄,美,法,日之后世界第五个,中国第一个深海技术支撑基地。
5月24日~27日国际海底管理局将在其与中国自然资源部建于青岛的首个联合培训研究中心举办首届培训班,聚焦国际海底矿物资源调查和评估。
海底矿产资源具有巨量性,大洋金属总储量三万亿吨,高出陆地几千倍,且铜、钴等资源具有再生性,每年的生长率远大于世界消耗率,可谓取之不尽。
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末己开始投资深海资源的开发利用,纷纷抢占具有商业远景的深海矿区。“蓝色圈地”一时风生水起。在此背景下,巜联合国海洋公约》1982年诞生,规定国家管辖范围外的海床、海底为国际海底,其资源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并设立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进行管理。
我国深海活动开展较晚,但发展迅速,青岛长期以来的海洋科考工作,为我国申请海底矿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拥有海底矿区数量最多,矿种最全的国家,矿区数量五个,面积23、5万平方千米。
陆地资源开采总会有枯竭的一天,海洋就是人类未来生存的宝藏。先找到者先受益。青岛在开发海洋资源过程中必然担负重任。
2010年12月建立的深海中心是继俄,美,法,日之后世界第五个,中国第一个深海技术支撑基地。
5月24日~27日国际海底管理局将在其与中国自然资源部建于青岛的首个联合培训研究中心举办首届培训班,聚焦国际海底矿物资源调查和评估。
海底矿产资源具有巨量性,大洋金属总储量三万亿吨,高出陆地几千倍,且铜、钴等资源具有再生性,每年的生长率远大于世界消耗率,可谓取之不尽。
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末己开始投资深海资源的开发利用,纷纷抢占具有商业远景的深海矿区。“蓝色圈地”一时风生水起。在此背景下,巜联合国海洋公约》1982年诞生,规定国家管辖范围外的海床、海底为国际海底,其资源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并设立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进行管理。
我国深海活动开展较晚,但发展迅速,青岛长期以来的海洋科考工作,为我国申请海底矿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拥有海底矿区数量最多,矿种最全的国家,矿区数量五个,面积23、5万平方千米。
陆地资源开采总会有枯竭的一天,海洋就是人类未来生存的宝藏。先找到者先受益。青岛在开发海洋资源过程中必然担负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