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简字吧 关注:1,838贴子:73,132
  • 22回复贴,共1

关于修订草案“赢”字字形的疑问 待解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了几段资料,发现一个问题:二简字《修订草案》里的“赢”字究竟有没有包含“口”字部件?
实际上究竟是如何简化的?

如图,不同来源的字形各有所异(两个版本的《信息化需要再简化一些汉字》还出现了前后不一致),并且唯一可以找到的原件图完全是模糊不清。资料稀缺,太难研究了


IP属地:广东1楼2022-04-10 16:18回复
    “赢”字的字形可能性太多了:(1)有“口”没“口”?(2)根据“保留轮廓”的说法,最后一笔是竖弯钩还是斜钩?(3)根据极其模糊的原件图,有没有可能底部连“贝”也去掉,只留一个“几”字?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3楼2022-04-14 16:21
    收起回复
      都要原件全文出土才知道了


      IP属地:黑龙江4楼2022-04-27 17:43
      收起回复




        IP属地:黑龙江5楼2022-04-27 18:30
        收起回复
          原件难道没有存世吗?为什么没有新的足够清晰的扫描件出现在网上?


          IP属地:四川6楼2022-05-22 21:03
          收起回复
            也许你可以问问这个人 https://tieba.baidu.com/p/7443176933


            IP属地:四川7楼2022-05-25 19:42
            回复
              现征求陈永舜著书《汉字改革史纲》1995年修订版里的手抄二简修订草案!最新“情报”:这本书修订时增加收录了老专家严谨手抄复刻的《修订草案》,可能是最贴近原件原貌的版本,但此书只印了4200册,孔网也没什么图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8楼2022-05-26 11:01
              收起回复
                更新一下图片。

                去了一趟图书馆,找到了陈永舜06年的《语文现代化文集》一书,为其中记载的《修订草案》拍下了更清晰的照片:

                (于是我现在才从这张图发现修订草案里“迎”的简化字不是“迊”,那是一撇写成“币”——至少在陈永舜的转抄版里看是这样的,虽然来源不太可靠,倒也还合情理。)
                顺便说说这个“2006文集版”,看起来也不不见得比“2010学报版”可靠,其中也是一些明显字形错误,比如“矗”上面简化后仍然写成了三横。所以,面对陈永舜时隔4年前后不一致的两种“赢”字写法,还是不知道哪个更正确。


                IP属地:广东9楼2022-05-28 22:54
                收起回复
                  根据最新原件资料,《征求意见表》中的字形疑问已初步解决:没有“口”。但是,其中却同时出现了横折弯钩和横斜钩两种写法,大概因为这是个非正式的文件,字模都是凑出来的。我认为,按理说应该要和“凡”笔画一致,使用横折弯钩。最新汇总图如下:

                  (看来有时候学术论文也难免出错……而且是誊抄错……)


                  IP属地:广东10楼2022-07-14 12: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