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语者吧 关注:6,726贴子:65,493
  • 0回复贴,共1

【科普】如何找无名尸的身份,法医真的想教会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假如法医遇见了一具无名尸,该怎么确认ta的身份呢?
在法医学实践过程中,无论是命案还是非正常死亡事件,每次当法医抵达现场,面对的死者,可能都是“无名尸”。
当然,有一部分死者,随身带有可以直接证明身份的物品(身份证、驾驶证或者手机等),加之DNA检验部门的验证,可以直接判明身份;
也有一部分死者,因为尸体的条件比较好,或者带有虽不能直接证明身份、但是可以用来查明身份的随身物品,通过侦查部门的调查,加之DNA检验部门的验证,也能明确死者的身份。
可是,如果尸体高度腐败了,或者已经白骨化了,或是被烧得面目全非了,身边没有任何可以用来查明身份线索的物品,法医又该怎么办呢?
这时候,我们就得想办法在尸体上找到可以寻找到ta身份的线索了,这个术语叫做“尸源查找”。
寻找到尸源,是案(事)件接下来进行调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很多读者会问,DNA技术已经很发达了,为什么不能通过DNA来找尸源呢?
中国人口众多,而DNA库里录入的数据有限,所以即便你掌握了死者的DNA数据,却依旧不能轻松地找到尸源。只有发现了可疑的失踪人,然后通过失踪人亲属的DNA与死者的DNA进行亲缘关系鉴定,方可确定死者的身份。
对于高度腐败的尸体,或者白骨化的尸体,尸源寻找会存在一些困难。
法医在这种案(事)件中,会运用《法医人类学》的知识。
法医人类学的内容中,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对人骨的研究。现在科技发展,人骨也可以进行DNA检验,这就使得被发现时已经白骨化的尸体,也能够被准确确定尸源。不过,在寻找到可疑失踪人线索之前,还需要法医对死者的大致个体特征要有一个框定。
1、性别。
很多尸体因为燃烧或残缺,导致无法通过外部特征看出性别,但可以通过解剖,从生殖系统脏器看出性别。
但如果是白骨化的尸体,没有了软组织,就无法通过生殖系统直接判断性别了。对于法医来说,尸体的骨盆、颅骨、四肢各骨、肋骨和胸骨都可以进行性别的推断。
尤其是骨盆,是最容易推断性别的骨骼。人的骨盆下方由左右两侧耻骨组合而成,因此两侧耻骨下支会形成一个夹角。
男性的夹角比较小,通常只有75°,而女性的夹角比较大,一般有100°以上。
这个特征通过肉眼很容易观察出来。通过颅骨判断性别也很容易,一般男性的前额有坡度,枕后的隆突比较突出;而女性的前额比较陡峭,枕后的隆突不明显。
2、身高。
推断白骨化尸体的身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拼起所有的骨骼,然后进行测量,最后加上125px(软组织、椎间盘厚度)就可以得出了。但是如果你收集的骨骼不全,就要通过算术题,代入特定的公式来计算了。
决定人体身高的因素,主要是长骨的长度。而且大部分人的身材都是比较匀称的,个子高的人胳膊长、手大,个子矮的则相反。根据这些特点,长骨、躯干骨,甚至手骨都可以用来推断身高。
3、年龄。
古代人喜欢用观察牲口牙齿磨损度的办法,来判断牲口的年龄。人也和动物一样,都要吃饭,活得越久,牙齿的磨耗就会越大。所以法医也会利用牙齿的磨耗程度来判断人体的年龄。
但是这种办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各地区饮食习惯的差异,有些地区的人没事喜欢嚼槟榔,那么可能20岁的人就有了30岁人的牙齿磨耗度。再比如有些人缺失了一颗下磨牙,那么对应的上磨牙因为没有牙齿对合,就不会有磨耗。因此通过牙齿来判断年龄的误差较大。
法医人类学前辈们做了许许多多关于年龄的研究,到现在,法医已经可以通过人体的许多骨骼进行年龄推断。颅骨、骨盆、胸骨、肋骨、锁骨、髌骨甚至椎骨和甲状软骨都可以进行年龄推断。其中,被法医们用到最多的是骨盆的一部分——耻骨。左右两侧耻骨在骨盆下方联合在一起,联合的面被法医们称作耻骨联合面。这个面,会随着人体年龄的增长呈现出一种高度规律性的改变。法医前辈研究了数千副耻骨联合,得出了一个回归方程。我们法医可以根据耻骨联合面的数个特征点,换算成数值,代入方程式,最后计算出死者的年龄。这个年龄的误差理论上可以小到±2岁。有朋友问,既然能这么准了,为什么还要研究那么多骨骼形态推断年龄啊?因为有的时候发现的,并不是完整的骨骼啊。
而对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尸体,因为其骨骺还没有愈合,法医就可以利用其六大关节的X片,或直接观察六大关节骨骼来对其骨龄进行判断。所谓的六大关节,就是六大关节就是肩关节(观察肱骨上端和肩胛骨)、肘关节(观察肱骨下端以及尺骨、桡骨上端)、腕关节(观察尺骨、桡骨下端以及诸手骨、掌骨和指骨)、髋关节(观察骨盆以及股骨上端)、膝关节(观察股骨下端和胫骨、腓骨上端)和踝关节(观察胫骨、腓骨下端以及诸足部骨骼)。通过骨骺愈合来判断骨龄,理论上误差±1岁,比利用耻骨联合还精确。
4、骨骼和牙齿的生理性和病理性特征。
比如一个人的牙齿长得和别人不一样,外翻很明显,这就可以作为一个缩小尸源寻找的特征线索。
比如我以前遇见过一起案例,这一具白骨化尸体上,有7根肋骨陈旧性骨折,法医分析这人在几年前遭遇过车祸。果然,很快就在交警的事故处理系统里找到了可疑失踪人,从而确定了尸源。
5、其他技术手段。
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颅相复原技术”,就是一套计算机三维模拟系统,把人的颅骨的特征点、软组织厚度、五官生长规律等化解为数值,作为后台数据。用计算机三维扫描技术把颅骨模型输入到计算机里,计算机便可以根据颅骨特征点自动恢复出人的三维立体头像。有了头像,侦查人员就可以发布协查通告,大家也就可以通过通告上的模拟人像,发现可疑失踪人口了。
还有“颅相重合技术”,就是法医们要用已知的颅骨,和已知的人物头像照片进行比对,确定两者是否为同一人。如果说颅骨面貌复原技术是一种“推测”的话,颅相重合技术就是一种“鉴定”。颅相重合技术是运用于那些可疑失踪人没有亲属、没有遗留DNA数据,无法进行DNA比对确认的情况之下。
在确定了这么多死者的个体特征之后,警方会发布公告,寻找可疑失踪人,最终利用可疑失踪人亲属DNA或者生前遗留DNA进行比对,确定尸源。
对于条件比较好的尸体,尸源寻找会相对容易。法医除了依旧要进行上述的个体特征推断之外(当然,性别、身高就可以直接看出来或测量出来,主要是年龄还需要推断),还多出了其他寻找尸源的方法,主要有:
1、衣着配饰。法医会对尸体上的衣着进行分析,品牌、新旧程度、样式、有特征的衣着破损等等,都有可能为侦查部门寻找尸源找到线索。
2、疤痕。和鉴定死因等工作不同,对寻找尸源有帮助的,通常是陈旧性损伤,或者说是疤痕。尤其是手术疤痕,因为医院通常可以查阅到历史病历,所以陈旧性手术疤痕,可以为寻找尸源缩小一定的范围。比如这个人以前做过阑尾手术、胆囊手术等等,就可以作为寻找尸源的一个线索和依据了。我曾经遇见过一个案子,一个人同时做过阑尾、甲状腺和乳腺手术,在医院寻找这样的人,范围就小很多了。
3、文身。从尸体上的文身,通过走访一些文身店面,也可以获取一些信息。
4、其他生理性或病理性的特征。比如尸体上有一个令人过目不忘的痣或胎记,这样的标志点,只要公布出去,很容易就找到尸源的线索。比如这人平时有一只眼睛萎缩,通过对眼萎缩的描述,也可以很容易缩小调查的范围。
这些线索,和死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个体特征推断的范围一起发布出去,可以进一步缩小寻找尸源的范围。在这特定的范围内寻找到可疑失踪人员的亲属后,再进行DNA检验进行验证,从而明确尸源。
以上,就是今天对「无名尸体」尸源确认的法医学知识分享啦。
最后,老秦再来考考你们:
法医发现了一个白骨化头颅,额部很陡峭,眼眶缘锐利,下颌角角度大。你觉得是男性的还是女性的?
这道题应该不难吧?大家再来评论区挑战一下?


IP属地:四川1楼2022-05-02 16:3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