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玩普洱茶的都在谈崩盘,确实大姨妈一些前几年炒上天花板的都跌50%了…但这对普通茶友来说是好事,可以入一些之前想喝的茶。最近想起了当年7000多一箱卖不出去的2013年金色韵象,于是花了600+买了一片回来试试。
记得这茶当年评价和2014年易武一样,此金色韵象不是金色韵象(2014年易武被评不是易武)…普洱茶界人云亦云的太多,也太多专家,其实合适自己的就是好茶。
先说干茶,非常松散,这也是大姨妈一些老料压制茶品的特点。条索偏乌黑,大概率秋料比例高。
由于一个人喝又不想浪费,今晚我用的是90ml的小壶冲5g茶…也许是老料加持的效果,茶汤已转褐黄,但透亮,香气正常不扬,茶汤入口有点单薄,但总体口感出乎自己预料(之前一些此茶评得一文不值),慢品此茶已出一丝老韵,在口腔慢慢咽下后口腔清凉感就来,主要集中在舌前段,有点像吃了黄皮干那感觉,回甘也很不错,此时有点配服大姨妈的拼配功底。
按本人经验,该批金色韵象日后转化茶韵和口腔感受会更好。但喜欢当下流行的高烟高香重口感的话,此茶也许不是你的菜。
补充一下,该金色韵象茶汤略显涩感,但苦感没有。






记得这茶当年评价和2014年易武一样,此金色韵象不是金色韵象(2014年易武被评不是易武)…普洱茶界人云亦云的太多,也太多专家,其实合适自己的就是好茶。
先说干茶,非常松散,这也是大姨妈一些老料压制茶品的特点。条索偏乌黑,大概率秋料比例高。
由于一个人喝又不想浪费,今晚我用的是90ml的小壶冲5g茶…也许是老料加持的效果,茶汤已转褐黄,但透亮,香气正常不扬,茶汤入口有点单薄,但总体口感出乎自己预料(之前一些此茶评得一文不值),慢品此茶已出一丝老韵,在口腔慢慢咽下后口腔清凉感就来,主要集中在舌前段,有点像吃了黄皮干那感觉,回甘也很不错,此时有点配服大姨妈的拼配功底。
按本人经验,该批金色韵象日后转化茶韵和口腔感受会更好。但喜欢当下流行的高烟高香重口感的话,此茶也许不是你的菜。
补充一下,该金色韵象茶汤略显涩感,但苦感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