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一个老话重提大概念的说明。
涉及到人的问题都归属于人文社科的内容,而人文社科说白了就是社会与人。
社会与人具有四种最基础的变化:
1.开放式社会与开放式个人。
百业待兴时期,什么都可以干,什么都能去干。
2.开放式社会与封闭式个人。
什么都能干,但又不是什么人都能干。批文批条这种东西老一辈的人应该挺熟悉的。
3.封闭式社会与开放式个人。
好像什么都能去干,去做又发现好像什么都做不了。
4.封闭式社会与封闭式个人。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谁打赢谁说了算!
这四种变化是可以相互交叉重叠。
而这其中还有两个小概念,就是"谋生"与"谋利"。
1.谋生。
谋生是个人与社会贴合,属于一种社会功能填充。比如说某一社区,附近有五金店理发店但没饭店,刚好你会厨艺,能够开一个饭店对这个功能缺乏进行填缺。当然一个冶金工程师跑去卖食品衣物为主的商业街是无用武之地的,这是反例。
2.谋利。
上面的谋生是单个人的问题,但谋利则相反,谋利从来就不是以单人来完成,而是以团体为基础的契合行动。
大小概念讲完,那么直接进入正题吧。
上面说的社会与个人的第3类型,也就是现阶段的类型,其实是一种以政策为主导的资源匹配制,会出现下面几种阶层的匹配,这里面收入上是有指导工价。
1.生活功能从业人员。
什么叫生活功能呢?饿了要吃饭吧?头发长了要理发吧?这些就是生活功能行业。
这部分主要是面向无专业证书人员,以三四线城市肄业青年及高速发展淘汰的大龄人员为主。我估计人口会占35%左右,学历在初中左右,作业范围通常在最基层的一线操作人员。单一作业收入目前基本在4千左右。
而这一部分人的从业收入其实是可以以时薪承包制来完成。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大多数最基层的人员来讲,不要去做什么发财梦,你能够和社会做整体交换的就两样东西:劳动力和时间。而很多基础的岗位可以协商作业,一人包两岗或者多兼职作业。通过这种方式在有劳动力的情况下争取最大收益,因为长期这样干是要以牺牲健康为代价换取的。
这个时候收入基本就是4000*2,再怎么折腾挪换,扣了基本的生活开支都就是这个数字。
而当达到这份收益积累时有个扩展上限,这个上限就是生活功能方面的商户门店业主。所以在个人发展渠道上没什么好考虑了,有钱了开个小饭馆,理发店,加盟连锁商店,连锁快递站点这些生活类的门市。
收入一年十万到二十万之间。
2.社会服务生产人员。
我这里说的生产人员不是指工厂里的工人,而是一般类职员,包括文员,客服,护士等等最基层的职员,城市搬砖工。
这部分人我估计也会占35%左右。学历在中大专左右。
这部分人员只是在工作的劳动强度上比第1类人员要好一点,收入上高不到哪去,像一个普通的文职我算拿8千/月,房租1500伙食1500车费话费再扣一点,收入上和包吃包住的服务员也相差不到哪去。
但这部分人员会有一个作息平衡方面的差异,这个差异会决定后期的发展上限,就是收入是以什么样时间分配来获得的。像一般的事业公办单位,那么早8晚6或四班三倒,你是有业余的时间去为自己做转型扩展,但很多私营单位,会超出这个时间范围。
而个人扩展上,向下兼容比第1类人员要有更多的技术性应用服务类发展,比如说修家电数码要技术吧?服饰的设计制作要技术吧?广告设计,汽车保养这些门市型的商户要技术的吧?
向上发展就第3类人员。
第3类小型部门领导者。
这部分是第2类人员的升级进化版,只不过前者搬泥砖,这类搬铁砖。说的就是一些工作数年有独立处理某一专项工作经验的人员,包括工程师,部门负责人等等。收入年20万到50万不等,学历本科硕士左右。我估计人口会占20%左右。
之所以说搬铁砖,是因为要处理的琐事很多,尤其是现在通讯方便的年代,人都下班回去了又随时来个电话,来个微信语音开会,时间长了心力憔悴,随时铁砖砸脚。
这部分人的扩展与淘汰都取决于第4类人,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第3类人虽然具有独立处理专项事物的能力,但是他(她)们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哪怕是研发类的工程师也是生产型研发,这一部分的所有人基本都只是第4类的生产延续。
第4类开拓者。
这部分主要是面向博士及以上或中型企业主的人群,首先博士是搞研究不是写注水论文的。但当你想把你的研究探索发现变成现实项目转化社会资源时,就不是单单钱的问题。
钱的问题对第1第2类人的影响很大。而对于第4类的人员,影响更大的是资源,团队型的资源,这就是为什么我在上面要提谋生和谋利。
项目往往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哪怕一个博士做出了颠覆型发明,但前端的法务,市场,后端的生产质量,财务回款跟不上脚步,越努力只会让自己越疲惫。时间长甚至觉得还不如干脆点帮人打工划算,省心省力。
当然在项目分工上这种项目合作并不一定会是企业之间或者合伙人的合作,也可能以雇员之间合作。只是权利的分工上基本会以联营制分工,双方以达成某一事项盈利后再进行利润分配。
而第3类人虽然是生产执行端,但说实话,对于第4类人来讲,最可怕的地方在于目前的风气上很难具备有团队型的合作意识,团队就意味着在自己能解决但力所不能及时有独立担当的人来顶上,而不是坐在一旁等着你发了财再携带上他(她)们发财,看着你行动,看着你疲劳,再看着你一点一点的倒下。
涉及到人的问题都归属于人文社科的内容,而人文社科说白了就是社会与人。
社会与人具有四种最基础的变化:
1.开放式社会与开放式个人。
百业待兴时期,什么都可以干,什么都能去干。
2.开放式社会与封闭式个人。
什么都能干,但又不是什么人都能干。批文批条这种东西老一辈的人应该挺熟悉的。
3.封闭式社会与开放式个人。
好像什么都能去干,去做又发现好像什么都做不了。
4.封闭式社会与封闭式个人。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谁打赢谁说了算!
这四种变化是可以相互交叉重叠。
而这其中还有两个小概念,就是"谋生"与"谋利"。
1.谋生。
谋生是个人与社会贴合,属于一种社会功能填充。比如说某一社区,附近有五金店理发店但没饭店,刚好你会厨艺,能够开一个饭店对这个功能缺乏进行填缺。当然一个冶金工程师跑去卖食品衣物为主的商业街是无用武之地的,这是反例。
2.谋利。
上面的谋生是单个人的问题,但谋利则相反,谋利从来就不是以单人来完成,而是以团体为基础的契合行动。
大小概念讲完,那么直接进入正题吧。
上面说的社会与个人的第3类型,也就是现阶段的类型,其实是一种以政策为主导的资源匹配制,会出现下面几种阶层的匹配,这里面收入上是有指导工价。
1.生活功能从业人员。
什么叫生活功能呢?饿了要吃饭吧?头发长了要理发吧?这些就是生活功能行业。
这部分主要是面向无专业证书人员,以三四线城市肄业青年及高速发展淘汰的大龄人员为主。我估计人口会占35%左右,学历在初中左右,作业范围通常在最基层的一线操作人员。单一作业收入目前基本在4千左右。
而这一部分人的从业收入其实是可以以时薪承包制来完成。
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大多数最基层的人员来讲,不要去做什么发财梦,你能够和社会做整体交换的就两样东西:劳动力和时间。而很多基础的岗位可以协商作业,一人包两岗或者多兼职作业。通过这种方式在有劳动力的情况下争取最大收益,因为长期这样干是要以牺牲健康为代价换取的。
这个时候收入基本就是4000*2,再怎么折腾挪换,扣了基本的生活开支都就是这个数字。
而当达到这份收益积累时有个扩展上限,这个上限就是生活功能方面的商户门店业主。所以在个人发展渠道上没什么好考虑了,有钱了开个小饭馆,理发店,加盟连锁商店,连锁快递站点这些生活类的门市。
收入一年十万到二十万之间。
2.社会服务生产人员。
我这里说的生产人员不是指工厂里的工人,而是一般类职员,包括文员,客服,护士等等最基层的职员,城市搬砖工。
这部分人我估计也会占35%左右。学历在中大专左右。
这部分人员只是在工作的劳动强度上比第1类人员要好一点,收入上高不到哪去,像一个普通的文职我算拿8千/月,房租1500伙食1500车费话费再扣一点,收入上和包吃包住的服务员也相差不到哪去。
但这部分人员会有一个作息平衡方面的差异,这个差异会决定后期的发展上限,就是收入是以什么样时间分配来获得的。像一般的事业公办单位,那么早8晚6或四班三倒,你是有业余的时间去为自己做转型扩展,但很多私营单位,会超出这个时间范围。
而个人扩展上,向下兼容比第1类人员要有更多的技术性应用服务类发展,比如说修家电数码要技术吧?服饰的设计制作要技术吧?广告设计,汽车保养这些门市型的商户要技术的吧?
向上发展就第3类人员。
第3类小型部门领导者。
这部分是第2类人员的升级进化版,只不过前者搬泥砖,这类搬铁砖。说的就是一些工作数年有独立处理某一专项工作经验的人员,包括工程师,部门负责人等等。收入年20万到50万不等,学历本科硕士左右。我估计人口会占20%左右。
之所以说搬铁砖,是因为要处理的琐事很多,尤其是现在通讯方便的年代,人都下班回去了又随时来个电话,来个微信语音开会,时间长了心力憔悴,随时铁砖砸脚。
这部分人的扩展与淘汰都取决于第4类人,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第3类人虽然具有独立处理专项事物的能力,但是他(她)们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哪怕是研发类的工程师也是生产型研发,这一部分的所有人基本都只是第4类的生产延续。
第4类开拓者。
这部分主要是面向博士及以上或中型企业主的人群,首先博士是搞研究不是写注水论文的。但当你想把你的研究探索发现变成现实项目转化社会资源时,就不是单单钱的问题。
钱的问题对第1第2类人的影响很大。而对于第4类的人员,影响更大的是资源,团队型的资源,这就是为什么我在上面要提谋生和谋利。
项目往往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哪怕一个博士做出了颠覆型发明,但前端的法务,市场,后端的生产质量,财务回款跟不上脚步,越努力只会让自己越疲惫。时间长甚至觉得还不如干脆点帮人打工划算,省心省力。
当然在项目分工上这种项目合作并不一定会是企业之间或者合伙人的合作,也可能以雇员之间合作。只是权利的分工上基本会以联营制分工,双方以达成某一事项盈利后再进行利润分配。
而第3类人虽然是生产执行端,但说实话,对于第4类人来讲,最可怕的地方在于目前的风气上很难具备有团队型的合作意识,团队就意味着在自己能解决但力所不能及时有独立担当的人来顶上,而不是坐在一旁等着你发了财再携带上他(她)们发财,看着你行动,看着你疲劳,再看着你一点一点的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