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完了藤本树的《再见绘梨》。看完之后只想说这句话。虽然只是中短篇漫画但看完感觉整个人都很恍惚。剧情方面已经不知道如何评价了,藤本依旧稳定发挥,能将人代入故事但是不知所云,像是重新生活了一次。
讲一讲我的看法。很多人说绘梨是优太想象出来的,我觉得不完全是,除了开头观众和老师那几段,其它情节都应该是存在于优太镜头下的。
首先就是画面中不时出现的镜头晃动感,包括在一些比较日常的剧情里都会出现,那么绘梨应该就是真实存在的一个人了。
后面有一个剧情是优太的一个朋友对他说“你的作品对绘梨美化过度”,因此可以看出确实有绘梨这个人,但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优太希望看到的绘梨的样子,所以也算是他幻想的。
能算作证据的是优太给母亲录像时是受到母亲的支配(话说看他妈总是幻视玛奇玛),从优太和朋友的对话中得知真实的绘梨也是易怒的性格,优太从始至终也是因为这两个人才拍电影,或许优太父亲让绘梨不要再让他拍电影的台词也是他心里真正想说的。
漫画中的两场爆炸是优太内心想要得到的解脱,他把自己想要的用镜头展示出来,爆炸是与现实唯一的连接,他希望爆炸能够出现在现实里,也希望自己能生活在镜头中。
有人发现了漫画里出现重复的画面,我能想到的解释是这是录像素材,因为素材不够所以优太在电影中用重复的素材来描述剧情,这也是为什么最后绘梨会出现的原因。
观众对优太的电影颇有微词的是最后那场爆炸,优太真正难过的可能不是电影不受好评,而是自己想得到的解脱没有被认同,所以听到绘梨说优太的电影超级好看时他决定帮绘梨拍电影,但这份好感在往后绘梨与母亲越来越相像的日子里被消磨殆尽,于是出现了第二次爆炸。
当然以上是我乱讲的,不用太当一回事,也欢迎各位来做讨论补充。
对于绘画方面人物动作的塑造我是完全不懂的,所以《蓦然回首》中藤野奔跑的那段我不是很有共情感。或许《再见绘梨》中优太离开医院用了同样的表达方式但是我也没有体会到。
不过像我这种完完全全的门外汉都能感到藤本画面给人带来的震撼,大量类似的图像并不多余,反而有一种电影一帧一帧播放的感觉。故事的核心也是围绕着电影展开,果然藤本的真爱只有电影!
这种中短篇也的确更能突出藤本的优势,他可以挤出心思来构思画面和分格,同时剧情也可以继续放飞自我,不用受太多约束。
早年间的短篇作品倒是很多,但我也没有看过多少,唯一看过的《院子里曾有两只鸡》感觉已经奠定了藤本的风格,很期待树君日后的作品。
长篇诸如《电锯人》和《炎拳》的特点在于象征寓意,在完整的叙述下还隐藏着不一样的暗线,也侧面说明藤本其实画的每一步都是有目的性的。希望藤本如愿转型后不要完全将自己的精神病气质摒弃吧。
日本的很多漫画家都是靠漫改番出名的,但是藤本树没有任何一部作品有完整的番剧,他的火完全就是靠自己的本事。
其他漫画家大多只知其作品不知其名,而藤本跟他的作品都是供人谈论的对象,不说藤本树的诸多迷惑行为,他在《电锯人》之后的每个短漫基本都能上热搜,虽然也没有多少篇。
而且对藤本的评价并不是单纯的粉丝吹捧,藤本的许多同行都对他称赞有加,不论是剧情还是绘画技巧都有可称道之处。
所以我觉得藤本的名气是他应有的结果,现在这个度也刚刚好,不至于让他迷失也足以让他被推上神坛,期待藤本树成为漫画界的一个里程碑。
讲一讲我的看法。很多人说绘梨是优太想象出来的,我觉得不完全是,除了开头观众和老师那几段,其它情节都应该是存在于优太镜头下的。
首先就是画面中不时出现的镜头晃动感,包括在一些比较日常的剧情里都会出现,那么绘梨应该就是真实存在的一个人了。
后面有一个剧情是优太的一个朋友对他说“你的作品对绘梨美化过度”,因此可以看出确实有绘梨这个人,但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优太希望看到的绘梨的样子,所以也算是他幻想的。
能算作证据的是优太给母亲录像时是受到母亲的支配(话说看他妈总是幻视玛奇玛),从优太和朋友的对话中得知真实的绘梨也是易怒的性格,优太从始至终也是因为这两个人才拍电影,或许优太父亲让绘梨不要再让他拍电影的台词也是他心里真正想说的。
漫画中的两场爆炸是优太内心想要得到的解脱,他把自己想要的用镜头展示出来,爆炸是与现实唯一的连接,他希望爆炸能够出现在现实里,也希望自己能生活在镜头中。
有人发现了漫画里出现重复的画面,我能想到的解释是这是录像素材,因为素材不够所以优太在电影中用重复的素材来描述剧情,这也是为什么最后绘梨会出现的原因。
观众对优太的电影颇有微词的是最后那场爆炸,优太真正难过的可能不是电影不受好评,而是自己想得到的解脱没有被认同,所以听到绘梨说优太的电影超级好看时他决定帮绘梨拍电影,但这份好感在往后绘梨与母亲越来越相像的日子里被消磨殆尽,于是出现了第二次爆炸。
当然以上是我乱讲的,不用太当一回事,也欢迎各位来做讨论补充。
对于绘画方面人物动作的塑造我是完全不懂的,所以《蓦然回首》中藤野奔跑的那段我不是很有共情感。或许《再见绘梨》中优太离开医院用了同样的表达方式但是我也没有体会到。
不过像我这种完完全全的门外汉都能感到藤本画面给人带来的震撼,大量类似的图像并不多余,反而有一种电影一帧一帧播放的感觉。故事的核心也是围绕着电影展开,果然藤本的真爱只有电影!
这种中短篇也的确更能突出藤本的优势,他可以挤出心思来构思画面和分格,同时剧情也可以继续放飞自我,不用受太多约束。
早年间的短篇作品倒是很多,但我也没有看过多少,唯一看过的《院子里曾有两只鸡》感觉已经奠定了藤本的风格,很期待树君日后的作品。
长篇诸如《电锯人》和《炎拳》的特点在于象征寓意,在完整的叙述下还隐藏着不一样的暗线,也侧面说明藤本其实画的每一步都是有目的性的。希望藤本如愿转型后不要完全将自己的精神病气质摒弃吧。
日本的很多漫画家都是靠漫改番出名的,但是藤本树没有任何一部作品有完整的番剧,他的火完全就是靠自己的本事。
其他漫画家大多只知其作品不知其名,而藤本跟他的作品都是供人谈论的对象,不说藤本树的诸多迷惑行为,他在《电锯人》之后的每个短漫基本都能上热搜,虽然也没有多少篇。
而且对藤本的评价并不是单纯的粉丝吹捧,藤本的许多同行都对他称赞有加,不论是剧情还是绘画技巧都有可称道之处。
所以我觉得藤本的名气是他应有的结果,现在这个度也刚刚好,不至于让他迷失也足以让他被推上神坛,期待藤本树成为漫画界的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