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公司是一家商贸企业,2018年年末库存商品100件,单件成本为2万元,其中合同订货70件,合同单价为1.8万元,预计单件销售税费为0.1万元,无合同订货30件,市场单价为2.3万元,预计单件销售税费为0.2万元。该商品已提存货跌价准备5万元,年末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万元。
A. 16
B. 18
C. 13
D. 0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1.8-0.1)×70=119(万元),合同部分的成本为140万元,应提足跌价准备为21万元;
②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3-0.2)×30=63(万元),无合同部分的成本为60万元,增值3万元不予认可;
③最终应提足跌价准备为21万元,相比已提跌价准备5万元,应补提存货跌价准备=21-5=16(万元)。
2、2018年10月2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拟于2019年4月以40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销售W产品一件。该产品由甲公司库存半成品S加工而成,每件半成品S可加工成W产品件。201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一件半成品S,成本为37万元,预计加工成W产品尚需发生加工费用10万元,自制半成品S的市价为每件33万元,W产品的市价为每件36万元,W产品单件销售税费为1万元,2018年12月31日半成品S已提跌价准备为2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半成品S年年末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A. 6
B. 7
C. 8
D. 11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半成品S的成本为37万元,可变现净值=40-10-1=29(万元),应提足存货跌价准备8万元(37-29),相比已计提的跌价准备2万元,应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2=6(万元)。
3、甲公司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发出的存货2018年年初库存商品M的账面余额为600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为60万元,本年购入M商品的入账成本为430万元,本年销售M商品结转成本500万元,年末结余存货的预计售价为520万元,预计销售税费为7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当年年末存货应提跌价准备为()万元。
A. 75
B. 71
C. 80
D. 70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①期末存货跌价准备的结余额=60-60×500÷600=10(万元);②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520-70=450(万元);③期末存货的账面余额=600+430-500=530(万元);④期末存货应提足的跌价准备=530-450=80(万元);⑤期末存货应补提的跌价准备=80-10=70(万元)
A. 16
B. 18
C. 13
D. 0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1.8-0.1)×70=119(万元),合同部分的成本为140万元,应提足跌价准备为21万元;
②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3-0.2)×30=63(万元),无合同部分的成本为60万元,增值3万元不予认可;
③最终应提足跌价准备为21万元,相比已提跌价准备5万元,应补提存货跌价准备=21-5=16(万元)。
2、2018年10月20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拟于2019年4月以40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销售W产品一件。该产品由甲公司库存半成品S加工而成,每件半成品S可加工成W产品件。2018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一件半成品S,成本为37万元,预计加工成W产品尚需发生加工费用10万元,自制半成品S的市价为每件33万元,W产品的市价为每件36万元,W产品单件销售税费为1万元,2018年12月31日半成品S已提跌价准备为2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半成品S年年末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A. 6
B. 7
C. 8
D. 11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半成品S的成本为37万元,可变现净值=40-10-1=29(万元),应提足存货跌价准备8万元(37-29),相比已计提的跌价准备2万元,应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8-2=6(万元)。
3、甲公司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发出的存货2018年年初库存商品M的账面余额为600万元,已提存货跌价准备为60万元,本年购入M商品的入账成本为430万元,本年销售M商品结转成本500万元,年末结余存货的预计售价为520万元,预计销售税费为7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当年年末存货应提跌价准备为()万元。
A. 75
B. 71
C. 80
D. 70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①期末存货跌价准备的结余额=60-60×500÷600=10(万元);②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520-70=450(万元);③期末存货的账面余额=600+430-500=530(万元);④期末存货应提足的跌价准备=530-450=80(万元);⑤期末存货应补提的跌价准备=80-10=7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