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特勒(Tchaitler)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德语:Grodeutsches Reich。又称纳粹德国,Nazi Germany)一般党卫队(德语:Allgemeine SS)M1932式党政制服及将官级别晚礼服收藏。
该制服的级衔为少将(党卫队旅队领袖,SS-Brigadeführer,军衔等同于德国国防军少将军衔)。
纳粹德国一般党卫队(德语:Allgemeine SS)M1932式党政制服,在历史上作为纳粹党早期的制式服装大量存在使用,但是后期逐渐被新的制服取代并被回收。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很少有以党政专用制服的形式出现M32式制服。很多人将其混淆为军装,这是错误的。因为早期的纳粹党卫队属于“半军事化组织”,而不是“准军事化组织”,他们的制式服装是不能够称之为“军装”的。党卫队M32型党政制服是没有纳粹胸部鹰徽和臂部鹰徽的,而在历史上也存在有将鹰徽缝在手臂处的例子,这是违反服装条例的。因此搭配纳粹党卫队M32型党政制服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注意,在国内许多玩家把M32型党政制服混搭的不伦不类,也让M32型党政制服戴上了“保安服”的帽子,让人感到十分的黑色幽默。另外,M32型党政制服在战争期间也分配给党卫军外籍辅助力量与纳粹人民冲锋队(德语:Volkssturm)使用,它是德国纳粹党最具代表性的制式服装之一。
纳粹党卫队M32型党政制服由卡尔.迪比奇(Karl Diebitsch)设计。卡尔·迪比奇(Karl Diebitsch,1899年-1985年),1899年1月出生于德国汉诺威(Hannover),中学毕业后进入艺术学校,学习装饰和绘画。在17岁那年他中断学业,加入德国海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获得二级铁十字勋章。1919年迪比奇进入慕尼黑艺术学院,学习平面设计。他是当时德国著名的青年艺术家,同时也是纳粹党卫队一级突击大队长(SS-Obersturmbannführer),兼任海因里希.希姆莱(Heinrich Himmler)的私人艺术顾问。
设计并配发M32党政制服的目的是为了更明显地区分纳粹党卫队和冲锋队,并成为纳粹党卫队更“体面”的政治装束。1932年,野心勃勃的希姆莱在做大做强党卫队的过程中一路顺风。为了同纳粹冲锋队(德语:Sturmabteilung 缩写:SA)加以区别,并响应时任魏玛共和国总统的保罗.冯.兴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的要求:即“纳粹党应当以一种更加体面的着装出现在政治的舞台上”(因为此前纳粹党成员的装束大都以褐色衬衣搭配黑色领带、黑色的武装斜挎腰带、马裤和高筒马靴为主) 。他决定为党卫队重新设计一套专用的党政制服,并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卡尔·迪比奇。
1932年7月7日,这套制服全面配发给纳粹党卫队进行换装。因为是在1932年定型配发的,所以该服装的全称为“纳粹党卫队M1932年式党政制服”。HUGO BOSS AG(雨果.博斯)服装公司接到了这笔服装的订单,便从此开始了与纳粹党的合作关系。
设计者卡尔.迪比奇教授在期间还得到了的瓦尔特.赫克(Walter Heck)的协助。赫克把自己设计的党卫队“SS”也就是双闪电符号无偿赠送给迪比奇使用。
M32党政制服是一件带有4个衣兜的开领风格的上衣。外套下摆上的两个衣兜袋口都是倾斜缝制的。制服正面有4个衣扣。外套两侧有一个腰带挂钩。背面腰部位置上也有两个用于支撑皮带的衣扣。制服外套上的级衔标示和传统制服上采用的完全一样。里面搭配的是一件褐色衬衫。其中高级党卫队官员衣领饰边是银色的金属丝双绞线。普通队员是黑白双色绞线。
直到目前为止,就我个人所了解到的有关于我的M32党政制服造型的其他搭配不当之处就是“日耳曼卢恩技能勋章”(德语:Germanische Leistungsrune,英语:Germanic Proficiency Runes)的佩戴,而我对于这枚勋章的认知程度又比较匮乏。现在本人仅知晓此勋章是在1943年8月15日由纳粹党卫队全国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Heinrich Himmler)颁布的,是授予德国纳粹党卫队外籍人员的体能勋章。而本人的制服造型显然不符合“党卫队外籍人员”的身份和编制。
本人的党政制服/晚礼服/常服/作战装备(俗称尼龙)造型皆有单独附属的手办收藏。纳粹德国党卫队M32党政制服造型为HobbyMax《人形电脑天使心》(英语:Chobits 日语:ちょびっツ)“小叽”(Chi)手办应援装。纳粹德国党卫队M32将官级衔晚礼服造型为GoodSmile Company《Fate/Stay Night》15周年特典“远坂凛”(Rin Tohsaka)手办应援装。
献丑了:









该制服的级衔为少将(党卫队旅队领袖,SS-Brigadeführer,军衔等同于德国国防军少将军衔)。
纳粹德国一般党卫队(德语:Allgemeine SS)M1932式党政制服,在历史上作为纳粹党早期的制式服装大量存在使用,但是后期逐渐被新的制服取代并被回收。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很少有以党政专用制服的形式出现M32式制服。很多人将其混淆为军装,这是错误的。因为早期的纳粹党卫队属于“半军事化组织”,而不是“准军事化组织”,他们的制式服装是不能够称之为“军装”的。党卫队M32型党政制服是没有纳粹胸部鹰徽和臂部鹰徽的,而在历史上也存在有将鹰徽缝在手臂处的例子,这是违反服装条例的。因此搭配纳粹党卫队M32型党政制服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注意,在国内许多玩家把M32型党政制服混搭的不伦不类,也让M32型党政制服戴上了“保安服”的帽子,让人感到十分的黑色幽默。另外,M32型党政制服在战争期间也分配给党卫军外籍辅助力量与纳粹人民冲锋队(德语:Volkssturm)使用,它是德国纳粹党最具代表性的制式服装之一。
纳粹党卫队M32型党政制服由卡尔.迪比奇(Karl Diebitsch)设计。卡尔·迪比奇(Karl Diebitsch,1899年-1985年),1899年1月出生于德国汉诺威(Hannover),中学毕业后进入艺术学校,学习装饰和绘画。在17岁那年他中断学业,加入德国海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获得二级铁十字勋章。1919年迪比奇进入慕尼黑艺术学院,学习平面设计。他是当时德国著名的青年艺术家,同时也是纳粹党卫队一级突击大队长(SS-Obersturmbannführer),兼任海因里希.希姆莱(Heinrich Himmler)的私人艺术顾问。
设计并配发M32党政制服的目的是为了更明显地区分纳粹党卫队和冲锋队,并成为纳粹党卫队更“体面”的政治装束。1932年,野心勃勃的希姆莱在做大做强党卫队的过程中一路顺风。为了同纳粹冲锋队(德语:Sturmabteilung 缩写:SA)加以区别,并响应时任魏玛共和国总统的保罗.冯.兴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的要求:即“纳粹党应当以一种更加体面的着装出现在政治的舞台上”(因为此前纳粹党成员的装束大都以褐色衬衣搭配黑色领带、黑色的武装斜挎腰带、马裤和高筒马靴为主) 。他决定为党卫队重新设计一套专用的党政制服,并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卡尔·迪比奇。
1932年7月7日,这套制服全面配发给纳粹党卫队进行换装。因为是在1932年定型配发的,所以该服装的全称为“纳粹党卫队M1932年式党政制服”。HUGO BOSS AG(雨果.博斯)服装公司接到了这笔服装的订单,便从此开始了与纳粹党的合作关系。
设计者卡尔.迪比奇教授在期间还得到了的瓦尔特.赫克(Walter Heck)的协助。赫克把自己设计的党卫队“SS”也就是双闪电符号无偿赠送给迪比奇使用。
M32党政制服是一件带有4个衣兜的开领风格的上衣。外套下摆上的两个衣兜袋口都是倾斜缝制的。制服正面有4个衣扣。外套两侧有一个腰带挂钩。背面腰部位置上也有两个用于支撑皮带的衣扣。制服外套上的级衔标示和传统制服上采用的完全一样。里面搭配的是一件褐色衬衫。其中高级党卫队官员衣领饰边是银色的金属丝双绞线。普通队员是黑白双色绞线。
直到目前为止,就我个人所了解到的有关于我的M32党政制服造型的其他搭配不当之处就是“日耳曼卢恩技能勋章”(德语:Germanische Leistungsrune,英语:Germanic Proficiency Runes)的佩戴,而我对于这枚勋章的认知程度又比较匮乏。现在本人仅知晓此勋章是在1943年8月15日由纳粹党卫队全国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Heinrich Himmler)颁布的,是授予德国纳粹党卫队外籍人员的体能勋章。而本人的制服造型显然不符合“党卫队外籍人员”的身份和编制。
本人的党政制服/晚礼服/常服/作战装备(俗称尼龙)造型皆有单独附属的手办收藏。纳粹德国党卫队M32党政制服造型为HobbyMax《人形电脑天使心》(英语:Chobits 日语:ちょびっツ)“小叽”(Chi)手办应援装。纳粹德国党卫队M32将官级衔晚礼服造型为GoodSmile Company《Fate/Stay Night》15周年特典“远坂凛”(Rin Tohsaka)手办应援装。
献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