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才子唐寅自撰并书的行楷书作品《自书词》,分“集贤宾”“锦衣公子”“山坡羊”三组曲牌,共二十四首。唐寅才华横溢,诗、书、画堪称“三绝”。此书结构慎密,用笔通畅,风格俊秀洒脱,词、书并美,珠联璧合,可谓是展示他江南才子风范最杰出的代表作。署款:“晋昌唐寅录似从汉老兄清玩”。款下钤印:“学圃堂印”“唐子畏图书”。
唐寅一生用印甚多,像“唐伯虎”“南京解元”“六如居士”“唐寅私印”“学圃堂印”等常用印。其中“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印最为人所知,也是后世不断演绎唐伯虎故事的核心元素。而这枚印章的真伪也是一段公案。壹是真是假?“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实物印早已不见踪迹,现存的是一套光绪旧拓,旧拓有两方,一方钤“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印的一面刻有“桃花庵主属,戎青篆刻”;另一方钤唐寅肖像,题“冰霜节志”四字,落款为“六如居士小景,东屯写。”东屯即周臣,字舜卿,号东村,吴(今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他有两个青出于蓝的学生,一个是唐寅,一个是仇英。印的一面刻有“六如先生小景之印,癸亥仲春月,玄慕山人”。这两方印在历史长河里一起辗转流传。
唐寅《秋风纨扇图》提起唐寅,大家都知道那个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然而,当你真正读过历史,就知道这位风流才子的一生历尽坎坷。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为“江南四大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为“吴门四大家”。唐寅常用的“南京解元”四字印章,其实正是唐寅在暗示自己一生最高的功名“解元”。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是选拔人才最为重要的制度。在明代,一名学子想要出人头地,考中进士,要经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才行。童试又分为三个阶段,即县试、府试、院试,录取者称为“秀才”,由于录取率低,白发苍苍的“童生”比比皆是。乡试又称“大比”“秋闱”,由皇帝钦命的主考官前往南北直隶及各省省城主持,上榜者称为举人,第一名被称为“解元”,举人可以说是科举考试最难的一关,每个省举人的录取人数也就是数十名至一百多名不等,所以范进中举后都喜极而疯了。
相比于“江南第一风流才子”这个浮夸的称呼,唐寅应该更希望别人叫他“南京解元唐寅”。他希望后人们记住弘治十一年,记住那一年,他还是南京解元唐寅,而不是如今的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伯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