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有规则的,幸福是有比较的,比如,住在天津市总医院附近的居民,就自认为比较幸福,尤其是每天晚上,看到总医院住院部大楼透出的灯光时,会不自觉地露出笑容,那潜台词是,还好,我很自由,我没病。
在住院部二楼的阳台上,每到黄昏,总有一个老人穿着很干净的病号服,手里拿着一个望远镜,不住地往远处看,天暗了,他的动作依然未曾改变,直到午夜,护士悄悄地过来,放下他始终举着的手臂,轻声地说,睡觉吧,太晚了,他不会来了。老人这才跟着护士回到了病房。
星夜低垂,一道铁门,隔开了医院与外界的联系,就像一个界限,里面是挣扎,外面是人生。
老人或许很久没有亲人来看过了,主治医生在办公室愁眉不展,怎么办呢,这个病人已经在这里住了一个月了,病情已经查清,是老年肾功能不全,保守估计,还有一年的生命,一个月前,他的儿子送他来住院,他对他的儿子说,你不是要出发了么,不要管我,当兵的要服从命令。儿子面露愁容,爸爸,我走了,谁在医院照顾您呢。老人说,咱家的阿姨,我多给点薪水就可以了,你走吧。
儿子把老人托付给了医院,踏上了南下的列车,他要去云南当兵,刚刚体检合格,从此开始崭新的人生。
老人早年丧妻,就这么一个儿子,老人视若掌上明珠,儿子从小学习就好,也懂事,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天津理工大学,正巧部队征兵,儿子第一个报了名,那天晚上,儿子征求父亲的意见。
但老人怎能舍得。
他说,孩子,你果真要去么。
儿子点点头,爸爸,汶川地震,军人救出了很多百姓,他们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要做这样的人。
老人叹了一口气,他原本想,让孩子大学毕业,留在身边,有一份踏实的工作,如果可以,他想看到孩子结婚,想看到孙子,还想。。。。
夜深了,儿子在里屋睡下了,老人面对这老伴的遗像,久久的沉默不语,许久,又翻开抽屉,找出老伴以前写过的东西,很认真地看了起来。
那是在清华大学,两个人同在物理系,高深难懂得课程,让很多人勤奋而无果,只有她,很认真地学习,笔记记满了一个又一个本子,她娟秀的字体吸引着他,朦朦胧胧之中,爱的感觉,在他心里悄然而生。
他来自农村,她来自大城市,但她并没有嫌弃他,两个人从此携手同行,大学毕业后,他在天津某研究所工作,而她在一所大学任教,婚后的生活,简单但精神富足,日子过得平和而有内容,爱让一切熠熠生辉,儿子的出生,更是让这个小家充满了欢乐,他和她计划着,孩子的前途,该怎么做,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而美好的未来。
孩子慢慢长大了,但她的身体却每况愈下,终于,她病倒了,在天津附属医院,查出了胃癌,弥留之际,她对他说,好好的爱儿子,不要打他,谢谢你这么多年对我的照顾。他泪如雨下,这个谢字理应他对她说。
她走了,他既当爹又当妈,他想,不能让孩子受委屈,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不能。
可自己的身体,也是难题,他没有告诉自己的儿子,他在体检中,查出了肾方面有问题,他常常感到腰痛,浑身无力,有时候,在夜里,他乞求苍天,再给他几年的生命,他要看到儿子幸福。
但日子却一天天,催命似的过去了,他会在梦里梦到她,她笑着对他说,你做的真好。
儿子走了,他在医院里,有保姆侍奉着,一日三餐也不用操心,只是,他很想儿子,儿子在云南怎么样了呢。儿子走的那天,军装真漂亮,他平生第一次说出了一个隔辈的词汇,他说,儿子,酷。
他很想他,每天黄昏,病人家属探视的时间,病房里都是瓜果满屋,病友们也是欢声笑语,他偷偷的来到阳台,用望远镜向远方瞅,他在想,云南,应该是在西南,瞅着瞅着,他好像真的看见了儿子,他一身戎装,正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他在旗杆下,正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他咧开嘴,笑了,嘴里不住地说,儿子,真酷。
老人去世了,他的儿子没有能够见到他最后一面,事发的很突然,那天晚上,老人依然拿着望远镜望远方看,天空一个响雷,老人突然抽搐起来,护士赶忙把他搀进屋,但老人已经开始口吐白沫,突然的脑溢血,很轻松的夺走了他的生命。
儿子回来了,一身的戎装,手里拿着一个奖状,他静静的扶在爸爸的身上,泪水渐渐地湿透了老人的衣衫,那是他参加云南抗旱立的二等功,他知道爸爸在远方,正把他默默地遥望。
那个望远镜,是他和老人的约定。
在住院部二楼的阳台上,每到黄昏,总有一个老人穿着很干净的病号服,手里拿着一个望远镜,不住地往远处看,天暗了,他的动作依然未曾改变,直到午夜,护士悄悄地过来,放下他始终举着的手臂,轻声地说,睡觉吧,太晚了,他不会来了。老人这才跟着护士回到了病房。
星夜低垂,一道铁门,隔开了医院与外界的联系,就像一个界限,里面是挣扎,外面是人生。
老人或许很久没有亲人来看过了,主治医生在办公室愁眉不展,怎么办呢,这个病人已经在这里住了一个月了,病情已经查清,是老年肾功能不全,保守估计,还有一年的生命,一个月前,他的儿子送他来住院,他对他的儿子说,你不是要出发了么,不要管我,当兵的要服从命令。儿子面露愁容,爸爸,我走了,谁在医院照顾您呢。老人说,咱家的阿姨,我多给点薪水就可以了,你走吧。
儿子把老人托付给了医院,踏上了南下的列车,他要去云南当兵,刚刚体检合格,从此开始崭新的人生。
老人早年丧妻,就这么一个儿子,老人视若掌上明珠,儿子从小学习就好,也懂事,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天津理工大学,正巧部队征兵,儿子第一个报了名,那天晚上,儿子征求父亲的意见。
但老人怎能舍得。
他说,孩子,你果真要去么。
儿子点点头,爸爸,汶川地震,军人救出了很多百姓,他们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要做这样的人。
老人叹了一口气,他原本想,让孩子大学毕业,留在身边,有一份踏实的工作,如果可以,他想看到孩子结婚,想看到孙子,还想。。。。
夜深了,儿子在里屋睡下了,老人面对这老伴的遗像,久久的沉默不语,许久,又翻开抽屉,找出老伴以前写过的东西,很认真地看了起来。
那是在清华大学,两个人同在物理系,高深难懂得课程,让很多人勤奋而无果,只有她,很认真地学习,笔记记满了一个又一个本子,她娟秀的字体吸引着他,朦朦胧胧之中,爱的感觉,在他心里悄然而生。
他来自农村,她来自大城市,但她并没有嫌弃他,两个人从此携手同行,大学毕业后,他在天津某研究所工作,而她在一所大学任教,婚后的生活,简单但精神富足,日子过得平和而有内容,爱让一切熠熠生辉,儿子的出生,更是让这个小家充满了欢乐,他和她计划着,孩子的前途,该怎么做,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而美好的未来。
孩子慢慢长大了,但她的身体却每况愈下,终于,她病倒了,在天津附属医院,查出了胃癌,弥留之际,她对他说,好好的爱儿子,不要打他,谢谢你这么多年对我的照顾。他泪如雨下,这个谢字理应他对她说。
她走了,他既当爹又当妈,他想,不能让孩子受委屈,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不能。
可自己的身体,也是难题,他没有告诉自己的儿子,他在体检中,查出了肾方面有问题,他常常感到腰痛,浑身无力,有时候,在夜里,他乞求苍天,再给他几年的生命,他要看到儿子幸福。
但日子却一天天,催命似的过去了,他会在梦里梦到她,她笑着对他说,你做的真好。
儿子走了,他在医院里,有保姆侍奉着,一日三餐也不用操心,只是,他很想儿子,儿子在云南怎么样了呢。儿子走的那天,军装真漂亮,他平生第一次说出了一个隔辈的词汇,他说,儿子,酷。
他很想他,每天黄昏,病人家属探视的时间,病房里都是瓜果满屋,病友们也是欢声笑语,他偷偷的来到阳台,用望远镜向远方瞅,他在想,云南,应该是在西南,瞅着瞅着,他好像真的看见了儿子,他一身戎装,正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他在旗杆下,正把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他咧开嘴,笑了,嘴里不住地说,儿子,真酷。
老人去世了,他的儿子没有能够见到他最后一面,事发的很突然,那天晚上,老人依然拿着望远镜望远方看,天空一个响雷,老人突然抽搐起来,护士赶忙把他搀进屋,但老人已经开始口吐白沫,突然的脑溢血,很轻松的夺走了他的生命。
儿子回来了,一身的戎装,手里拿着一个奖状,他静静的扶在爸爸的身上,泪水渐渐地湿透了老人的衣衫,那是他参加云南抗旱立的二等功,他知道爸爸在远方,正把他默默地遥望。
那个望远镜,是他和老人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