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很多人都在问关于考研率的问题,我想说一下自己关于考研的看法。
首先,考研录取率决定于参加考研且上岸录取的人数与参加考研人数的比值,也就是分子和分母的比值关系,因此它的高低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考研人的辛苦程度以及当年考研题目的难易程度。考研率则是参与考研的人数(不管上没上岸只要报名考了的)与所有学生的比值,当然,大家其实更关心考研的录取率,懂得都懂。
但是在我看来,其实大家的关注点不应该全部放在考研录取率这个点上,诚然,考研录取率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展示出一个系甚至是一个学校的部分水平。但是,我们一定要把自己从数据中抽离出来去理性看待,所有的数据都是基于上一届或者是上几届的学长学姐的数据情况,他们的流的汗水,付出的努力我们真的能够达到吗,他们的坚持和不懈奋斗的精神我们能够赶得上吗。每个上岸的学长学姐无不是拼了老命地去学习,去坚持,因此考研录取率是对他们的嘉奖和肯定,是对他们在无数个日日夜夜坚持背书做题的回报。所以,我们更应该在意的是如何去努力做到最好,我现在依旧记得大二时老师上课时对我们说的话,当时他对我们说:上岸率和你没有关系,那是别人的东西,如果上岸率很低,低到1%,但你一直坚持下去,努力坚持到考前都问心无愧,你怎么能保证你就是那1%;相反的,如果录取率高到99%,你却只是用概率来蒙蔽自己,既不努力又不上进,你又怎么保证自己不是那1%。
因此,考研录取率反映的永远不是自己的情况,大家也没必要过度去看重这个东西,这只是我们考研路上的风景和参考,但绝对不是唯一准则,也不是为自己下定论的条件。要想考上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自己真正努力了没,大家报考的院校不同,各个专业的试题难易程度不同,以及后期的各种情况都不同,这些都是大家所关心的“考研率”体现不出来的,我们能做的就只有去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当你付出的努力足够且自己选择的院校合理,那有什么理由上不了岸呢?有人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那我们的日夜努力不就是为了避免这种倒霉的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吗。
说了这么多,希望大家不要过多关注于数据本身,让自己变得更强才是硬道理,也希望以后考研的同学们能够顺利上岸,金榜题名。
首先,考研录取率决定于参加考研且上岸录取的人数与参加考研人数的比值,也就是分子和分母的比值关系,因此它的高低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考研人的辛苦程度以及当年考研题目的难易程度。考研率则是参与考研的人数(不管上没上岸只要报名考了的)与所有学生的比值,当然,大家其实更关心考研的录取率,懂得都懂。
但是在我看来,其实大家的关注点不应该全部放在考研录取率这个点上,诚然,考研录取率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展示出一个系甚至是一个学校的部分水平。但是,我们一定要把自己从数据中抽离出来去理性看待,所有的数据都是基于上一届或者是上几届的学长学姐的数据情况,他们的流的汗水,付出的努力我们真的能够达到吗,他们的坚持和不懈奋斗的精神我们能够赶得上吗。每个上岸的学长学姐无不是拼了老命地去学习,去坚持,因此考研录取率是对他们的嘉奖和肯定,是对他们在无数个日日夜夜坚持背书做题的回报。所以,我们更应该在意的是如何去努力做到最好,我现在依旧记得大二时老师上课时对我们说的话,当时他对我们说:上岸率和你没有关系,那是别人的东西,如果上岸率很低,低到1%,但你一直坚持下去,努力坚持到考前都问心无愧,你怎么能保证你就是那1%;相反的,如果录取率高到99%,你却只是用概率来蒙蔽自己,既不努力又不上进,你又怎么保证自己不是那1%。
因此,考研录取率反映的永远不是自己的情况,大家也没必要过度去看重这个东西,这只是我们考研路上的风景和参考,但绝对不是唯一准则,也不是为自己下定论的条件。要想考上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自己真正努力了没,大家报考的院校不同,各个专业的试题难易程度不同,以及后期的各种情况都不同,这些都是大家所关心的“考研率”体现不出来的,我们能做的就只有去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当你付出的努力足够且自己选择的院校合理,那有什么理由上不了岸呢?有人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那我们的日夜努力不就是为了避免这种倒霉的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吗。
说了这么多,希望大家不要过多关注于数据本身,让自己变得更强才是硬道理,也希望以后考研的同学们能够顺利上岸,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