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西统县政区调整的方案 >b
©明日论坛 -- 明日论坛 /E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统县政区处于山西实行城镇龙头带动战略和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推进战略的枢纽位置,承担着实行经济结构调整、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统筹城乡发展的繁重任务。由于山西的地级市大多是国家撤消地区时成建制由地改市,而地区最初的功能仅是上传下达,改市之后划分上显得过于粗糙简陋,较多地方明显不适应当前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需要,调整统县政区已经成为紧迫的要求。!A
©明日论坛 -- 明日论坛 Z2ZWC<
统县政区现在多是地级市,即实行市管县体制的市域,另外还有自治州与少量的地区,一般辖数县至十数县。这一层次从隋唐至明清虽然郡、州、府各色名称不同,但其地位幅员基本趋于稳定,民国初年裁撤这一层次,实行省县直辖,不久就发现难以运转,又设立了道及后来的专区。现在又有许多省县直辖的探讨与呼声,实际上无论全面缩省还是并县,都是根本难以做到的。特别是,一方面,统县政区在上千年的运行中,形成了众多比较稳固的经济、人文、地理共同生活圈,另一方面,由于省太大而县太小,其成为规模适宜的政治经济生活圈,因而地级市重要性日益突出,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搏弈中最大的赢家。不过,在实行市管县体制的过程中,个别省过于以城市为中心进行划分,而忽略了其历史的现实的区域基础,成为主要败笔所在。——至于市管县体制的问题不是本文所探讨的内容,不管以后叫什么和怎么组织,这一层次是不可少的。p8;nFG
©明日论坛 -- 明日论坛 +b(u"
笔者采“统县政区”的名称来探讨,意在提示划分地级市时须重视其区域基础, 而山西则须分外重视。原因在于:一是山西表里山河,客观上存在着较多规模适宜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二是山西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管理上更需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三是山西较多中心城市规模小,实力弱,中心地位不突出,也不宜围绕城市划分。=H8VJ1
©明日论坛 -- 明日论坛 ,nK)+*
一、 北部 #Yu<b
©明日论坛 -- 明日论坛 ;KKKL}
山西北部大同、朔州、忻州三市的整合,可以有合理的与现实的两种方案。 aJ!L
©明日论坛 -- 明日论坛
雁北地区区域比较完整,各县均处于大同的直接辐射带动之下,联系也十分便捷,本可只设一个统县政区。清代虽然分为大同、朔平(驻右玉)2府,应当是2府分别辖有长城以北属地的原因,大同府向南亦辖到山阴县。大同、朔州2市划分太碎,不利区域整合与中心城市功能的发挥,这主要是雁北析分时为了两市的大致均衡所致。一定要勉强分为2个的话,朔州以只管到右玉、山阴为宜;但这样的话不如改朔州为省直辖的副地级市,所辖4县均划归大同市。小朔州市面积4094平方公里,人口57.7万,辖乡、镇、街办28个,不需设区。而新的大同市面积20597平方公里,人口397.8万,规模适宜。 K5X
©明日论坛 -- 明日论坛 [K
忻州地区清代为忻州、代州、宁武府、保德州及散州岢岚,看似杂乱,其实清晰地分为忻州——代州的滹沱河流域与宁武——保德的晋西北地区两个差异明显的区域,本市称为东6县、西8县。基于忻州实力过弱与幅员过大、“战线”过长之间的突出矛盾,应该东西分治。在1980年代对山西做的经济区划中,西7县(减静乐)与吕梁的兴县被划为一个基层经济区(图二晋西北片);山西省汽车运输公司在太原之外按区域组建了10大分公司,阳方口分公司就是服务这一区域。这里从自然地理上也明显地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并且处于山西的角落与末梢,经济社会发展更需要一个统县政区的统筹与整合。五寨虽处该区域地理中心,但从区位、交通、发展潜力、内外联系上来看,保德更有资格作为区域经济中心。这个地理单元面积13932平方公里,人口112.8万,有国家规划的45个煤炭矿区之一的河保偏矿区支撑,经济发展前景应该看好。 2nd9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