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缩写是什么?有哪些厂商? 日常交流篇:群友交流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词毛线:指规则简单能快速学习的作品。注意:毛线不代表作品不好!不代表作品体量小!
巨兽:与毛线不同,指的是占地大(至少2A1起步)、算子多(800枚算子起步)的作品。巨兽单单只是指作品体量大,与规则复杂程度无关。
村规:指没有按照游戏规则游玩,
隔壁:指本群以外的群,由于有很多个隔壁所以务必问清是哪个隔壁。
厂商篇刚进来看到群友交流会感觉像看暗语一样,什么MMP、GMT、AWAW之类,其实这些都是作品或厂商的缩写,由于作品名缩写重名率太高,具体指的哪款作品好奇的话就直接问,老大哥们会亲切的指导你。这里仅就出现频率高的厂商缩写做一个小的简介(个人风格非正式)。分欧美、日本两部分。
欧美:GMT网址:https://www.gmtgames.com/简介:GMT,美国厂商,名字据说来自三位创始人首字母,作品范围较广游戏难度从低到高都有,是个老面孔,作品太多了。新人之友公司。
知名作品:《Normandy’44》、《Ardennes’44》、《Here I Stand》(国内引进名《教改风云》)、《A World at War》(国内圈子著名梗棋)、《Twilight Struggle》(大名鼎鼎冷战热斗)、《Empire of the Sun 》等,总之很多.......
MMP网址:https://mmpgamers.com/简介:全称Multi-Man Publishing ,美国厂商,由于现在讲究一个全MAGA所以也被戏称为美国战狼公司。该社虽然也有简单的作品,但在国内还是以那一系列的中高难度作品闻名。算是想要进阶和玩些高难度作品的推荐公司。
知名作品:因为是系列(系列通用规则+每作专属规则)闻名居多,所以这里我会写系列名+缩写+代表作的方式列出。挑选几个比较知名系列:
ASL系列 - Advanced Squad Leader - 《Beyond Valor》、《Red Factories》等,此外还有俗称新手包的Starter kit(SK)系列:著名的高级步兵班长系列,战术级巅峰,上手很有难度,然后还有个特点是是核心包+模组,模组茫茫多。
TCS系列-Tactical-combat-series-《GD’40/41/42》等:战术级,特点是要写作战计划表。
OCS系列-Operational-combat-series-《Burma》《Case Blue》《DAK2》《The Forgotten War》等:战役级,特点是具象化补给。
SCS系列-Standard-combat-series-《It Never Snow》《Africa2》《Stalingrad Pocket II》等:标准作战系统,可以说一切的一切都是兵棋基础中的基础,再用每作不同的专用规则给玩家带来不同的体验。BCS系列—Battalion Combat Series-《Last Blitzkrieg》《Baptism By Fire》《Brazen Chariots: Battles for Tobruk, 1941》《Panzers Last Stand》《Arracourt》:营级作战系统,作为MMP一票系列中最年轻的小弟弟,目前就这5作,一推出就受到一致好评,主要特色是较好的模拟了旅与师一级军事单位的管理体感,非常真实地模拟了对“编制”的管理。
然后MMP还有一些别的作品就先略过了,感兴趣可以请教大佬们。
DG网址:https://decisiongames.com/wpsite/简介:全称Decision games。茫茫多的杂志,茫茫多的杂志棋。拥有几款巨兽作品。手下拥有SPI时代的遗产,喜欢二改三改和魔改,明明有很多好牌却打的稀烂,烂泥扶不上墙的代表。
代表作:
杂志三剑客:DG旗下杂志期刊,每期附赠1款棋,质量基本是杂志比棋有价值。
《Modern war》现代战争,杂志内容【虽然也是娱乐】比附带的棋有意思,最出名作品是《新秩序》,被国内千伏工作室引进。
《Strategy & tactics》可以追朔到1967年同名杂志(被收购了),着重于读者投稿分析战争和战役的How与Why。内容时间跨度大,啥题材都有。
《World at war》着重于二战,所以都是二战内容,著名作品《Hannut》(这款有来头)。
总结:杂志系列都是钱多看着买,没钱不要买。
然后是DG知名作品介绍:GOSS系列:DG旗下指定好评作品。目前一共有《Atlantic Wall》《Wacht am Rhein 》《Lucky Forward: The Lorraine Campaign》《HURTGEN: Hell’s Forest》《Hannut》(俗称GOSS SK,简化了很多规则)五作,除了《Hannut》外皆为巨兽,各个2000算子起步,规则复杂,与MMP社的OCS具象补给不同,它以另一种方式体现了后勤的重要性。应该说如果OCS是为东线而生的话,GOSS是为西线而生(东西双壁)。
轴心帝国系列:有两作《Axis Empires》和《Dai Senso》,分别是二战欧洲与亚洲战场全景(39-45),可联动游戏。乐趣是在各种卡牌国策带来的“如果”。
D-DAY系列:著名单人游戏,反映各种登陆作战的登陆过程艰辛。
罗盘网址:https://www.compassgames.com/简介:全称ComePass Games。后起之秀,偶尔做点桌游。拿了很多老作品的版权(比如VG社),但是该社一大特点是物无所值,简单来说就是除非是老作品(佳作)复刻,不然罗盘的作品是又贵又不好玩或者是贵到超出作品实际素质,每次买原创就跟开盲盒一样刺激(不是)(也不是说没好作品,但是一贵遮百美)。早期作品做工粗糙。哦,还有罗盘的售后客服态度是出了名的差。
知名作品:《NATO》(复刻)、《Balance of Powers》(原创)、《Fatal Alliances: The Great War》(原创)、Stellar Horizons(原创、桌游)、《South China Sea》和《Indian Ocean Region》(原创)、《Blue Water Navy》(原创、有引进)、Bitter Woods (复刻)。
日本厂商篇日本起步比国内早很多,但是随着时代变迁,现在主要战力是三家。
CMJ网址:https://commandmagazine.jp/简介:全称Command Magazine Japan。母公司国际通信社收购了当时阿美杂志CM的名称开了日本部,实际上是分为CMJ杂志部和K2的盒装游戏,不过一般不区分。CMJ主要以复刻欧美老作品为主,偶尔会有SCS和GMT的人气作品,日本原创作品占比较少。一般来说复刻作品会比原版美工好,也有原汁原味美工的情况。相比于原版CMJ会对原规则进行优化,还有一个特色是如果原版是多合一的话,CMJ版本会拆卖。
知名作品:《France’40》、《天下统一》、《IMPERIUM 》、《F-16》(原创)、《NO RETREAT!》(日语版)、《Across the Pacific》等等等,总之就是一大堆老棋复刻+一点原创。
GJ网址:http://www.gamejournal.net/index.html简介:全名Game Journal,和CMJ同为日本杂志双壁。与CMJ相反的是GJ大多为原创少部分是引进。GJ比较出名的有三点:1.复刻了《战国群雄》系列。2.系统可劲换皮(非贬义)。3.有争议题材。总体来说是可以看见日本设计师水平的杂志系列。
知名作品:《激斗系列》、《战国群雄系列》。
Bonsai(盆栽)网址:https://bonsai-games.net/简介:著名日本战棋设计师中黑靖的个人工作室。中黑的理念是快乐游戏,所以旗下有著名的50算子小盒系列(国内的迷你淞沪和上海一二八就是出自该系列)。另外也有Banzai杂志在做一些日本玩家作品体验和介绍。近几年与欧美厂商多有交流也做了一些英文作品日本化。产品质量上总的来说比较稳定,美工也不错,大有成为日厂头牌的趋势。
知名作品:《上海事变》(原创)、《中途岛》(原创,国内有引进)、《华沙1920》(原创,国内有引进)等。
当然厂商还有很多,我这里只是介绍几个常见的,剩下的就全部去问大佬们吧~~然后我们转到下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