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吧 关注:75贴子:2,169
  • 0回复贴,共1

炎帝的传说------高平①、长治、长子三地的由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古时期,在黄河流域出现了一个伟大的部落首领,他牛头人身,聪颖好学,善于思考。他在刀耕火种时代曾制耒耜,种五谷;尝百草,调药石;立市廛,辟市场;织麻布,着衣裳;作弦琴,乐百姓;削木弓,威天下,救民于水火之中。人们为感激他不朽的功绩,给他取名为神农氏,热情而亲切地称他为“炎帝神农氏”,并在他去世后,华夏族人不断用香火祭祀这位人类始祖。

当时,为了生存大家群聚形成部落,人们吃兽肉、野果度日,共同劳作,互相帮助,没有奴隶,没有主人,没有剥削,收获到的果实,渔猎到的猎物,大家均分,感情像兄弟姐妹般亲切。后来平原的食物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繁衍生息日渐增长的需求,他们开始向北迁徙。那天,他们来到一处千岩竞秀,山峦起伏,松林茂密,林寒涧肃,草长莺飞,燕语莺歌的地方,觉得是一个适合生活的好场地,于是,他和族人决定停留在这里。这就是现今位于高平、长治、长子三县(市)交界处羊头山。
   有一天,炎帝正带领大家狩猎时,看到一只鸟在啄食着草上的籽。回到住处后他就想,为了获得食物,部落里身强体壮的男人们必须冒着生命危险,去捕猎比自己凶猛百倍的野兽,很多人为此丧命。尤其到了冬天,百兽都躲进洞里,山林里既没有野果可采,也没有猎物可狩,人们便时常饿肚子。再加上现在部落人口一直在增加,而山林里的动物因狩猎却越来越少,无忧的鸟儿仅啄食草籽就能生存,要是我们人类吃上草籽也能够生存那该有多好呀。第二天,他一早就来到昨日鸟儿停留的草旁,用手轻轻捋了点草籽放到嘴里咀嚼起来,肚子不再有饥饿的咕噜声,浑身上下竟填了不少力气。从那以后他就开始注意鸟儿的行踪,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他看到一只满身通红的大鸟嘴里衔着个九穗谷在空中飞行,他拔腿就追,鸟儿大惊在空中急飞,不敢回到地上休息,使劲地飞呀飞呀,炎帝一心想着自己的部落,脚下不停追呀追呀,鸟儿实在支持不住了,张嘴喘口气,九穗谷就从鸟嘴里掉到地上,炎帝捡起九穗谷高兴地回到了部落,可惜的是每穗谷上只剩下一粒饱满的籽。炎帝摘下一粒谷籽放在嘴里,瞬间,只感舌下生津,一天的疲惫马上得到了恢复,接着他的身体也发生了变化,从外面就能看到他的心肝五脏,以后,炎帝就凭这个玲珑透明的肚子遍尝百草,调药石之湿毒,为民除瘵延龄。
   他决定用余下的的八粒谷籽作为种子进行种植,来收获更多的谷穗。他把第二粒谷籽放在一块平整的土地上,每日来观察种子的变化,不久谷籽就腐烂了,不过腐烂了的谷籽使土质变的十分肥沃,在这块地上的青草长得比别的地方要旺盛许多。炎帝又小心地把第三粒谷籽翻起土植入土中,接连不断的雨水,谷籽不几天就发芽了,可是好景不长,发了芽的谷籽很快就浸死了。于是,他又选择天晴的日子把第四颗谷籽用同样的方法植入土中,很快谷籽就旱死了,种植还是没有成功。尽管如此,他丝毫没有气馁,不断地思考并寻求改进的方法,当时,他这种为大家而忘我劳动的精神,感动了天宫的玉皇大帝,玉帝就派了一只神鸟前去帮助炎帝,神鸟从天宫飞越千山万水来到炎帝垦种过的土地上,嘴里不停地叫喊着“布谷、布谷”,告诉炎帝,及时种植,加紧耕耘,并要太阳神、雨神和土地神一起来帮助炎帝种植。神鸟看到辛勤劳作的人们,还有那美丽的自然风光决定留在人间。每年谷雨前后就会“布谷、布谷”地叫个不停,提醒人们及时耕种,莫误农时。人们为了感激它对人类的帮助,并根据它特有的叫声,人们给它取名为布谷鸟。
  不久,余下的五粒种子先后破土而出,长的禾肥苗壮,禾秧上分别结出黄澄澄、沉甸甸的谷、黍、稷、麦、菽五种谷物。由于炎帝每次一粒一粒地种,收获到的谷穗每秧上只剩下饱满的一穗,那种九穗同秧的穗现在也只能在神农庙炎帝塑像的手中看到了。炎帝站在五谷畦②边看着丰硕的五谷,心里格外高兴,把收获的谷物分给族人吃。大家捧着这些香喷喷的食物,吃在口里,乐在心里,笑在脸上,你一言,我一语,赞叹不已,特别是老年人吃了,身体显得更加硬朗精神,红光满面,好象年轻了许多。无独有偶,在民间流传的歌谣唱本《黑暗传》中就有:“神农上了羊头山,仔细找,仔细看,找到黍粒有一颗,寄在枣树上,忙去开荒田,八种才能成黍谷,后人才有小米饭”,的记载,生动地描绘了炎帝神农氏在羊头山种植五谷的生产图景。
  炎帝试种五谷成功后,把种植的方法毫无保留地教给大家。可是,要大面积种植推广,还没有像样的农具。人们虽然每天遵照炎帝的吩咐辛勤地劳作,个个累得腰酸背痛,手都结上了老茧,可是种植的面积还是十分有限。勤于思考的炎帝在一次电闪雷鸣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棵大树上的树叉被雷击断,掉下来把地砸成一个又一个的大洞,有的还把泥土翻了起来,他深受启发。回到住处,便找来木料,把木料砍削成像树叉一样的翻土的农具,起名为耒耜。人们用耒耜来翻土地,轻快了许多,也比原来硬用手刨要省许多力,人们用上得力的农具,才开始了大面积种植五谷。
   炎帝把自己的实验田从羊头山井子坪③搬到了今长子县界内专门培育种子,来满足族人的种植。长籽—长子,因炎帝种五谷培育种子基地而得名,那粒长在籽前的米是因为炎帝无私地把自己种的种子全都分给了大家,自己一粒也没剩,所以只有“子”而没有米了。到如今长子县还是农耕大县,全省种子实验基地。人们通过自己辛勤劳动和汗水得到五谷,使原有的原始生产有了质的飞跃,使生活大大地得到改善。人们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真正走向了农耕文明。为了让大家种好五谷,不去记忆每种谷物种植时繁杂的特性,炎帝又把五谷种子做了有意识的调整,他给靠高平(长平)一带两种谷种,给长治一带三种谷种,后人为了纪念炎帝的功绩,分别在自己的地名里镶嵌了炎帝赠种的谷籽,高平(长平)的“平”中有两点,而长治的“治”边上有三点,不多不少正好是五粒谷种。高平人靠天吃饭,只有把“土”翻过来种进种子,才能保墒保产,这才有了翻过来“土”,并用一层土盖住两粒种子的“平”字。而长治则喜欢在地边修畦来保墒增产,远远看过去那有序的地畦就像一个个整齐的台子,也有人说长治比高平多一粒籽,收成较丰足,所以三粒籽在台子的边上,也是一种丰收后的炫耀。而这个同样的“长”字则是为纪念炎帝神农在得五谷时跑了很长的路,还有大家能常想起始祖炎帝试种五谷时用了很长的时间,每次失败却从末气馁,最终带人类创立了农耕文明。
  今天,相信大家看了这个传说,再登上当年炎帝生活过的羊头山山顶,你在领略大自然巍峨,感受景观的旖旎时,一定会对一山分三界的神奇,高平(长平)、长治、长子、三地,有了更深一点的了解。
①高平:地名,今山西省晋东南。古名长平,战国时期惨烈的长平之战发生地。
②五谷畦:在今高平市神农镇羊头山,当年炎帝试种五谷之地,被誉为天下第一实验田。
③井子坪:五谷畦的别称。


IP属地:河南1楼2022-08-29 09:2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