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扑水,传统网的扑水是驻升到V叉之间的距离。一般认为扑水越大下水越不容易收缩,对于深水区域大扑水比较没扑水的网有很大优势,网到水底后仍能保持更大的面积,更容易抓到鱼。今天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下扑水的作用,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老三升,10厘米网眼,最后一圈600眼,共计18升
理论上来将,我们希望每个网眼都打开成正方形,这样网可以完全展开,达到最大使用面积。如果最后一圈每个网眼都打开成正方形,按照参数600眼计算,计算得底纲绳长度为 42.42米(公式0.1/2*1.414*600),故半径为6.75米。但如果按参数18升眼计算,算得半径为4.72米(公式(0.1/2*1.414*3+0.1/2)*18)。

两个结果之间差了2.03米。如果按没有扑水算,仍用计算长度底纲绳的话,就会如下图所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荷叶边

如果缩短底纲绳的长度,可以得到避免荷叶边的后果,但网眼的开度就会大大降低,网的使用面积大打折扣。
通过调整底纲的方法行不通,只有通过另外一个方法,织扑水。达到驻升以后继续按最后一圈的眼数往下织,通过延长网衣的长度,来匹配底纲绳长度,达到使网完全展开的目的,保证网能达到一个最佳开度,而且这个扑水的长度可以计算出来。(由于扑水部分不再有升眼,在最后一圈展开成正方形时,内部网眼由于半径缩小不能完全展开属于正常现象)
例子中计算出扑水长度为2.87米,有经验的人会说这个扑水太大,确实,这个是理论上计算出来的扑水确实很大。实际网眼并不能完全打开成正方形,我们计算的时候网眼开度一般会有个修正参数,这个参数按个人习惯从0.8-0.95不等,我们按0.9试算一下。按参数600眼计算半径长度为6.05米,按18升计算半径为5.07米。半径差为0.98米。计算得扑水1.27米。这个和实际结果差不多。
对于下水时收缩我说下个人看法。扑水没织够是网织的不完善,网不能完全展开,这些不完善的网不能够用作对比。织够扑水以后在继续织一定长度的网和扑水刚够网完全打开的网,这两种网作对比,才可以判断出大扑水是否对网口收缩有影响。目前我手上最大扑水的网也就一米多,还没法做确切的数据,有结果会及时发上来。
总结一下,扑水最基本的作用应该是保证网能能达到一个完美的开度,最小扑水能通过计算得出。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老三升,10厘米网眼,最后一圈600眼,共计18升
理论上来将,我们希望每个网眼都打开成正方形,这样网可以完全展开,达到最大使用面积。如果最后一圈每个网眼都打开成正方形,按照参数600眼计算,计算得底纲绳长度为 42.42米(公式0.1/2*1.414*600),故半径为6.75米。但如果按参数18升眼计算,算得半径为4.72米(公式(0.1/2*1.414*3+0.1/2)*18)。

两个结果之间差了2.03米。如果按没有扑水算,仍用计算长度底纲绳的话,就会如下图所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荷叶边

如果缩短底纲绳的长度,可以得到避免荷叶边的后果,但网眼的开度就会大大降低,网的使用面积大打折扣。
通过调整底纲的方法行不通,只有通过另外一个方法,织扑水。达到驻升以后继续按最后一圈的眼数往下织,通过延长网衣的长度,来匹配底纲绳长度,达到使网完全展开的目的,保证网能达到一个最佳开度,而且这个扑水的长度可以计算出来。(由于扑水部分不再有升眼,在最后一圈展开成正方形时,内部网眼由于半径缩小不能完全展开属于正常现象)
例子中计算出扑水长度为2.87米,有经验的人会说这个扑水太大,确实,这个是理论上计算出来的扑水确实很大。实际网眼并不能完全打开成正方形,我们计算的时候网眼开度一般会有个修正参数,这个参数按个人习惯从0.8-0.95不等,我们按0.9试算一下。按参数600眼计算半径长度为6.05米,按18升计算半径为5.07米。半径差为0.98米。计算得扑水1.27米。这个和实际结果差不多。
对于下水时收缩我说下个人看法。扑水没织够是网织的不完善,网不能完全展开,这些不完善的网不能够用作对比。织够扑水以后在继续织一定长度的网和扑水刚够网完全打开的网,这两种网作对比,才可以判断出大扑水是否对网口收缩有影响。目前我手上最大扑水的网也就一米多,还没法做确切的数据,有结果会及时发上来。
总结一下,扑水最基本的作用应该是保证网能能达到一个完美的开度,最小扑水能通过计算得出。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