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拐之争:风筝轮 VS 拐子之一2014年开始接触风筝,15年初进入风筝吧开始,知道了各式各样的放飞工具,其中主流的单线放飞工具就是线轮和拐子,玩家也分为轮子党和拐子党两大阵营。两者的结构、原理不同,使用体验也不同。在圈子里“拐子省力轮子方便”已成定论,拐子真的省力吗?几乎所有用拐子的玩家都会引经据典搬出轮轴杠杆原理来论述,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好像就是这么一回事,以至于很多玩家也会觉得大神说的没错,于是人云亦云,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定论。然而我却并不这么认为。因这种传统观点经不起推敲,轮轴杠杆原理在拐子上的应用微乎其微,可以直接忽略。这次真的是要颠覆很多人对传统观念的认知了。先上图[图片][图片]图1是传统观点中的拐子杠杆原理图,不作过多解释,看图。图2是拐子收线过程及受力分析图,表明拐子收线的起始位置,当线和拐子平行重合时,手把A作为支点,手把B顺时针方向转动,而此时受力点是在B而不在A,用轮轴扛杆来解释就是动力臂=阻力臂,手把B在转动的同时,A有一个同时回拉的动作,其实这个回拉是直线回拉,手把B转动180°,A、B角色互换重新开始,周而夏始。因两个动作同时进行,让人很容易混淆,收线是直线拉,拐子绕线才是圆周运动。把两个动作分解开明白了。传统观点认为的拐子杠杆省力说,其实也用不着过多解释,一个物理公式轻松推翻拐子省力说:F1R=F2r根据图1标示,F1为动力;F2为阻力;R为动力臂;r为阻力臂根据轮轴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在不考虑拉不拉的住的条件下,假设拉力F2(阻力)为50㎏,拐子尺寸R为30cm(动力臂),手把直径4cm即半径2cm(阻力臂)则F1×30cm=50㎏×2cmF1=100÷30=3.33也就是说收回50㎏拉力的风筝,用30cm的拐子只需要3.33㎏的力就能保持平衡,大于3.33㎏(例如4㎏)的力就可收回风筝,看到这里各位看官觉得这真实、客观吗?结论:拐子既不是省力工具也不是费力工具,对于拐子全局来说,是没有支点的的,用拐子收线其实是和风筝拉力作拔河式的直线型对抗,因力的转换效率高,可以认为没有损耗,即动力=阻力,所以会觉得省力,而这种省力仅只是相对线轮而言,究其原因,是因为线轮收线转换效率不高,损耗较大,这是属于另一个问题,有时间会另发文论述,这里不作过多论述。以上各个人分析理解,不求苟同,有不同观点请理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