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江湖吧 关注:1,553贴子:181,972
  • 15回复贴,共1

余英时:我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探索——克卢格奖受奖演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果历史可为指引,则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对基本价值似乎存在很多重叠的共识,毕竟中国的"道"讲的就是承认人类共通的价值和人类尊严。如今我更坚信,一旦中国文化回归到主流之"道",中国对抗西方的大问题也将终结。 ——余英时
  能够成为2006年"克卢格奖"的共同得主,敝人深觉荣幸,也十分感激。然而在深思之后我才明白,今天我得奖的主要理由,是要透过我彰显中国文化传统和作为一门学科的中国思想史;前者系我终身学术追求的一个学科,后者系我选择专精的领域。
  我开始对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发生深厚兴趣是在1940年代,当时中国史观正处于一个反传统的模式。中国整个过往被负面看待,即便中国独特的发明,也在西方历史发展的对照之下,被诠释为偏离普遍文明进步的正轨。当时我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以及对自己的认同感到完全迷惑,自然毋庸赘言。幸好我得以在香港完成大学教育,并前往我现已归化的国家——美国继续攻读研究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9-23 01:26回复
    中国"道"概念反映现实世界
      这些年来随着知识领域逐渐开阔,我才认清要清楚认识中国文化,必须知道它独特的传统。中国文化形成清楚的轮廓是在孔子时代(公元前551年至479年),这在古代世界是一个关键年代———西方称之为"轴心时代"。根据学者的观察,好几个高度发展的文化,包括中国、印度、波斯、以色列和希腊,在这段期间都发生了一种精神觉醒或"突破",其产生形式不是哲学论辩,就是后神话宗教想象,或者如同在中国的情形,是一种道德、哲学和宗教混合而成的共识。这种觉醒导致现实世界与超现实世界产生区隔。对超现实世界的新视野提供有思想的个人,不管他们是哲学家、先知或圣贤,必要的超越观点,从而检视并质疑现实世界。这就是一般所知的"轴心时代的原创超越",但其精确形式、经验内容和历史进程则每种文化各不相同。这种超越的原创性在于它对其所涉及的文化具有持久的塑造影响力。
      在孔夫子时代,中国的原创超越系以"道"这个最重要的概念出现,道是相对于现实世界的超现实世界的象征。但这个中国超现实世界的"道"在初萌生时就与现实世界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点与轴心时代的其他古文化迥然不同。例如柏拉图认为有个看不到的永恒世界,现实世界只是这个永恒世界的拷贝,但早期中国哲学绝未提到这种概念。基督教文化把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一分为二,但中国宗教传统也没有这种清楚的划分。早期佛教文化极端否定现实世界,将其视为虚无,中国的诸子百家找不到任何类似的观点。
      认识中国文化须靠比较观点
      相对之下,"道"的世界在中国的认知中一直与人的世界不远。但"道"的观念也是由轴心时代中国所有大思想家,包括老子、墨子和庄子所共享。他们一致认为,"道"隐而不现,但在人的世界中无所不在的运行,就连凡夫俗子多多少少也知道"道",并于日常生活中实践"道"。轴心时代创生的概念影响力日渐深远,特别是孔子思想和"道"的观念,几世纪来对中国人的影响无远弗届,从这点看来,要说"道"与历史组成中国文民的内在与外在也不为过。
      在把中国文化传统视为本土起源且独立发展的产物的前提下,过去数十年我尝试沿着两大轴线研究中国历史。第一个轴线是认识中国文化必须在其自身的环境之下,但有时也要靠"比较观点"。我所谓的"比较观点"系指印度早期帝国时代的佛学,以及16世纪之后的西方文化。20世纪之初以来,中国思想界一直不能摆脱中国对抗西方的诸多问题;如果缺乏比较观点,只在中国的环境下诠释中国历史,很可能堕入中国中心主义的古老窠臼。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9-23 01:27
    回复
      河蟹了差不多一半吧,我几乎规避了所有那种词汇,可还是……希望有一天,不必如此。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9-23 01:36
      回复
        余英时表示,从历史上看,古今中外没有出现一个全恃暴力而能传之久远的政权。如果“焚书坑儒”和“偶语弃市”是政权的可靠保证,那么中国今天应该还是秦始皇的世界。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9-23 01:50
        回复
          我很反感你,我希望你不要来本吧。
          因为你是个听不懂别人说话的人,所以我这次直白地告诉你。


          IP属地:重庆10楼2022-09-25 20:52
          收起回复
            我也明确告诉你,我觉得你才是听不懂别人说话的,要么就是你不懂社会分析。不过你这种人在中国占绝大多数,这也是一个悲哀,是我未来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另外我说句实话,你也润不出去,好好呆着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9-26 03:32
            回复
              我也是懒得和你辩论这些问题,就算我赢了又如何,我赢了,赢了面子上的尊严,还有什么?我还不如去跟农民谈更好沟通,我能在他们身上学到更多有益的东西。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9-26 03:43
              回复
                我永远有尼采那样的优越感,面对你和中国大多数芸芸众生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9-26 03:52
                回复
                  我喜欢嘲讽和挑衅你们这些群氓,群氓生气了,我就高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9-26 03:54
                  回复
                    像孙文,列宁这样杰出和高尚的人,才值得我膜拜和跪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9-26 03:57
                    回复
                      我不来你这贴吧了,我实在也不知道这里有什么意义。但是我永远对你这种一盘散沙的庸众有优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2-09-26 04: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