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我是农村的,我有一定的发言权。
土地在市场内自由流转有多大的可行性?已经在农村实行了三十多年的家庭承包责任制还适应今天的经济发展吗?农村经济怎么发展,在现行的体制下,农村似乎只有等,靠,要的份,土地的自由流转从宏观层面来说会不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口?
三十多年前,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大锅饭”,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解决了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家庭承包责任制是否还是切实可行的呢?我们可以关注一些农村现象:
1、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从事农业者多为留守妇女和老人;
2、青年,以80后和90后农民子弟为代表,一些通过读书去了外地,大多数则早年即外出打工,他们大多不会农业活动的技术,更重要的是他们已不愿再从事那种原始的农业活动;
3、一些家庭已部分或全家外出,留下了土地给亲戚或邻居,或者直接荒废;
4、农村中用于非农业活动的土地也渐渐多起来。
这些都是事实,而且我相信也是普遍的,也请大家各自补充证实一下。我说了上面这些现象只是想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已经从农业活动上开始大规模转移,农村的土地政策需要重新审视。农民的转移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城市好,另一个是农村不好。城市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就业机会,而农村的土地收入只会让农民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收入有限,难以发家致富。这就是原因之所在。我们不说城市的原因,先说一下农村。说一下农村的不好:人均耕地少,这是一个事实吧,一个家庭就那么几亩地,实在难以支撑整个家庭,收入也就有限;土地由个人耕种,没什么技术含量,增产困难,增收也就困难。
怎么样解决家庭增收的问题,也有两个,一个是到城市去,大多数人就是这样;另一个是就地转移。就地转移有好多形式,比如说乡镇企业,但这些企业数量毕竟有限,而且发展前途也确实不容乐观。如果大家有人听说过壶关常平集团的话,可以看看它现在是个什么状况,它是一个乡镇性企业,当初也是解决了不少当地人的就业问题,但现在却成了一潭死水,你搅都搅不动,也就是几年的时间,实在没活力了。
我想说的一个就地转移的方法是,农民在土地上就地转移,农民在自家的小土地上无法创收,但在大土地上却大有可为,我们可以整合土地,将土地出租给企业,当然因为土地是农民集体所有,农民可以有租金收入,而且农民还可以在这种企业中继续从事农业活动,他们受雇于企业。但他们的身份已经发生变化,他们是“农业产业工人”
从发展趋势来说,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工人化,这都是必然的,而我上面提到的就是一种具体实现的方式。
当然在实行这种体制时还需要解决许多问题,第一,怎么保证所有的农民都能够得到妥善的转移,不论是往城市转,还是就地转,保证“失地农民”可以持续发展是此次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第二,怎么样分配利益,农民,集体,企业,国家如何分配所得利益,所有权归谁,使用权归谁,经营权归谁,必须明确。第三,怎么保证粮食的安全(价格的稳定,产量的稳定)……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现行的土地政策是必须要改变的,而且国家也有意在尝试这一制度。土地在市场的自由流转已经提出,只有政策上允许自由流转了,农村的土地问题才可能有进一步的改变。
国家一个土地三十年不变的政策,这个政策已经过去有十二三年了吧,到三十年也快了,不知国家会什么样的举措,期待。期待实质性地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
希望各位山西吧的网友评论一下,指出我想法中的错误之处,提出你们的看法,谢谢!!!
土地在市场内自由流转有多大的可行性?已经在农村实行了三十多年的家庭承包责任制还适应今天的经济发展吗?农村经济怎么发展,在现行的体制下,农村似乎只有等,靠,要的份,土地的自由流转从宏观层面来说会不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口?
三十多年前,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大锅饭”,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解决了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家庭承包责任制是否还是切实可行的呢?我们可以关注一些农村现象:
1、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从事农业者多为留守妇女和老人;
2、青年,以80后和90后农民子弟为代表,一些通过读书去了外地,大多数则早年即外出打工,他们大多不会农业活动的技术,更重要的是他们已不愿再从事那种原始的农业活动;
3、一些家庭已部分或全家外出,留下了土地给亲戚或邻居,或者直接荒废;
4、农村中用于非农业活动的土地也渐渐多起来。
这些都是事实,而且我相信也是普遍的,也请大家各自补充证实一下。我说了上面这些现象只是想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已经从农业活动上开始大规模转移,农村的土地政策需要重新审视。农民的转移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城市好,另一个是农村不好。城市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就业机会,而农村的土地收入只会让农民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收入有限,难以发家致富。这就是原因之所在。我们不说城市的原因,先说一下农村。说一下农村的不好:人均耕地少,这是一个事实吧,一个家庭就那么几亩地,实在难以支撑整个家庭,收入也就有限;土地由个人耕种,没什么技术含量,增产困难,增收也就困难。
怎么样解决家庭增收的问题,也有两个,一个是到城市去,大多数人就是这样;另一个是就地转移。就地转移有好多形式,比如说乡镇企业,但这些企业数量毕竟有限,而且发展前途也确实不容乐观。如果大家有人听说过壶关常平集团的话,可以看看它现在是个什么状况,它是一个乡镇性企业,当初也是解决了不少当地人的就业问题,但现在却成了一潭死水,你搅都搅不动,也就是几年的时间,实在没活力了。
我想说的一个就地转移的方法是,农民在土地上就地转移,农民在自家的小土地上无法创收,但在大土地上却大有可为,我们可以整合土地,将土地出租给企业,当然因为土地是农民集体所有,农民可以有租金收入,而且农民还可以在这种企业中继续从事农业活动,他们受雇于企业。但他们的身份已经发生变化,他们是“农业产业工人”
从发展趋势来说,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工人化,这都是必然的,而我上面提到的就是一种具体实现的方式。
当然在实行这种体制时还需要解决许多问题,第一,怎么保证所有的农民都能够得到妥善的转移,不论是往城市转,还是就地转,保证“失地农民”可以持续发展是此次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第二,怎么样分配利益,农民,集体,企业,国家如何分配所得利益,所有权归谁,使用权归谁,经营权归谁,必须明确。第三,怎么保证粮食的安全(价格的稳定,产量的稳定)……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现行的土地政策是必须要改变的,而且国家也有意在尝试这一制度。土地在市场的自由流转已经提出,只有政策上允许自由流转了,农村的土地问题才可能有进一步的改变。
国家一个土地三十年不变的政策,这个政策已经过去有十二三年了吧,到三十年也快了,不知国家会什么样的举措,期待。期待实质性地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
希望各位山西吧的网友评论一下,指出我想法中的错误之处,提出你们的看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