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吧 关注:9,077贴子:185,110
  • 13回复贴,共1

【原创】《三国生卒表》加《辨误说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明:
1、生卒年皆可明确
2、亡于汉光和元年(178年)之后
3、生于吴永安元年(258年)之前
收符合以上条件200人,整理。下文自左至右,依次为人名、亡龄、生卒、依据。若加“★”号,则是有相关辨误或说明,将置于各段末。另,古人算年龄皆虚岁。


IP属地:山东1楼2010-06-25 18:11回复
    蔡邕 61 (132—192) 《后汉书 蔡邕传》
    陶谦 63 (132—194) 《后汉书 陶谦传》+《吴书》
    桓彬 46 (133—178) 《后汉书 桓彬传》
    张臶 105 (136—240) 《三国志 张臶传》
    王允 56 (137—192) 《后汉书 王允传》
    赵温 72 (137—208) 《后汉书 赵温传》
    士燮 90 (137—226) 《三国志 士燮传》
    黄琬 52 (141—192) 《后汉书 黄琬传》
    程昱 80 (141—220) 《三国志 程昱传》+《魏书》
    羊续 48 (142—189) 《后汉书 羊续传》
    王烈 78 (142—219) 《后汉书 王烈传》★3
    杨彪 84 (142—225) 《后汉书 杨彪传》
    贾诩 77 (147—223) 《三国志 贾诩传》+《三国志 吴主传》
    荀悦 62 (148—209) 《后汉书 荀悦传》
    司马防 71 (149—219) 《序传》
    ★3:王烈
          《后汉书 王烈传》载烈亡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十八岁。《先贤行状》为“以建安二十三年(218)寝疾,年七十八而终”,并不矛盾,寝疾非病亡,但若不看《后汉书》易误。其生卒(142—219)。


    IP属地:山东3楼2010-06-25 18:11
    回复
      卞氏 71 (160—230) 《三国志 后妃传》+《魏书》
      刘备 63 (161—223) 《三国志 先主传》
      吕岱 96 (161—256) 《三国志 吕岱传》
      胡昭 89 (162—250) 《三国志 胡昭传》
      严象 38 (163—200) 《三辅决录注》
      荀彧 50 (163—212) 《后汉书 荀彧传》
      杜畿 62 (163—224) 《三国志 杜畿眨》+《三国志 文帝纪》+《魏氏春秋》
      孙邵 63 (163—225) 《三国志 吴主传》+《吴录》
      太史慈 41 (166—206) 《三国志 太史慈传》★7
      窦辅 45 (167—211) 《后汉书 窦武传》+《三国志 武帝纪》
      李通 42 (168—209) 《三国志 李通传》+《三国志 吴主传》
      曹仁 56 (168—223) 《三国志 曹仁传》+《魏书》
      顾雍 76 (168—243) 《三国志 顾雍传》
      田畴 46 (169—214) 《三国志 田畴传》
      ★7:太史慈
            《建康实录 太祖上》称慈亡龄四十二,当从《三国志 太史慈传》为四十一。


      IP属地:山东5楼2010-06-25 18:12
      回复
        马谡 39 (190—228) 《三国志 马谡传》
        应璩 63 (190—252) 《文章叙录》+《三国志 朱建平传》
        鲁芝 84 (190—273) 《晋书 鲁芝传》
        辛宪英 79 (191—269) 《晋书 列女传》
        周不疑 17 (192—208) 《零陵先贤传》+《文章志》+《三国志 曹冲传》
        曹植 41 (192—232) 《三国志 曹植传》+《三国志 明帝纪》
        骆统 36 (193—228) 《三国志 骆统传》
        张温 38 (193—230) 《三国志 张温传》+《三国志 吴主传》
        龚禄 31 (195—225) 《三国志 杨戏传》
        孙奂 40 (195—234) 《三国志 孙奂传》
        曹彪 57 (195—251) 《三国志 三少帝纪》+《三国志 朱建平传》
        王肃 62 (195—256) 《三国志 王肃传》+《三国志 朱建平传》
        邓艾 70 (195—264) 《三国志 邓艾传》+《三国志 三少帝纪》
        曹冲 13 (196—208) 《三国志 曹冲传》
        全琮 52 (196—247) 《三国志 吴主传》+《建康实录 太祖下》★14
        朱据 57 (196—252) 《三国志 朱据传》+《三国志 吴主传》★15
        孙桓 25 (198—222) 《三国志 孙桓传》+《三国志 吴主传》
        陆凯 72 (198—269) 《三国志 陆凯传》
        曹氏 83 (198—280) 《晋书 列女传》
        何曾 80 (199—278) 《晋书 何曾传》
        ★14:全琮
              其亡年,《三国志 吴主传》载赤乌十年(247年)春正月,《资治通鉴 魏纪七》采。《三国志 全琮传》载赤乌十二年(249年),《建康实录 太祖下》采,且加“冬”字,又载琮亡龄五十二。
              说明。1、《三国志 朱然传》称然病时“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寝疾二年,亡赤乌十二年。若琮算的上“功臣名将”,基本认定死247年,同年朱然卧病,合其本传所言情况。2、十年说,明出春正月更为确切,十二年说则无,至于《建康实录 太祖下》“冬”字应是许嵩所加,其载三国事误甚,粗心落笔,顺序、时间、年龄、官职等误皆不在少数。3、十年说,前有“九年事”后有“十一年事”,顺序明确,如有问题则是将琮亡错置。若弃十二年说,只当“二”字多余为笔误就行。
              合此三条,应从十年说。若采《建康实录 太祖下》琮亡龄,则其生卒(196—247)。
        ★15:朱据
              《三国志 朱据传》载据亡年不甚清晰“遭二宫构争,据拥护太子,言则恳至,义形于色,守之以死,遂左迁新都郡丞。未到,中书令孙弘谮润据,因权寝疾,弘为诏书追赐死,时年五十七”。
              说明。250年孙权废太子和、杀鲁王霸,完结“二宫之争”。诸臣保太子者,陈正、陈象仅因上书力争竟被族诛,朱据、屈晃被杖一百,据以死争,晚年孙权又昏甚,易以为据此年遭贬,未到被杀,于是《资治通鉴 魏纪七》、《建康实录 太祖下》皆以据亡250年。但250年孙权未卧病,又,据为人,有姿貌膂力能论难,才兼文武,权以其可继吕蒙、张温,官至骠骑将军,如此人物,孙弘应不敢伪诏赐死,当是252年权病重,弘方敢杀据。其生卒应为(196—252)。


        IP属地:山东8楼2010-06-25 18:13
        回复
          管辂 47 (210—256) 《三国志 管辂传》★20
          阮籍 54 (210—263) 《晋书 阮籍传》
          夏侯徽 24 (211—234) 《晋书 后妃传》
          司马昭 55 (211—265) 《晋书 文帝纪》
          孙虑 20 (213—232) 《三国志 孙虑传》
          郑默 68 (213—280) 《晋书 郑默传》
          羊徽瑜 65 (214—278) 《晋书 后妃传》
          皇甫谧 68 (215—282) 《晋书 皇甫谧传》
          王元姬 52 (217—268) 《晋书 后妃传》
          贾充 66 (217—282) 《晋书 贾充传》
          孙峻 38 (219—256) 《三国志 孙峻传》
          ★20:管辂
                《三国志 管辂传》载辂亡正元三年(256年),四十八岁。则其209年生,已由裴松之纠正,本传载辂言“吾本命在寅”。其生卒应为(210—256)亡龄四十七。


          IP属地:山东10楼2010-06-25 18:14
          回复
            卫瓘 72 (220—291) 《晋书 卫瓘传》+《晋书 惠帝纪》
            刘寔 91 (220—310) 《晋书 刘寔传》
            羊祜 58 (221—278) 《晋书 羊祜传》+《晋书 武帝纪》
            范乔 78 (221—298) 《晋书 范乔传》
            杜预 63 (222—284) 《晋书 杜预传》+《晋书 武帝纪》
            王浑 75 (223—297) 《晋书 王浑传》
            孙和 30 (224—253) 《三国志 孙和传》
            裴秀 48 (224—271) 《晋书 裴秀传》
            李密 64 (224—287) 《华阳国志》+《晋书 武帝纪》
            钟会 40 (225—264) 《三国志 钟会传》
            王弼 24 (226—249) 何邵《王弼传》
            陆抗 49 (226—274) 《三国志 陆抗传》
            诸葛瞻 37 (227—263) 《三国志 诸葛瞻传》
            贺邵 49 (227—275) 《三国志 贺邵传》
            司马伷 57 (227—283) 《晋书 司马伷传》
            王蕃 39 (228—266) 《三国志 王蕃传》
            曹询 14 (231—244) 《三国志 三少帝纪》+《魏氏春秋》
            孙綝 28 (231—258) 《三国志 孙綝传》
            曹芳 43 (232—274) 《魏世谱》
            司马骏 55 (232—286) 《晋书 司马骏传》+《晋书 武帝纪》+《三国志 三少帝纪》
            张华 69 (232—300) 《晋书 张华传》+《晋书 惠帝纪》
            司马干 80 (232—311) 《晋书 司马干传》
            陈寿 65 (233—297) 《晋书 陈寿传》
            王戎 72 (234—305) 《晋书 王戎传》
            孙休 30 (235—264) 《三国志 孙休传》★21
            邵畴 40 (235—274) 《三国志 孙皓传》+《会稽邵氏家传》
            唐彬 60 (235—294) 《晋书 唐彬传》
            司马炎 55 (236—290) 《晋书 武帝纪》
            杨艳 37 (238—274) 《晋书 后妃传》
            文鸯 54 (238—291) 《晋书 景帝纪》+《晋书 惠帝纪》+《晋书 司马繇传》
            傅咸 56 (239—294) 《晋书 傅咸传》
            索靖 65 (239—303) 《晋书 索靖传》+《晋书 惠帝纪》
            ★21:孙休
                  《三国志 孙休传》以休亡永安七年(264年),三十岁。则于太元元年(251年)年十八,而《建康实录 景帝》却为“年十七”,误。


            IP属地:山东11楼2010-06-25 18:14
            回复
              曹髦 20 (241—260) 《三国志 三少帝纪》
              孙皓 42 (242—283) 《吴录》★22
              孙亮 18 (243—260) 《三国志 孙亮传》+《三国志 孙休传》★23
              曹奂 58 (245—302) 《魏世谱》★24
              胡渊 55 (247—301) 《三国志 钟会传》+《晋诸公赞》+《晋书 惠帝纪》
              司马攸 36 (248—283) 《晋书 司马攸传》+《晋书 武帝纪》
              王湛 47 (249—295) 《晋书 王湛传》
              石崇 52 (249—300) 《晋书 石崇传》+《晋书 惠帝纪》
              ★22:孙皓
                    《三国志 孙皓传》载皓即位时二十三岁,亡于太康五年,得其生卒(242—284)。《吴录》称皓亡于太康四年(《资治通鉴 晋纪三》采),四十二岁,得其生卒(242—283)。疑陈寿“五年”为笔误。
              ★23:孙亮
                    依《三国志 孙亮传》、《三国志 孙休传》,亮生于243年,于赤乌十三年(250年)为太子时八岁,于建兴元年(252年)即位时十岁,于永安元年(258年)退位时十六岁,于永安三年(260年)亡时十八岁。而《建康实录 废帝》称亮“年七岁,为皇太子”、“帝九岁即位”、“帝年十六,永安二年见杀”,皆误。
              ★24:曹奂
                    《魏世谱》以奂亡太安元年(302年),五十八岁。则265年让位时,奂年二十一,而《三国志 三少帝纪》却为“时年二十”。且从《魏世谱》。


              IP属地:山东12楼2010-06-25 18:14
              回复
                陆景 31 (250—280) 《三国志 陆抗传》
                王浚 63 (252—314) 《晋书 王浚传》+《晋书 王沈传》+《晋书 愍帝纪》
                司马觐 35 (256—290) 《晋书 司马觐传》
                王衍 56 (256—311) 《晋书 王衍传》+《晋书 怀帝纪》
                贾南风 44 (257—300) 《晋书 后妃传》+《晋书 惠帝纪》
                                                                        2010年6月作
                


                IP属地:山东13楼2010-06-25 18:15
                回复
                  这套资料真是太详尽了
                  膜拜 顶之


                  IP属地:上海14楼2010-06-25 18:20
                  回复
                    那个凌统的年龄,到底是怎么回事~~~~


                    IP属地:福建15楼2010-06-25 18:22
                    回复
                      好强大的资料整理啊


                      17楼2010-06-26 15:53
                      回复
                        强大
                        经典


                        18楼2014-07-02 19:19
                        回复
                          dd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5-03-26 20: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