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场村位于大章镇西部熊耳山区,境内群山纵横,熊耳山主峰一鹰嘴山位居境内,海拔1859.6米。全村共有龙潭沟村、下庄村、上庄村、三人场村、木耳沟村、蜘蛛沟村、南沟村、上沟村、坡根村9个自然村,形成9个村民组,分布在6条沟岔之中。村域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约3.5公里,总面积27.9平方公里。东面与德亭镇相连,西、北两面与洛宁县接壤,南面与栾川县相连接,西面官爷庙岭峰顶有“一脚踏三县”之地。三人场村四面被大山阻隔,村交通上只有沿牛头沟通往大章镇一条公路,与邻县(乡镇)只有一些偏僻山中小道相连。村域内有四条河流,其中较大的牛头沟河(大章河),发源于韩(寒)石窑,流过村境约7公里,属季节性河流。全村有坡旱地470亩,林地面积36343亩,村庄、厂矿占地156亩。
熊耳山是伊河与洛河的界山,最高峰鹰嘴山海拔1859.6米,位于三人场村与洛宁县交界处,村域内山岭逶迤,沟壑纵横,地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四周群山环绕,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黄金资源。各类岩石风化而成的土壤为林果提供充足的营养元素,故山林植被浓密,森林覆盖率高达90%。村域内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澈,气候温暖湿润。
三人场村火神庙有乾隆五十三年(1788)古碑一通,碑文记此地为“仙人场”。据传说,古代这里森林资源茂盛,鸟语花香,流水潺潺,林果遍野,可谓人间仙境。十八弟子演奏仙区于梨园之中,美人舞康乐于南门之外,因此得名仙人场。另有传说,周文王在此定居,经常骑着鹿到木耳沟牧鹿,现在的木耳沟村民组也叫“牧鹿沟”。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历史传说,为需要亲近山水田园,渴望绿色优美、环境幽静的都市人提供了理想的去处。
仙人场村地处深山区,海拔800-1300,森林履盖率达98%以上,原生态资源本富、负氧离子含量高、自然风光独特,历史文化厚重,发展生态游、康养游、体闲游、历史文化游。



熊耳山是伊河与洛河的界山,最高峰鹰嘴山海拔1859.6米,位于三人场村与洛宁县交界处,村域内山岭逶迤,沟壑纵横,地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四周群山环绕,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黄金资源。各类岩石风化而成的土壤为林果提供充足的营养元素,故山林植被浓密,森林覆盖率高达90%。村域内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澈,气候温暖湿润。
三人场村火神庙有乾隆五十三年(1788)古碑一通,碑文记此地为“仙人场”。据传说,古代这里森林资源茂盛,鸟语花香,流水潺潺,林果遍野,可谓人间仙境。十八弟子演奏仙区于梨园之中,美人舞康乐于南门之外,因此得名仙人场。另有传说,周文王在此定居,经常骑着鹿到木耳沟牧鹿,现在的木耳沟村民组也叫“牧鹿沟”。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和历史传说,为需要亲近山水田园,渴望绿色优美、环境幽静的都市人提供了理想的去处。
仙人场村地处深山区,海拔800-1300,森林履盖率达98%以上,原生态资源本富、负氧离子含量高、自然风光独特,历史文化厚重,发展生态游、康养游、体闲游、历史文化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