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文人雅士
先秦及秦汉时期,成都的经济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文化上仍较中原落后许多,蜀人自己便曾说:
蜀本无学士。——出自《三国志.秦宓传》,指西汉初年的状况。
到了唐宋时期,成都的经济达到鼎盛,人称“扬一益二”[扬州第一,益州(成都)第二。]
政局安定之时,文人雅士如王勃,卢照邻,李白,陆游等人,皆以游历成都为风尚。
中原板荡之际,文人雅士又纷纷以成都为避难之所,情况尤其以安史之乱、唐末五代战乱时为甚。
公园759年,47岁的杜甫逃难到成都,寄寓寺庙少许时日之后,便开始营建他自己的新家。他向亲戚借得钱银,向县官借的苗木,竹子,甚至瓷碗都是朋友襄助,数月之后,著名的杜甫草堂便落成了,草堂前的小径两侧栽满花木,当朋友到访时,杜甫在诗中高兴的写道: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好不容易安顿下来的杜甫,也终于有闲情逸致欣赏成都的美景,西岭雪山在他的笔下也一举成名: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在杜甫达成都30多年后,女诗人薛涛也随父入蜀。不成想,他的父亲很快病逝于成都,随后他被迫沦为乐妓,在达官贵人的宴席间以侍酒作诗为生。
当时,人们作诗的纸张幅面宽大。占据主导地位的男性诗人在其上挥毫泼墨,气势恢宏。内心细腻的女诗人薛涛认为应该有一种精致的、更符合自身喜好的纸张。他决定亲自动手,从井中汲水自行制作小型纸张,并将纸张染为更为浪漫的桃红色。这种小型书写纸张一经问世,便成为文人雅士手中的时尚之物,人称“薛涛笺”。
薛涛暮年居于浣花溪之侧,成都人在锦江边修建起一组壮丽的建筑群以资纪念,望江楼便是其中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