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头的“死人大”
有些方言还真的是很形象,遗憾的是好多经典的词句偏偏不能翻译成国语,虽能音译但意思已经面目全非,风牛马不相及,因而不能被不同语种的人所理解。就拿我们水头的闽南话来说,形容一个人做事很有分寸很得体,我们叫“有下数”;说一个人很挑剔很麻烦,我们叫“疙瘩”;某某人很坏,就叫“毛人”。而用的频率最多的可能是“死人”,此“死人”在我们的闽南话中是副词,是“很”、“非常”的意思,我们常常会说“这个人‘死人’有钱、那个姑娘‘死人’漂亮、菜市场‘死人’脏.......”
“死人”有时也是名词,那就是真的死者,我们常说“死人大”,是说死者最大。为了死者所做的一切事,大家都得忍受并接受。因此水头的殡葬移风易俗一直无法进行到底,且看一个水头人所遭受的“死人”罪吧!
首先是道场声震耳欲聋,神汉的念词通过高音喇叭不管不顾的扑面而来,中间还夹杂着锣鼓喧天齐格隆咚呛和炮仗声响,还不时有牛角长号一阵,说是给死者超度阴灵的,闽南话叫“开火光”。道场就设在死者屋前,帐篷搭在两座房子之间,房前屋后花圈花篮或堆积或摆开,如果是有钱有势的人家,得延绵几十上百米,下葬之前不能收拾了,留给人看的,否则怎么显示自家风光呢?交通到这里中断,有些细心的家属会在路口设置警示“前方做道场,车辆绕行”(还算周到);一般“开火光”要做一天一夜,好在午夜时分一般会暂停休息(庆幸下)。凌晨3、4点牛角声先给你“叫早”,新一轮道场又开始.......有鞭炮声响起时,虽然嘈杂,但那表示暂告段落,中场休息(再庆幸下)十几分钟;牛角再吹.......这样一直折腾到出殡的时辰。凌晨5、6点的时候,被专门雇来添热闹的军乐团人员也陆续到达、他们一般开摩托或电动车,油门和喇叭声此起彼伏,相互招呼,招呼完了开始奏乐,但并不同时奏同首歌曲,几帮人马各奏各的,曲目丰富多彩,有“路边的野花不要采”、“渴望”、“十五的月亮”等。近年来又添了新花样,增设了腰鼓队、彩车队,里边有乐队歌手现场演唱流行歌曲、有真人秀“西天取经”或“八仙过海”,还有亲朋好友小车相送(小车多少和好坏也是排不排场的重要标志)。7点左右,送葬队伍拉走了,终于耳根清净了,但是已经到了上班时间。
被折腾大半夜的上班族们不得不起床洗刷,或开车或三轮或步行出发,发现前面交通要道路阻,原来是刚才的殡葬队伍游行到此(通常是为了显示风光绕道繁华地段游行),队伍中有彩旗队、彩车队、军乐队、腰鼓队、吹打班、花圈花篮队、小车送行队以及步行者延绵几千米。只见十字路口,各有几辆小车堵住,那是死者的亲朋好友为了殡葬队伍的整齐连续,特地停在路口挡道的,一般得长得很酷的小青年站在车旁,以防有不识趣又没耐心的车冲入,打断了出殡大队。因出殡队伍引发交通拥堵长达个、半小时那是常事,大家都习惯了,谁跟死人过不去呢?
中午时分,出殡的人马到家,那些花钱雇来热闹的军乐队彩车队什么的陆续散去,依旧是做道场的在高音喇叭里“咿咿呀呀”。到了吃饭时间,高朋满座,觥筹交错,呼天唤地,还有戏曲现场演唱,一副喜庆热闹景象,不知道的以为办的是喜宴。等到宴罢人散,满地的用过或没用过的一次性餐具和一桌桌的残羹冷炙........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收拾完现场,死者家属也都疲惫不堪。
也曾多事问过死者家属干嘛搞那么排场,劳民伤财的,人活着时多孝顺就是了。家属说了,没办法啊!虽然麻烦,但是最后一次了嘛,死人最大。不热闹会给人说闲话,说子女不孝啊!热闹还不能给别人比下去,所以就是打肿脸也得充胖子了。
有些方言还真的是很形象,遗憾的是好多经典的词句偏偏不能翻译成国语,虽能音译但意思已经面目全非,风牛马不相及,因而不能被不同语种的人所理解。就拿我们水头的闽南话来说,形容一个人做事很有分寸很得体,我们叫“有下数”;说一个人很挑剔很麻烦,我们叫“疙瘩”;某某人很坏,就叫“毛人”。而用的频率最多的可能是“死人”,此“死人”在我们的闽南话中是副词,是“很”、“非常”的意思,我们常常会说“这个人‘死人’有钱、那个姑娘‘死人’漂亮、菜市场‘死人’脏.......”
“死人”有时也是名词,那就是真的死者,我们常说“死人大”,是说死者最大。为了死者所做的一切事,大家都得忍受并接受。因此水头的殡葬移风易俗一直无法进行到底,且看一个水头人所遭受的“死人”罪吧!
首先是道场声震耳欲聋,神汉的念词通过高音喇叭不管不顾的扑面而来,中间还夹杂着锣鼓喧天齐格隆咚呛和炮仗声响,还不时有牛角长号一阵,说是给死者超度阴灵的,闽南话叫“开火光”。道场就设在死者屋前,帐篷搭在两座房子之间,房前屋后花圈花篮或堆积或摆开,如果是有钱有势的人家,得延绵几十上百米,下葬之前不能收拾了,留给人看的,否则怎么显示自家风光呢?交通到这里中断,有些细心的家属会在路口设置警示“前方做道场,车辆绕行”(还算周到);一般“开火光”要做一天一夜,好在午夜时分一般会暂停休息(庆幸下)。凌晨3、4点牛角声先给你“叫早”,新一轮道场又开始.......有鞭炮声响起时,虽然嘈杂,但那表示暂告段落,中场休息(再庆幸下)十几分钟;牛角再吹.......这样一直折腾到出殡的时辰。凌晨5、6点的时候,被专门雇来添热闹的军乐团人员也陆续到达、他们一般开摩托或电动车,油门和喇叭声此起彼伏,相互招呼,招呼完了开始奏乐,但并不同时奏同首歌曲,几帮人马各奏各的,曲目丰富多彩,有“路边的野花不要采”、“渴望”、“十五的月亮”等。近年来又添了新花样,增设了腰鼓队、彩车队,里边有乐队歌手现场演唱流行歌曲、有真人秀“西天取经”或“八仙过海”,还有亲朋好友小车相送(小车多少和好坏也是排不排场的重要标志)。7点左右,送葬队伍拉走了,终于耳根清净了,但是已经到了上班时间。
被折腾大半夜的上班族们不得不起床洗刷,或开车或三轮或步行出发,发现前面交通要道路阻,原来是刚才的殡葬队伍游行到此(通常是为了显示风光绕道繁华地段游行),队伍中有彩旗队、彩车队、军乐队、腰鼓队、吹打班、花圈花篮队、小车送行队以及步行者延绵几千米。只见十字路口,各有几辆小车堵住,那是死者的亲朋好友为了殡葬队伍的整齐连续,特地停在路口挡道的,一般得长得很酷的小青年站在车旁,以防有不识趣又没耐心的车冲入,打断了出殡大队。因出殡队伍引发交通拥堵长达个、半小时那是常事,大家都习惯了,谁跟死人过不去呢?
中午时分,出殡的人马到家,那些花钱雇来热闹的军乐队彩车队什么的陆续散去,依旧是做道场的在高音喇叭里“咿咿呀呀”。到了吃饭时间,高朋满座,觥筹交错,呼天唤地,还有戏曲现场演唱,一副喜庆热闹景象,不知道的以为办的是喜宴。等到宴罢人散,满地的用过或没用过的一次性餐具和一桌桌的残羹冷炙........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收拾完现场,死者家属也都疲惫不堪。
也曾多事问过死者家属干嘛搞那么排场,劳民伤财的,人活着时多孝顺就是了。家属说了,没办法啊!虽然麻烦,但是最后一次了嘛,死人最大。不热闹会给人说闲话,说子女不孝啊!热闹还不能给别人比下去,所以就是打肿脸也得充胖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