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贵妃吧 关注:351贴子:16,920
  • 7回复贴,共1

对万历克扣东宫物质待遇、苛刻皇孙的观点提出质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确实有史料(《枣林杂俎》)提到万历克扣东宫俸禄,皇孙活的很惨的。枣林的作者是谈迁,谈迁人品是很不错的,也有自己的史学素养。小学时候都学过谈迁丢失国榷后不放弃继续重新写完国榷的课文,我也很喜欢谈迁。他也并不像吴梅村之流喜欢写一些东西来故意哗众取宠,我对这样的史学家的素养本身是无法质疑的。
但是了解一下谈迁的生平就发现他一辈子都没有呆在紫禁城过,甚至连官都没有当过。这些根本不是他亲眼所见。这个史料来源也只能是他从别人口中得知。万历后期本来就文官喜欢yy,很多东西确实有妖魔化的成分,当时的主流声音就是想制造太子有多惨的观点,有这样的yy也不奇怪。谈迁的史学素养确实可以,但是他得到信息的渠道的可靠性我是提出质疑的。
并且明末清初的时候本来就复杂多变,很多遗老他们记录史料也是听说了就记载,其实无法考证。谈迁的作品中也不是没有明显的错误过。比如《北游录》:“明亡后熹庙妃东李氏及赵氏俱存。”天启后宫妃位以上姓李的只有李成妃,崇祯十年去世了,根本没活到明亡。至于有人问了会不会是泰昌的东李,问题是东李也在天启四年就去世了,也没有活到明亡。这个例子就能说明谈迁的作品也不是标准答案,他也有出错的地方。
我将枣林中的史料原文与酌中志的原文对比了一下,发现确实是有矛盾的地方。比如枣林说魏忠贤是被客氏看中“客某奇其貌”然后选入东宫。但是酌中志里面魏忠贤最初并不是因为被客氏看中才发达,而是秋月高僧看他可怜,让秋月认识的朋友马谦多照顾他,魏忠贤才开始在宫中站稳了一点脚跟。“贤自此在甲字库渐裕”(四川之旅前就是个小火者一样的喽啰)。于是才认识魏朝。酌中志里面也有写他介绍进东宫给王才人和皇长孙办膳也是魏朝推荐的。他进东宫的时候很有可能是不认识客氏或者不熟的。就算认识客氏也不可能给他推荐,毕竟当时客氏是魏朝的对食。魏朝和魏忠贤抢客氏也是发生在泰昌元年,万历三十三年那时候魏忠贤和魏朝肯定没有抢客氏。有对象的客氏也不可能推荐别人。当酌中志和别的宫外之人的史料产生矛盾时,优先要信酌中志。毕竟刘若愚是宫里的一线太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并且我也不认为万历是多糊涂多刻薄的对待太子一家。天启出生时候万历亲自给他起名,亲自给她生母翻遍了《皇明祖训》拟定了才人封号,给他奶奶王恭妃升了皇贵妃,给万历自己的亲妈,也就是天启的曾奶奶加了徽号。这些事情我只看得出万历对皇孙的重视。不光光是天启,崇祯也是。崇祯生母不明原因暴毙,泰昌怕万历知道偷偷给埋在西山。如果万历真的那么不管不顾皇孙生母泰昌又何必去偷偷干?还有酌中志有写,泰昌想把天启和崇祯的抚养权给西李,这个还得万历亲自批准。我上面举的例子万历很明显是很关注皇孙们的情况,并不是大家刻板印象中的啥都不管。万历确实不喜欢泰昌,酌中志确实也有提“光庙在青宫淡薄”,但是你说物质苛刻成这样我认为是不太符合逻辑的。
附上史料,大家可以对比:
《枣林杂俎》:魏忠贤少饮博无赖,触忿自阉,犹为人行汲。客某奇其貌,资直东宫,后柄国,客避去,其姓名无传焉。万历时,官禄不恒给,皇孙苦之,诸阉戏曰:“陛下万岁,殿下亦万岁,吾辈待小官家登极,鸿恩有河清耳。”而忠贤独恭敬,时进饮啖。及上即位,宠任倒柄,势焰熏灼,大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之概。
《酌中志》:
神庙时,四川税监邱乘云系暹掌家,又徐贵者,亦进名下,于贤为前辈,而为乘云在京掌家。逆贤日与应元、赵进教为嫖友,呼卢饮博罔论昼夜,逆贤因囊橐乏,遂远赴四川见乘云为抽丰计,徐贵备将贤亡赖状已申报房中先布之,贤不知也。及到,邱大怒诃骂,倒锁贤空房中,绝饮食欲毙之。时僧秋月游蜀,偶见邱,是时贤不食已三日。僧力为劝解,邱勉从之,仅给路费银十两遣回。僧怜贤,仍为致书马谦嘱令厚遇之。谦于嘉靖四十一年选入,历升内宫监总理,又皇贵妃郑娘娘下宫人林廷宫女,谦所侍也,最有时道,凡逆困乏,谦每资助之。徐贵又在京具揭先监处,以魏某私往四川云云,乞行重法,亦赖谦救止之。贤自此在甲字库渐裕,掌库李宗政,贤之前辈也。
光庙在青宫淡薄,先帝既诞之后,生母才人王老娘娘无人办膳,贤遂夤缘入宫,办才人及先帝之膳,其介绍引进者近侍魏朝。朝乃王太监安名下,光庙久宠信之。安素刚正,主持一宫事,魏朝朝夕誉贤,安为朝所惑,颇信之。朝初与先帝之乳媪客氏暗相厚,以侍安及答应先帝多不暇,而贤遂乘间亦暗与客氏相厚,分朝爱焉。贤性狡猾,指称办膳为名,于十库诸内臣如药张等,皆骗其食料,醯酱或财物、玩好,以至非时果品、花卉之类,必巧营取之,而转献先帝以固宠也。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2-11-16 11:57回复
    万历亲自给天启起名。天启的名字由来
    二十一日庚申,大學士沈一贯、沈鲤、朱赓谨题:“十九 日,伏蒙皇上命臣等提皇太子第一子名, 臣等於本日恭提上准未奉敛點。今二十三日告奉先殿,二十四日命名,二十五日物救,日期迫促,不可相级。伏望即服點發,以便款遵行事。谨具题知。
    是日,恭振皇太子第一子名:“由”字行。“本”,布衮切, 根氐也,又治也,始也。“校”,居效切,“夏日校”,学名,校者教也,以教民属装也。“果”, 古火切,木實也,果敢也,信也。“格”,柯额切,式也,量也。请旨點一字。——《万历起居注》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2-11-16 13:24
    回复
      天启生母生了天启,万历特意翻《皇明典礼》给朱由校生母制定了才人的位份,由选侍升为才人。
      此时,先帝生母孝和皇后未有名封,该正者问曰:发外旨意作何称谓?先监曰:前曾有旨,多选淑媛,不好称别样名色。今可称曰钦命选侍某氏出不亦宜乎?故曰钦命选侍王氏出者,即孝和皇后也。礼部先拟封夫人,神庙不允。特稽考《皇明典礼》,更之曰:才人,实神庙之圣学博洽也 。——《酌中志》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2-11-16 13:24
      回复
        朱由校的出生。泰昌、万历等都很重视。
        三十三年十一月十四日人定后,先帝诞生,是时宫门扃矣。光庙差年老宫人柴德女赴仁德门外报喜,光庙于星月之下独步殿陛,徬徨不安。先监矩立奏神庙,即转奏慈圣皇太后,阖宫欢忭,柴德女还报,光庙乃喜。——《酌中志》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2-11-16 13:25
        回复
          泰昌与天启的互动。哄天启那边好暖。
          《酌中志》:先帝婴年时,曾用右手小指,在殿门梭叶内剔土嬉戏,适光庙猝至,客氏急抱 起,指甲被梭叶勾伤,痛哭不已。光庙抚之曰:不妨不妨,带破些寿长。仍好 语勉慰客氏,今后用心云。其宽仁如此。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2-11-19 22:27
          回复
            这个帖子是今天才显示的么?我居然才看到


            IP属地:德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12-05 22:24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3-10-09 12: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