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吧 关注:427贴子:4,132
  • 3回复贴,共1

陈景润1+2,中国科学史上最可笑的成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陈景润的所谓“1+2”全部都是错误的,找不到哪怕是一点点不错误的地方,陈景润思维混乱,表现为论题错误、证明方法错误、使用错误概念、陈述错误、结论荒唐、....可以说一无是处。陈景润缺乏基本的逻辑学训练,几乎是一个智障人士。
一, 陈景润结论不是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与邵品琮合著的【哥德巴赫猜想】第118页(辽宁教育出版社
)写道:


1楼2022-11-28 21:37回复
    为什么机器证明是荒唐的?
    首先,所有的数学定理全部都是全称判断,即“一切A是B”。所有的数学定理都是具有属性,没有属性的全称判断不是定理,而是恒等式。例如,二项式定理其实不能算“定理”而是恒等式(规则)。就是说,所有的数学定理都是有属性的!例如“e是一个超越数”中的“超越数”就是属性。“素数有无穷多个”中的“素数”就是属性。
    其次,所有的全称判断的主项都是“普遍概念”或者“单独概念”,绝对不能是集合概念,因为集合概念的每一个个体不是必然具有集合概念的进步属性,例如某一个“中国工人”不是必然具有“中国工人阶级”的进步属性。
    第三,有属性的定理只能够来自演绎推理,即三段论的形式。数学归纳法不能推导出属性。
    最重要的是:机器不能判断属性。
    例如,机器无法识别性别,因为性别的识别是生物化学,某种动物的染色体xy,我们知道是雄性;如果是xx,我们知道是雌性。
    目前命题逻辑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没有解决,是不可能对复杂问题进行证明的。例如数学证明的传递性:世界上
    没有任何人能够解决多个逻辑链条的正确推理。需要数学家逻辑学家和语言学家共同解决
    证明过程必须具有传递性,没有传递性的证明是无效的,例如,证明费马大定理过程中,费马大定理与谷山志村猜想没有传递性,所以,证明无效。
    传递关系是一种特殊关系,指A与B;B与C;,都有,可以推知A与C也有。
    传递关系,甲和乙是亲兄弟,乙和丙是亲兄弟,所以,甲和丙也是亲兄弟(亲兄弟一词必须严格定义属性,确定DNA的结构,因为有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有同父异母的亲兄弟;有同母异父的亲兄弟;有乱伦情况下的亲兄弟,例如儿子与母亲通奸生产的孩子。机器不能判定属性。)。
    反传递贡献,老张是大张的父亲,大张是小张的父亲,所以,老张不是小张的父亲(父亲也要严格定义,参见上面情况)。
    将非传递关系误认为反传递关系:a地到b地100米,b地到c地100米,所以a地到c地不会是100米。(相距多远是非传递关系,误认为是反传递关系。例如等边三角形三个顶点都是相等的)
    机器证明只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把戏。居然获得国家最高奖。你们说,中国数学家有多么差。数学被故意恶搞成为笑柄。
    机器证明从本质上讲,不可能有重大创新,因为机器就是机械的方法去完成一些工作。与电脑编写程序没有太大的区别。吴文俊等人搞机器证明获得国内科学大奖是拔高自己的成果。
    美国的哈肯等人用机器证明四色定理,并没有得到数学界的认可。不足以享有崇高荣誉。吴文俊也是一样,如果吴文俊用机器证明了一些猜想,那倒是可以重奖。
    因为搞机器证明的当选院士的还有张景中。吴文俊因为机器证明获得国家最高奖,是极不严肃的。如此低劣的垃圾,竟然得到最高奖,太可笑了。据国际上通行的观念,一项成果,如果不能够产生或者开创新的领域,就不能算重大成果。机器证明的意义是低下的,当然,比陈景润张益唐造假要好的多。机器证明不能开拓新的数学。只不过是在已知的范围内循环运动。


    2楼2022-11-30 08:15
    回复
      证明本身就是错误的,一个不需要证明的“命题”。证明过程也是错误的。表示1+2与数学证明更不是一个概念,完全用不是数学的方法来表述。更要命的是误导了几代人,流毒至今不散,还在误导。问题是中国数学界他们有没有勇气揭穿个谎言,不敢,继续在世界上丢人现眼。可怕的是继续误导许多中国的孩子们!一个可怕的谎言和欺骗,还要继续下去。


      IP属地:河北3楼2023-01-12 21:10
      回复
        1+1和1+2这东西不需要证明!跟哥德巴赫猜想没有一分钱的关系,完全是文学对数学的表述错误。


        IP属地:河北4楼2023-01-12 21: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