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凤鹦鹉吧 关注:220,667贴子:3,394,735

鹦鹉解剖学——系统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12-16 08:45回复
    Part 1 消化系统
    -

    鹦鹉无软腭,口腔与咽没有明显的界线,常合称口咽。咽黏膜血管丰富,可使血液冷却,有调节体温的作用。鼻后孔的前部延续至腭,形成鼻后孔裂,鼻后孔裂后方有咽鼓管漏斗,由1对漏斗襞围成,为咽鼓管的总开口。
    -
    食道
    食管管腔大,管壁薄,易扩张,便于吞咽较大食团。食管可分为颈段和胸段。颈段食管起始于气管背侧,同气管一起向后偏至颈右侧,位于皮下,与颈段脊柱间有一定的活动性,其背侧结缔组织内有颈静脉、迷走神经和胸腺伴行。胸段食管移行至脊柱腹侧正中后进入胸腔,在左、右两肺之间,气管和心底背侧,向后依次伸延于颈气囊、锁骨气囊和前胸气囊之间,至肝面与腺胃(前胃)相接。
    -
    嗉囊
    主要有储存和软化食料的作用,可使鹦鹉一次取食更多食物。
    -

    1)腺胃(前胃):腺胃内腔比食管管腔略大,胃壁较厚。胃壁黏膜与食管黏膜有明显分界,黏膜层表面有大量微隆的腺胃乳头,乳头中央有凹入的小孔,为腺胃深腺腺管的开口,主要分泌盐酸和胃蛋白酶原。
    2)肌胃(砂囊):可分为由背侧部和腹侧部构成的壁很厚的体和壁较薄的前囊、后囊3部分。前囊向前与腺胃以略细的峡相通,一侧有与十二指肠交界的幽门;体部表面形成致密而闪光的中央腱膜,也称腱镜。肌层发达,形成一对强大的背侧肌和腹侧肌与较薄的中间肌,位于前囊和后囊之间。肌胃以发达的肌层、胃内砂砾以及粗糙而坚韧的类角质膜对吞入食物起机械性磨碎作用。以补偿口腔不能咀嚼的缺失。
    -

    鹦鹉十二指肠沿肌胃右侧和右腹壁之间形成一较长的U形肠袢。回肠与空肠中部有一小突起,称卵黄囊憩室,常以此作为空肠与回肠的分界。回肠管壁略厚,与直肠连接处有环形括约肌,黏膜形成一环形皱襞。鹦鹉无盲肠,直肠也较短。
    -
    泄殖腔
    泄殖腔为消化、泌尿、生殖三系统的共同通道。泄殖腔以黏膜褶分为粪道、泄殖道和肛道3部分。粪道是直肠后端骤然膨大部,可暂时储存粪便。中部为泄殖道,最短,向前以环形褶与粪道为界,向后以半月形褶与肛道为界。
    -

    肝分为左、右两叶,左叶较小,呈棱形。肝两叶前腹侧部有心压迹,包围心室后部;壁面朝向胸骨,凸而平滑;脏面不规则,有许多脏器压迹。每叶脏面各有一横窝,相当于肝门,肝动脉、门静脉和肝管、淋巴管等由此出入。此外,大多数鹦鹉没有胆囊。
    -

    位于十二指肠袢内,可分为背叶、腹叶和小的脾叶。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12-16 08:46
    回复
      Part 2 呼吸系统
      -

      鼻腔内有鼻甲,可分为前鼻甲、中鼻甲和后鼻甲。眶下窦是鹦鹉唯一的鼻旁窦,有5个憩室:眶下憩室、眶前憩室、眶后憩室、喙憩室和下颌憩室。头颈气囊在气体交换中不起作用,也不与下呼吸道交流。它有两个部分:颅部和颈部,多数鹦鹉没有颅部,包括金刚鹦鹉。头颈气囊能够起到保温和在睡眠或飞行时支撑头部的作用。颈静脉穿刺可导致血液进入该气囊,并表现为鼻出血。
      -

      咽见消化系统。
      -

      鹦鹉的喉无会厌软骨、甲状软骨和声带,只有环状软骨和杓状软骨形成支架。喉口由杓状软骨支持的2片肌性瓣构成尖端向前的心形,主要作用是防止食物进入气管。
      -
      气管
      鹦鹉的气管相对较长而粗,进入胸腔后分为2个支气管,分叉处形成鸣管。气管软骨环呈卵圆形,在背侧有小的缺刻。相邻软骨环互相套叠,可以伸缩,适应颈部灵活的运动。气管黏膜下层富含血管,可借以散热,调节体温。
      -
      鸣管
      鹦鹉的发声器官,参与构成气管杈。鸣管由气管末端的几个气管软骨环、支气管软骨环以及1枚鸣骨构成支架。鸣骨呈楔形,在鸣管腔分叉处,将气管环形成的鸣腔分为2个。鸣管的内侧壁和外侧壁覆以2对弹性薄膜,分别为内、外鸣膜,两鸣膜形成1对狭缝,呼吸时空气振动鸣膜而发声。鹦鹉的鸣管还有两对肌肉,能发出多变的声音。
      -
      支气管
      经心底的上方入肺,支气管软骨环为C形,内侧壁由结缔组织膜相连。
      -

      肺体积较小,肋面(背侧面)有若干条较深的肋沟,是相应椎肋骨嵌入后形成的压迹。肺的腹侧面平而微凹,与肺膈相接,也称膈面,其中部偏前有肺门。在肺门周围及肺的前后端还有气囊口与气囊相通。肺除腹、背侧前部有一肺门外,还有一些开口与气囊相通。
      -
      气囊
      气囊是由肺初级支气管和次级支气管末端出肺后形成的膜性囊,有前、后两群,前气囊包括1个锁骨气囊和成对的颈气囊与前胸气囊,后气囊包括成对的后胸气囊和腹气囊。颈气囊、锁骨气囊和腹气囊由气囊主室和憩室组成,部分憩室伸延至相应骨骼形成含气骨;前、后胸气囊无憩室,不参与形成含气骨。气囊作为暂时的空气储存器官,除增强肺的气体交换能力的主要作用外,还有多种生理功能,如减轻体重,平衡体位,加强发声气流,发散体热以调节体温,并因大的腹气囊紧靠睾丸,而使睾丸能维持较低温度,保证精子的正常生成。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12-16 08:47
      回复
        Part 3 生殖系统
        -
        雄性生殖系统
        -
        睾丸:表面包被腹膜和薄的白膜,系膜连接处无腹膜。白膜伸向睾丸深层形成不发达的结缔组织小梁,为间质。睾丸实质由精细管构成,精细管是起自盲端的细长而弯曲的小管,管间有吻合支吻合成网,汇合形成精直小管,精直小管注入睾丸背内侧缘的睾丸网。
        -
        输精管:输精管是一对极度曲叠的细管。近泄殖腔的一端呈略粗的圆锥形膨大,形成储精囊,末端埋于泄殖腔壁内,形成输精管乳头。输精管是精子储存和成熟的场所,可分泌较多的酸性磷酸酶。
        -
        雌性生殖系统
        -
        雌性生殖系统有卵巢和输卵管,成年鹦鹉仅左侧发育正常,右侧在个体发生的早期停止发育并逐渐退化。
        左侧卵巢:以短的卵巢系膜悬吊于左肾前部。卵巢的体积和外形随年龄和机能状态不同而有很大变化。排卵时,卵泡膜在薄弱而无血管的卵泡斑处破裂,将卵细胞释放出。禽卵泡无卵泡腔和卵泡液,排卵后不形成黄体,卵泡膜在两周内退化消失。
        左输卵管: 左输卵管为一长而弯曲的粗大管状器官,以输卵管系膜悬吊于左侧腹腔顶部,输卵管系膜分别于输卵管背侧和腹侧形成背韧带和腹韧带,韧带内有较多的平滑肌,与输卵管内的外纵肌融合,并可形成坚实的肌肉索,收缩时有助于输卵管的排卵。
        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输卵管由前向后可顺次分为5部分:漏斗部、膨大部、峡部、子宫部和阴道部。
        1)漏斗部:位于卵巢正后方,前端扩大形成漏斗样的输卵管伞,向后缩细变狭窄。输卵管腹腔口呈长裂隙状,可收集卵细胞。漏斗部是卵细胞和精子受精的场所,其分泌物参与形成卵黄系带。
        2)膨大部:长而弯曲,管径大、管壁厚。产蛋期管壁黏膜形成高且宽大的纵行皱襞,管腔成一狭隙,管壁内存在大量腺体;活动期呈乳白色,分泌浓稠的蛋白,一部分参与形成系带。因此此部又称蛋白分泌部。
        3)峡部:较短,略细,管壁薄而坚实,黏膜褶较低,呈淡黄褐色,与膨大部之间常以一狭带为界,此处无腺体,新鲜时较透明。峡部腺体分泌角蛋白,形成卵内、外壳膜。
        4)子宫部:在性成熟前和未产蛋时为较窄小的管道。产蛋后,子宫扩张成一膨大的永久性囊状结构,壁厚,肌层发达;黏膜呈灰色或灰红色,皱襞长而复杂,多为横行,间有环形,故成螺旋状。子宫前端以括约肌样的环形肌与峡部相接;子宫末端逐渐变细,以峡环状与阴道连接。子宫部分泌的水分和盐类形成稀蛋白,分泌的钙盐形成蛋壳及其色素。
        5)阴道部:输卵管的末段,呈特有的S状弯曲。阴道部壁厚,肌层发达,尤其是内环肌。黏膜呈灰白色,形成长筒状的纵行初级皱襞,并有排列较为整齐的次级皱襞,皱襞内有阴道腺。阴道部有暂时储存精子的作用,分泌物内有少量葡萄糖和果糖,为精子提供能量。精子在阴道内一般储存10-14天或更长时间,并可在一定时间内陆续释放,维持受精作用的持续进行。蛋形成后在阴道部翻转方向,钝端先出,并形成气室。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12-16 08:48
        回复
          Part 4 泌尿系统
          -

          肾可分为肾叶与肾小叶,肾小叶又分为皮质和髓质。因肾小叶的分布有浅有深,整个肾不能清楚分出皮质和髓质。肾内不形成肾盂或肾盏,输尿管在肾内形成若干条初级分支和次级分支。由于进出肾的血管、神经和输尿管分别与肾的不同部位相连,故鹦鹉肾无肾门。
          -
          输尿管
          两侧输尿管对称,分别起自肾髓质集合管,沿肾内侧后行达骨盆腔,开口于泄殖道背侧。输尿管可分为肾部和骨盆部两段。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12-16 08:49
          回复
            过段时间更点实用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12-16 18:24
            回复
              收藏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12-18 11:38
              收起回复
                大佬你好,我可以转载你的文章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4-04 09:15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7-31 21:41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7-31 21:41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7-31 21:41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7-31 21:41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7-31 21:41
                          回复
                            技术贴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3-08-02 08:13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8-03 07: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