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金之愚老师
今天,我将去向金之愚老师作最后的诀别辞行。此时此刻,心情十分沉痛。往事历历,诉说无言,现实的残忍,隔世的分离,难耐而又无可奈何!
我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认识金老师,当时他是冈西中学的老师,我还是一个初中学生。而后来的机缘巧合则让我和他走到了一起,成了忘年之交。近五十年的交往,我始终认为,他就是才识、学养、智慧、能力集于一身的“文化达人”,在他身上有学之不完,取之不尽的精神文化财富。
首先,他有国学的厚实基础,又是国学的优秀践行者。其人忠诚于党,忠实于国。正直,善良,博爱,品行端庄,多少年如一日,经得起坎坷、风浪的考验,是为人之楷模。
其次,对事业的执著、务实、勤奋、认真,无可非议。他工作过的地方不少,岗位也常变,做教育,文、理科皆上,做艺术,编辑、导演,甚至登台表演,无所不为。文、辞、诗、赋、曲、联以及文史资料等均有所建树。不仅能,而且精。他高度负责,勤恳踏实的工作作风无人不赞。
再次,一生偏爱学习,惜书胜金。在他家中的藏书是他多年的积累,品类多而不杂,层次高且尚精。文学修养,天文地理,历史人文,艺术品鉴等不一而足,多学科,多领域,都是他精心学习和研究的对象。人说他“为文学富胜五车”,乃恰如其分。
第四,诲人不倦,助人为乐。在他身上,有学者之风骨,更有传道之精神。学以致用,服务大众是他人生的又一亮点。多少年来,他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文坛巨星”,多少文人学者期求他指点一二,他也乐此不疲,总是以最大的热忱去帮助、去指导,甚至帮你写文稿,做策划。这种精神不知支持、带动、鼓励、感化了多少人。
金之愚老师,一个外地人,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建湖这片土地,以他毕生的努力,谱写了极不平凡而又能照亮他人的一生。他的逝世是建湖文化艺术界的一大损失。我们深切地悼念他,就是要学习他崇高的品质和孜孜以求,不断进取的精神,将有限的生命为地方发展发出光和热。
敬爱的金之愚老师永垂青史!
凌炳奇于2023年元旦
今天,我将去向金之愚老师作最后的诀别辞行。此时此刻,心情十分沉痛。往事历历,诉说无言,现实的残忍,隔世的分离,难耐而又无可奈何!
我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认识金老师,当时他是冈西中学的老师,我还是一个初中学生。而后来的机缘巧合则让我和他走到了一起,成了忘年之交。近五十年的交往,我始终认为,他就是才识、学养、智慧、能力集于一身的“文化达人”,在他身上有学之不完,取之不尽的精神文化财富。
首先,他有国学的厚实基础,又是国学的优秀践行者。其人忠诚于党,忠实于国。正直,善良,博爱,品行端庄,多少年如一日,经得起坎坷、风浪的考验,是为人之楷模。
其次,对事业的执著、务实、勤奋、认真,无可非议。他工作过的地方不少,岗位也常变,做教育,文、理科皆上,做艺术,编辑、导演,甚至登台表演,无所不为。文、辞、诗、赋、曲、联以及文史资料等均有所建树。不仅能,而且精。他高度负责,勤恳踏实的工作作风无人不赞。
再次,一生偏爱学习,惜书胜金。在他家中的藏书是他多年的积累,品类多而不杂,层次高且尚精。文学修养,天文地理,历史人文,艺术品鉴等不一而足,多学科,多领域,都是他精心学习和研究的对象。人说他“为文学富胜五车”,乃恰如其分。
第四,诲人不倦,助人为乐。在他身上,有学者之风骨,更有传道之精神。学以致用,服务大众是他人生的又一亮点。多少年来,他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文坛巨星”,多少文人学者期求他指点一二,他也乐此不疲,总是以最大的热忱去帮助、去指导,甚至帮你写文稿,做策划。这种精神不知支持、带动、鼓励、感化了多少人。
金之愚老师,一个外地人,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建湖这片土地,以他毕生的努力,谱写了极不平凡而又能照亮他人的一生。他的逝世是建湖文化艺术界的一大损失。我们深切地悼念他,就是要学习他崇高的品质和孜孜以求,不断进取的精神,将有限的生命为地方发展发出光和热。
敬爱的金之愚老师永垂青史!
凌炳奇于2023年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