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吧 关注:8,981贴子:121,673

回复:【书照】李贺的遗产 - 宇文所安《晚唐》英文原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引子:
李贺和韦楚老写的都是“歌行”。如果我们把韦楚老“更有秩序”的历史歌行转变成律诗的审美,它们就成了晚唐的“咏史诗”,有着晚唐诗特定的屈折变化。


IP属地:美国65楼2023-01-30 01:26
回复

    杜牧的诗看起来分离且隐晦,但它有着被当时受过教育的读者们都熟悉的叙述作为支撑(所以并不难懂)。相反,李贺的诗没有历史性的叙述作为真实基础。
    庄南杰和韦楚老明显是李贺的仰慕者,但他们的写作时间不确定,他们的作品也很少被流传下来。


    IP属地:美国66楼2023-01-30 01:27
    收起回复
      在有很多诗作流传下来的重要诗人里,李贺最热烈的晚唐仰慕者是李商隐和温庭筠。
      温庭筠的生卒日期目前还存疑,但李商隐是在830年初满20岁的,正好是李贺诗集开始流传的时候。
      温庭筠和李贺的关系已经被Paul Rouzer在他的书里很详细的讨论过了。我们对温的讨论会在后面的章节进行。温通常运用李贺喜欢的歌行形式以及并列的风格(Rouzer称之为“蒙太奇),所以他对李贺的借用是非常明显的。
      李商隐写过不少隐晦的、分节的诗歌,例如《河阳诗》-其中对李贺的借用也很明显 - 更别说李贺自己就写过同样名字的诗(369-370页)。
      然而,李商隐通常更喜欢律诗。在这些诗里,李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主题、措辞、和意合连接上。
      杜牧在序里写到,李贺特别喜欢用过去现在都没别人提到过的故事。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冯小怜("little love"),北齐最后一个皇帝的宠妃。所以小怜后来又出现在李商隐诗中是不令人惊讶的。对于李贺诗歌的记忆从头到尾都出现在李商隐的诗作中,但它们通常都被他完全转变了(化为己有)。


      IP属地:美国68楼2023-01-30 01:31
      收起回复



        IP属地:美国69楼2023-01-31 10:08
        回复
          杜牧特别提到的李贺诗题为《补梁庾肩吾宫体谣》-- 我们知道在现今的版本中,这首诗名叫《还自会稽歌》。
          在晋代,对那些诗经中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的诗,它们的词是"补上"的。
          但李贺所做的是真正空前的:他担任了历史上一位诗人的角色,用那位诗人的声音写了一首他认为那位诗人会写的诗。
          李贺还一个人重现了六世纪中期的“宫体诗”,并用大胆的感性美和意象(不单单是对女性的关注)使它们与众不同。更不同凡响的是他把自己放在历史上著名宫体诗人的位置上。


          IP属地:美国70楼2023-01-31 10:10
          回复
            温庭筠捕捉到了李贺诗的一个维度,他也经常写他认为过去应该被写的句子;但他不那么“激进”地去“假冒”过去的诗人。
            我们只找到一个这种激进做法的例子,那就是李商隐“假冒”杜甫在成都写的诗(444页)-- 当然在李商隐“仿杜”的诗中,我们并不预期会看到李贺的影响。
            李商隐通常对“伪装诗作”比较感兴趣,尤其在交流对话中,其中一些是用历史人物的语气写的。


            IP属地:美国71楼2023-01-31 10:12
            回复
              《效长吉》来了



              IP属地:美国72楼2023-01-31 10:13
              回复
                李贺现存诗作中只有一小部分可以归类为”闺情诗“ - 聚焦女性和她们的生活环境。但是,后来的诗人们貌似把这个主题和他的诗作联系起来了。我们不知道这个印象具体源于何处。是他写的一些 闺情诗 呢,还是他诗中通常存在的感性,还是他对南朝梁陈诗歌的兴趣。
                当李商隐明确地“效长吉”的时候,他写的是一个宫中女子徒劳等候皇帝到来的主题。
                ***
                我们确实能在李贺的诗集里找到几首这样的诗,但这首诗其实更是在模仿唐人眼中的宫体,而不是李贺的。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这种露骨的模仿看成是李商隐在试图把李贺对他的影响“限制”在他诗作中 -- 这样一首琐碎的诗暗示了它源头(的琐碎)。


                IP属地:美国73楼2023-01-31 10:15
                回复
                  重点来了:看宇文如何用本章前面大半部分的讨论来铺垫他如何解《燕台》诗


                  IP属地:美国74楼2023-01-31 10:18
                  回复





                    IP属地:美国75楼2023-01-31 10:19
                    回复
                      李贺关于女性和罗曼史的诗确实影响了李商隐在这个主题上更著名的那些诗。
                      在李贺的诗作中,我们看到一些社交诗涉及洛阳美女,以及一首写美女梳头的精美作品。
                      李贺最奇怪最大胆的闺情诗叫作《恼公》,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传统闺情诗 “影像清单”,但被塑成了全新的形态。
                      (《恼公》诗挺长,楼主没仔细看过)


                      IP属地:美国76楼2023-01-31 10:21
                      回复
                        由于通常没有对事件的参照,李商隐写的关于女性的诗基本上都不可能编年,但也有例外。《燕台四首》是可以被推算到写于830-835年间的,正好是李贺诗集进入流通之后。
                        和李贺的很多诗类似,这组诗也用了四句一节的形式。它们还具有与李贺诗作 特别相关的“碎片密度”。
                        更重要的是,它们可能写于洛阳并在洛阳流传 -- 二十年前李贺就在洛阳写诗,所以洛阳读者们可能还记得他。
                        如果我们把《燕台·春》和李贺的《洛姝真珠》对照着看,我们或许能找到能够用来理解李商隐最隐晦的诗的框架。
                        (楼主表示一定要把这两首诗拿来比比)


                        IP属地:美国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7楼2023-01-31 10:23
                        回复
                          附:洛姝真珠 (李贺)
                          【据说写于809年?】
                          真珠小娘下清廓,洛苑香风飞绰绰。
                          寒鬓斜钗玉燕光,高楼唱月敲悬珰。
                          兰风桂露洒幽翠,红弦袅云咽深思。
                          花袍白马不归来,浓蛾叠柳香唇醉。
                          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八骢笼晃脸差移,日丝繁散曛罗洞。
                          市南曲陌无秋凉,楚腰卫鬓四时芳。
                          玉喉窱窱排空光,牵云曳雪留陆郎。


                          IP属地:美国78楼2023-01-31 10:25
                          收起回复
                            在《燕台·秋》之前居然还插了一腿小杜的《张好好诗》





                            IP属地:美国79楼2023-02-01 09:47
                            回复
                              前面我们提到过白居易在洛阳时写的是什么样的诗。
                              白的诗歌世界和李商隐或杜牧没有交集。
                              杜牧是835年来到洛阳的,他的职位是监察御史。
                              考虑到甘露之变就发生在同年冬季,当时不在长安任职是件幸运的事。
                              虽然杜牧不赞同李贺的诗,李贺的诗还是附着于他了。在洛阳,杜牧遇到了歌姬张好好,他曾在前老板沈传师那儿见过她。他为她写了一首长诗,记录了她如何在十三岁初次亮相,后来又怎么成了沈述师(对,就是保留了李贺诗的那个)的小妾。


                              IP属地:美国80楼2023-02-01 09: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