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我是先学道德经,再学易经,感觉道德经的思想和易经有很多共通之处。
比如“见群龙无首吉”,我觉得跟道德经的“希言自然”、“功成不居”有联系。
又比如大过,与道德经的“过刚则折”有联系(对应大过九二至上六过涉灭顶“),”柔弱胜刚强“可对应大过初六”籍用白茅“。
谦,可对应道德经的”和其光同其尘“、“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泰由阳转阴,否由阴转阳,可对应道德经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坤的“括囊,无咎无誉”,节的“不出户庭”,可对应道德经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孔子所注“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可对应道德经的“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还有一种联系之处,易象对应道德经的“大象无形”。六根横线合在一起可代表万事万物(大),但又没有万事万物的具体形象。
比如“见群龙无首吉”,我觉得跟道德经的“希言自然”、“功成不居”有联系。
又比如大过,与道德经的“过刚则折”有联系(对应大过九二至上六过涉灭顶“),”柔弱胜刚强“可对应大过初六”籍用白茅“。
谦,可对应道德经的”和其光同其尘“、“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泰由阳转阴,否由阴转阳,可对应道德经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坤的“括囊,无咎无誉”,节的“不出户庭”,可对应道德经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孔子所注“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可对应道德经的“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还有一种联系之处,易象对应道德经的“大象无形”。六根横线合在一起可代表万事万物(大),但又没有万事万物的具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