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只受伤的胳膊正在疼痛中发烫,有细密的液体中创口渗出,乔恩已经分不清那到底是血?是汗?还是溃疡腐败的脓水?此刻,他已无暇顾及,必须拼尽全力才能咽下嘴边啜泣。
在敌人面前落泪即是无能,他们会利用这一点将你击溃。黑暗中,乔恩回想起尚在军营里教官的训导。彼时他刚参军入伍,就因矫健的身手、冷静的判断、果敢的行动得到大人赏识,被任命为前线斥候。他是如此的志得意满,对于出身寒微又血气方刚的吉尔尼斯青年而言,能投效祖国、报仇雪恨是莫大的殊荣。可现在,他蜷缩在铺着茅草的地板上,在不见天日的牢房里,痛苦和黑暗如影随形。
这里没有窗户或任何透光的孔洞,空气从一道由提瑞斯法常见松木做的黑门缝隙流入,那门约摸有三尺半厚,上面用铁条镶着铆钉,尖端泛着一片不知是因锈蚀还是血迹浸染的褐色。他被拖进来时还没来得及瞧清,门就“嘭”的关上了。响声在逼仄的囚室里隆隆回荡了很久,直到骨骼断裂的锐痛盖过绝望带来的晕眩,方才消散。
究竟过了有多久。起初他还能保持坚强,执着计数——他知道,当那些烂臭的狱卒来给他灌水、流食和某种味道苦涩的药剂时,便是一天。可渐渐的,在痛苦中醒而复睡的循环好像抽离了他的思绪,清醒与昏迷之间似乎再无分别。当他睁眼时目不视物,耳畔也静默无声,但他却只觉得那种孤立和哀默带来窒息感就潜伏在他周围,有时在身后,有时在脚边,有时就覆在他的那只断臂上。当他闭上眼,窒息感就会一步一步地向他倾轧而来,化作黑色的梦,缓慢咀嚼着他仅剩的意志。
他从未梦到过故乡,一次也没有,哪怕他曾在心中千万遍祷告。他渴望梦见吉尔尼斯连绵的山峦和累累的苹果树、青葱的莽原和怒放的夜蔷薇。圣光啊!如果不能助我逃离苦难,请至少在梦里给我安慰吧。一次又一次,直至他虔诚的祈祷变为愠怒的控诉,但那片土地依旧没有出现。
他的梦境往往模糊又跳脱,朦胧中猝尔有一簇火光,是远方燃烧的村舍、是身前奄奄的篝火;忽而又淌过血光,敌人咆哮着倒下、亲友悲恸地哀嚎。无数场景交叠、重复、割裂、拼合,它们像是一群朝生暮死的飞蛾,在他脑海里左突右进。然则不论是怎样的斑驳,最后都会坍缩成一道褪色的视线。
乔恩未曾见过那样的目光,即便在亡灵尸堆里也是如此——灰败的眼瞳露出熹微的昏黄,是通灵术铭刻的烙印,犹如阴影下将熄的烛火、废墟中焚灭的余烬,衰弱又凄凉。它并不锐利,没有所谓能破开皮肉审视灵魂的洞察力。恰恰相反,是如此空洞无物,叫他想起了在黑瘴林中见过的食腐禽鸟,它们羽翼如夜,因嗅到濒死的恐惧而聚拢,它们不急于出击,只是敛着翅膀立在暗处,耐心又安静地等待着猎物做最后的无谓挣扎,直至丧命。
乔恩清楚,那双眼睛正是这样日夜窥视着他,就藏在周围的窒息感后面,有时在身后,有时在脚边,有时就覆在他的那只断臂上……耐心又安静地蚕食着他最后的防线。
它就要得逞了。
当年轻的斥候意识到这一点,就再也忍不住啜泣。油然而生的悲凉随着疼痛传遍他的四肢百骸,他哽咽着把自己蜷成一团,胸腔在鼓噪,肺叶在抽搐中皱缩,很快他便尝到了嘴里的血腥,与唾沫搅拌在一起,味道令人作呕。
甬道恰如其时地传来脚步声。囚门呻吟着打开,强光刺得乔恩眯起双眼。
“向您致谢,海普沃斯先生。”乔恩听到来人用一种游丝般的语调说话,“我希望能和我们的‘贵宾’独处一会儿。”
在敌人面前落泪即是无能,他们会利用这一点将你击溃。黑暗中,乔恩回想起尚在军营里教官的训导。彼时他刚参军入伍,就因矫健的身手、冷静的判断、果敢的行动得到大人赏识,被任命为前线斥候。他是如此的志得意满,对于出身寒微又血气方刚的吉尔尼斯青年而言,能投效祖国、报仇雪恨是莫大的殊荣。可现在,他蜷缩在铺着茅草的地板上,在不见天日的牢房里,痛苦和黑暗如影随形。
这里没有窗户或任何透光的孔洞,空气从一道由提瑞斯法常见松木做的黑门缝隙流入,那门约摸有三尺半厚,上面用铁条镶着铆钉,尖端泛着一片不知是因锈蚀还是血迹浸染的褐色。他被拖进来时还没来得及瞧清,门就“嘭”的关上了。响声在逼仄的囚室里隆隆回荡了很久,直到骨骼断裂的锐痛盖过绝望带来的晕眩,方才消散。
究竟过了有多久。起初他还能保持坚强,执着计数——他知道,当那些烂臭的狱卒来给他灌水、流食和某种味道苦涩的药剂时,便是一天。可渐渐的,在痛苦中醒而复睡的循环好像抽离了他的思绪,清醒与昏迷之间似乎再无分别。当他睁眼时目不视物,耳畔也静默无声,但他却只觉得那种孤立和哀默带来窒息感就潜伏在他周围,有时在身后,有时在脚边,有时就覆在他的那只断臂上。当他闭上眼,窒息感就会一步一步地向他倾轧而来,化作黑色的梦,缓慢咀嚼着他仅剩的意志。
他从未梦到过故乡,一次也没有,哪怕他曾在心中千万遍祷告。他渴望梦见吉尔尼斯连绵的山峦和累累的苹果树、青葱的莽原和怒放的夜蔷薇。圣光啊!如果不能助我逃离苦难,请至少在梦里给我安慰吧。一次又一次,直至他虔诚的祈祷变为愠怒的控诉,但那片土地依旧没有出现。
他的梦境往往模糊又跳脱,朦胧中猝尔有一簇火光,是远方燃烧的村舍、是身前奄奄的篝火;忽而又淌过血光,敌人咆哮着倒下、亲友悲恸地哀嚎。无数场景交叠、重复、割裂、拼合,它们像是一群朝生暮死的飞蛾,在他脑海里左突右进。然则不论是怎样的斑驳,最后都会坍缩成一道褪色的视线。
乔恩未曾见过那样的目光,即便在亡灵尸堆里也是如此——灰败的眼瞳露出熹微的昏黄,是通灵术铭刻的烙印,犹如阴影下将熄的烛火、废墟中焚灭的余烬,衰弱又凄凉。它并不锐利,没有所谓能破开皮肉审视灵魂的洞察力。恰恰相反,是如此空洞无物,叫他想起了在黑瘴林中见过的食腐禽鸟,它们羽翼如夜,因嗅到濒死的恐惧而聚拢,它们不急于出击,只是敛着翅膀立在暗处,耐心又安静地等待着猎物做最后的无谓挣扎,直至丧命。
乔恩清楚,那双眼睛正是这样日夜窥视着他,就藏在周围的窒息感后面,有时在身后,有时在脚边,有时就覆在他的那只断臂上……耐心又安静地蚕食着他最后的防线。
它就要得逞了。
当年轻的斥候意识到这一点,就再也忍不住啜泣。油然而生的悲凉随着疼痛传遍他的四肢百骸,他哽咽着把自己蜷成一团,胸腔在鼓噪,肺叶在抽搐中皱缩,很快他便尝到了嘴里的血腥,与唾沫搅拌在一起,味道令人作呕。
甬道恰如其时地传来脚步声。囚门呻吟着打开,强光刺得乔恩眯起双眼。
“向您致谢,海普沃斯先生。”乔恩听到来人用一种游丝般的语调说话,“我希望能和我们的‘贵宾’独处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