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划开始的时候,日本留华孤儿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程度的讨论,因此,我们想把对亲人的思念扩大到宇宙级别,这就是《闪光人》的构想。也就是说,这是在宇宙范围内寻找亲人。在推进这个企划的过程中,我们最担心的是内容会变得过于黑暗。毕竟,主人公不理解亲情是令人担忧的(笑)。因此,我们在演出方向上,意识到了必须呈现出一位主人公,接受命运并且不表现出悲壮感。在剧本结构中,不同于与日本日升公司的长滨忠夫的浪漫机器人系列着重描绘反派,我们想更试图追求刻画企划的主人公形象。
闪光人的装备都来自闪光星。这是一个没有地球科技制造装备的超级战队,这在战队系列也是很少见的。这种重视宇宙的设定也与标题中“超新星”相呼应。同时,在那时,也有让主人公和英雄产生一体感的意义,我们非常想让主人公们的眼睛在变身后也能被观众们看到,而这一环节 “关闭护目镜(シャットゴーグル)”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问题在于,如果头盔有一个开合机制的眼镜,面罩就不可避免地会变得更大,但我真的很想要一个合适主人公面部尺寸的面罩。皮套部为此费了很多力气,最终实现了这个设想。当然现在来说,运用CG的话就能很简单表现出来,但“关闭护目镜”在当时还是非常新颖的想法,在英雄的制作上也非常有效,并且孩子们也非常喜欢啊。但仅仅因为拍摄这一部分就将演员们叫到特摄部分的现场上,确实给演员造成了困扰(笑)。
那时候感觉孩子们对机器人玩具,因为简单不复杂的合体而渐渐失去了兴趣,对此我们也是感到了危机感。因此,我想要一个既复杂还具备有趣机关的五合体机器人,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我们无法从三合体的思维定式中跳出来。而且当时其他公司的动画不断地出现真的很有趣的合体机器人,因此,作为应对措施,我们决定从这部作品中推出二号机器人。在泰坦男孩出现之前,闪光王失败的场景就拍的非常壮烈,如手臂被削掉等,这样才能给人留下足够的危机感,否则就无法体现泰坦男孩出现后带来的影响力。
由于主人公方面的戏份越来越重,所以我们打算将敌人设计得更紧凑。这样一来,为了让敌人的形象仍然能使观众印象深刻,我们需要有演技的演员,而为了向观众展示生命的重要性,向观众展示大博士冷酷的一面,这个角色就由清水紘治先生担任。他很喜欢这个角色的设计,非常爽快地接受了我们的邀请。虽然说基因合成器是空想的,但是这个想法很好,形象容易传达。出渕 裕先生(角色设计)的(反派)设计也很好,基因合成器可真是个好东西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