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吧 关注:83贴子:246
  • 0回复贴,共1

六月杨梅采摘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杨梅在古时称木九子,又名圣僧梅、朱红、树梅等。《本草纲目》称:其形如水杨子而味似梅,故名。杨梅树姿优美,四季常绿,为典型的雌雄异株植物,少有雌雄同株、同枝或同穗。杨梅雄花穗为复柔荑花序,雌花穗为总状花序。民间由于缺乏对杨梅开花的科学认识,故有民谣“杨梅开花无人见,石榴结籽在里面”之说,更有甚者曰:杨梅开花(农历)三十夜,俗人不可见,见者必遭眼瞎之报应。其实杨梅开花同样遵循其它果树开花规律,只是因一般园地杨梅雄树稀有,而雌树花小且无芳香,故不易被人发觉而已。在宁波。杨梅雌花一般于3月底开花,有两柱犹如小女孩的羊角辫子,初时呈白色,后呈鲜红色,花谢时则呈紫红色。
第 1 页
杨梅的传说,因为有范蠡和西施,使得这小小果子也变得旖旎起来。相传二千多年前,江南各地人烟稀少,土地荒芜。越国大夫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后,决定隐居山野,永不为政。在勾践一次大摆庆功筵席上,范蠡带着西施悄悄离开了都城。他们遇河拾桥,逢山觅路,不久来到会稽山中。范蠡觉得此地虽然渺无人烟,但山上有果木,山下有清泉,是个安身的好地方。于是他们就伐木为梁,割茅为瓦,住了下来。初到山野,他俩来不及开垦种植,只得上山采摘野果充饥。由于当时正值夏至,山上虽有满山野果伸手可得,可惜这些野果酸得掉牙,涩得麻舌。西施吃得皱眉捧心,苦不堪言,而范蠡则心痛如焚。可怜这位满腹经纶名闻天下的大夫,有计谋可退敌,却苦苦思索也无法改变野果酸涩之味。无奈之下,他发疯似的摇着一棵棵果树,直摇得满手是血。这时西施闻声上山,看到范蠡手上殷红的鲜血往下滴,心疼得失声痛哭,泪珠滴在被鲜血染红的果实上。可能是范蠡的虔诚感动了上苍,这时,染血的野果一下子变得水灵灵了。当西施把它放进嘴里时,已是香甜可口。于是,他们把吃剩的残核种在地里,世世代代传了下来,变成了现在的杨梅。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05-06 11:2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