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都是我自己在看电影过程中的感想,都是电影中提到过的东西,非小说补完噢
先说说主角的人设。铃芽是一个精力旺盛,开朗活泼的元气妹子,行动力超强,有什么想要解决的事就会立刻去做,绝不会拖泥带水。她和小姨组成了母女家庭,小姨对她虽然很好,但这并不能弥补母亲缺位给她带来的心理创伤。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认为这个特点贯穿了电影的整个主线。如果忽略了这一点,你会觉得铃芽去找草太就是因为恋爱脑......但实际上,铃芽小时候因为找妈妈误入了常世,在那个奇怪的地方她见到了一个长得很像她妈妈的女子和草太一面。那么当草太“第一次”真的出现在她面前,铃芽是必然会跟上去的。为什么呢?电影开头就已经给答案了,铃芽做梦会梦见自己的妈妈,早上睡醒眼角带泪喊着妈妈。还有后面的摩天轮戏份都一直在告诉观众,铃芽是很想要再见她妈妈一面的,草太就是她再见妈妈的关键线索,再加上草太真的很帅,属于铃芽看了一眼就脸红的程度,她不可能也不会愿意就这么让草太跑掉。所以她翘了课,上了游轮,有了后续的发展。这个开头的铺垫是很合适的,结合大臣的乱入,相当有浪漫情怀,不落俗套。这个桥段也可以用别的说法去解释,诚哥的电影总是有点命运的感觉在里面,小铃芽在常世遇到大铃芽和草太,大铃芽在上学路上第一次遇见草太,这两个事件构成了闭环。
那么说回铃芽对草太的感情。其实我不理解一个地方,谁规定感情必须要长年累月才能培养出来?要知道铃芽可是个16,7岁的少女。对女生来说,一瞬间的动心比什么都有分量。但是诚哥在这部分的叙述上做得非常保守非常隐晦。他都不用正面说明,只需要这个镜头——在这趟说走就走的迷你旅行里,铃芽看到了非常漂亮的清晨日出,一瞬间心跳乱了。我看到这个镜头我脑子里只蹦出来一句“今夜月色真美”。非常含蓄,但又那么打动人心。这个镜头也是我认为全剧最美的镜头之一,作为铃芽对草太感情的开端,是再合适不过了。
再继续说铃芽对草太感情的铺垫,这也是有一条循序渐进的线的。一开始铃芽虽然对草太有好感,但总体来说对草太还是很拘束的。但随着共同解决了几次蚓厄危机后,你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铃芽对草太越来越亲近了。我举几个例子,比如一开始在千果家里吃饭,草太说这身体不会感觉饿,就一个人躲角落去了,这时候铃芽虽然觉得无奈但也没说什么。但到后来在留美子酒馆里,看到草太一个人孤零零待在角落里,铃芽不想让草太再独自一人待着。草太吃不了东西怎么办?那铃芽就去坐在草太椅子上吃东西,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让草太也参与进来。还比如一开始铃芽草太之间的对话都是针对大臣,要石,蚓厄,就是公事公办。但是随着剧情推进感情升温,他们两谈的话题越来越私人化,铃芽居然对草太撒娇了......再比如听到千果说亲亲可以让男友醒来,铃芽第一次尝试亲椅子的时候还放不开,到了第二次的时候明显就更亲近了,甚至还会吃草太的醋......整体来看感情线的发展是很平滑的,铺垫很多
那么诚哥在这里的处理会不会显得有点用力过猛?要知道男女主再怎么解决危机,他们也不过相识几天而已,感情升温会不会太快?这个东西见仁见智吧。以我个人的感情观来说,两个合适的人谈感情并不需要那么多弯弯绕绕,感情升温是可以很快的。更何况剧中铃芽草太说破天了其实也没做什么,尺度最大的也不过是趁草太睡着亲了椅子一下,都没亲到人呢,这有什么的。
但是,上面说的都是铃芽草太的明线。暗线要围绕两个字展开——“愧疚”。对,没错,铃芽内心对草太是抱有深深愧疚的,这层愧疚随着剧情发展而逐渐加深。草太为什么会变椅子?因为铃芽把要石放跑了。在蜜柑邮轮上得知这一真相的时候,铃芽一下子就哭了,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后来她甚至得知因为这次风波的关系,让草太错过了教资考试,电影中专门用了一段画面表示铃芽的手足无措。她和草太只能寄希望于找到大臣,让它变回要石,把草太变回去。这趟旅途对铃芽的意义不只是草太,不只是要找妈妈,也不只是要阻止地震,还包括了她想要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负起责任来的心态在内。
接下来,全剧的高潮部分东京,铃芽把草太插进了蚓厄中。要知道铃芽本身就是大地震的幸存者,她绝对不可能看着东京数百万人被地震埋葬。但想要拯救东京,她就必须要牺牲草太,牺牲救过她几次的草太,牺牲这个她愧对的草太。这对铃芽来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心理负担。还要强调的是,铃芽作为大地震的幸存者,她自己说了从小的时候她就觉得人的生死不过是命罢了,对自己的安危看得很淡。但东京剧本的矛盾冲突在于当时的情况下,她只有牺牲掉草太一条路。她不怕死,但她没有别的办法,别无选择。所以这让她心里的愧疚膨胀到了极点,甚至愿意自己变成要石去换草太出来......我觉得当时情况下如果铃芽可以用自己的命换草太的命,她没准真的会换的。所以后来草太爷爷不同意铃芽去救草太,这才有了那句“没有草太的世界我接受不了”......
先说说主角的人设。铃芽是一个精力旺盛,开朗活泼的元气妹子,行动力超强,有什么想要解决的事就会立刻去做,绝不会拖泥带水。她和小姨组成了母女家庭,小姨对她虽然很好,但这并不能弥补母亲缺位给她带来的心理创伤。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认为这个特点贯穿了电影的整个主线。如果忽略了这一点,你会觉得铃芽去找草太就是因为恋爱脑......但实际上,铃芽小时候因为找妈妈误入了常世,在那个奇怪的地方她见到了一个长得很像她妈妈的女子和草太一面。那么当草太“第一次”真的出现在她面前,铃芽是必然会跟上去的。为什么呢?电影开头就已经给答案了,铃芽做梦会梦见自己的妈妈,早上睡醒眼角带泪喊着妈妈。还有后面的摩天轮戏份都一直在告诉观众,铃芽是很想要再见她妈妈一面的,草太就是她再见妈妈的关键线索,再加上草太真的很帅,属于铃芽看了一眼就脸红的程度,她不可能也不会愿意就这么让草太跑掉。所以她翘了课,上了游轮,有了后续的发展。这个开头的铺垫是很合适的,结合大臣的乱入,相当有浪漫情怀,不落俗套。这个桥段也可以用别的说法去解释,诚哥的电影总是有点命运的感觉在里面,小铃芽在常世遇到大铃芽和草太,大铃芽在上学路上第一次遇见草太,这两个事件构成了闭环。
那么说回铃芽对草太的感情。其实我不理解一个地方,谁规定感情必须要长年累月才能培养出来?要知道铃芽可是个16,7岁的少女。对女生来说,一瞬间的动心比什么都有分量。但是诚哥在这部分的叙述上做得非常保守非常隐晦。他都不用正面说明,只需要这个镜头——在这趟说走就走的迷你旅行里,铃芽看到了非常漂亮的清晨日出,一瞬间心跳乱了。我看到这个镜头我脑子里只蹦出来一句“今夜月色真美”。非常含蓄,但又那么打动人心。这个镜头也是我认为全剧最美的镜头之一,作为铃芽对草太感情的开端,是再合适不过了。
再继续说铃芽对草太感情的铺垫,这也是有一条循序渐进的线的。一开始铃芽虽然对草太有好感,但总体来说对草太还是很拘束的。但随着共同解决了几次蚓厄危机后,你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铃芽对草太越来越亲近了。我举几个例子,比如一开始在千果家里吃饭,草太说这身体不会感觉饿,就一个人躲角落去了,这时候铃芽虽然觉得无奈但也没说什么。但到后来在留美子酒馆里,看到草太一个人孤零零待在角落里,铃芽不想让草太再独自一人待着。草太吃不了东西怎么办?那铃芽就去坐在草太椅子上吃东西,以这种特殊的方式让草太也参与进来。还比如一开始铃芽草太之间的对话都是针对大臣,要石,蚓厄,就是公事公办。但是随着剧情推进感情升温,他们两谈的话题越来越私人化,铃芽居然对草太撒娇了......再比如听到千果说亲亲可以让男友醒来,铃芽第一次尝试亲椅子的时候还放不开,到了第二次的时候明显就更亲近了,甚至还会吃草太的醋......整体来看感情线的发展是很平滑的,铺垫很多
那么诚哥在这里的处理会不会显得有点用力过猛?要知道男女主再怎么解决危机,他们也不过相识几天而已,感情升温会不会太快?这个东西见仁见智吧。以我个人的感情观来说,两个合适的人谈感情并不需要那么多弯弯绕绕,感情升温是可以很快的。更何况剧中铃芽草太说破天了其实也没做什么,尺度最大的也不过是趁草太睡着亲了椅子一下,都没亲到人呢,这有什么的。
但是,上面说的都是铃芽草太的明线。暗线要围绕两个字展开——“愧疚”。对,没错,铃芽内心对草太是抱有深深愧疚的,这层愧疚随着剧情发展而逐渐加深。草太为什么会变椅子?因为铃芽把要石放跑了。在蜜柑邮轮上得知这一真相的时候,铃芽一下子就哭了,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后来她甚至得知因为这次风波的关系,让草太错过了教资考试,电影中专门用了一段画面表示铃芽的手足无措。她和草太只能寄希望于找到大臣,让它变回要石,把草太变回去。这趟旅途对铃芽的意义不只是草太,不只是要找妈妈,也不只是要阻止地震,还包括了她想要弥补自己犯下的过错,负起责任来的心态在内。
接下来,全剧的高潮部分东京,铃芽把草太插进了蚓厄中。要知道铃芽本身就是大地震的幸存者,她绝对不可能看着东京数百万人被地震埋葬。但想要拯救东京,她就必须要牺牲草太,牺牲救过她几次的草太,牺牲这个她愧对的草太。这对铃芽来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心理负担。还要强调的是,铃芽作为大地震的幸存者,她自己说了从小的时候她就觉得人的生死不过是命罢了,对自己的安危看得很淡。但东京剧本的矛盾冲突在于当时的情况下,她只有牺牲掉草太一条路。她不怕死,但她没有别的办法,别无选择。所以这让她心里的愧疚膨胀到了极点,甚至愿意自己变成要石去换草太出来......我觉得当时情况下如果铃芽可以用自己的命换草太的命,她没准真的会换的。所以后来草太爷爷不同意铃芽去救草太,这才有了那句“没有草太的世界我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