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的热爱和坚持
——校园足球名校湘铝学校养成记
来源:湘潭日报
湘乡记者站 何兴安

刚刚结束的湘乡市湘铝学校足球联赛,把校园足球文化氛围推向了新高潮:49支队伍,捉对厮杀了128场比赛,整整8天,全校师生沉浸在足球带来的欢乐中。
上午第三节课下课铃声敲响后,学生们便抛下书本、冲出教室、涌向操场,3个场地同时鸣哨,队员们换球靴、套球衣,下场一决高低。啦啦队则围拢在球场四周,呐喊助威。一场接一场,一直持续到下午放学。
这样精彩的联赛,湘铝学校已成功举办了8届。这样浓厚的氛围,是该校27年的坚持换来的。
几经沉浮
在湘铝学校一间办公室里,陈列着各式各样金光灿灿的奖杯和鲜艳的锦旗,记录了27年来足球带给这所学校的荣誉。
1996年,为参加湘潭市青少年足球比赛,湘铝学校成立了校足球队,由当时的体育老师沈汇和湘乡铝厂业余足球队队长龚凯担任教练。从那时起,足球与这所学校紧密相连。
当时学校操场是煤渣铺成的,踢一场球全身是灰,摔一跤就会受伤。为防止学生摔伤,学校想了一个土办法,买了一些口罩,绑在学生的手肘和膝盖上。足球队成立仅5个月后,就拿到了湘潭市小学生足球赛的第四名。此后几年,一发不可收拾。1998至2002年,连续5年获得湘潭市小学生足球赛冠军,2002年还在“湖南省中小学生足协杯足球赛”中夺得亚军。
如日中天的气势,碰上中国队首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带来的足球热,让湘铝学校足球队一时间火遍湘潭乃至湖南,一些队员被选拔进入长沙的名校。不少家长受此触动,纷纷把孩子送到足球队,校队队员增加到了40多人。随后几年,已经担任湘铝学校校长的沈汇和龚凯经常带队外出比赛拉练,北上南下,由于缺乏经费,他们常睡地下室、吃泡面,但热情从未有所减退。
然而,足球热催生了功利化思潮,不少比赛中出现了球员改年龄现象,以大打小。湘铝学校足球队不随大流,比赛成绩随之下滑,辉煌不再。加上该校偏重校队培养,忽视了足球文化在校园的普及,缺乏“发展土壤”。大环境交织小气候,导致湘铝足球队从2005年开始走下坡路,球队队员最少时,凑不够一场8人制足球赛的参赛人数。但湘铝学校并未放弃,足球队一直未解散,课余时间正常训练,在迷茫和困惑中坚守。
再现辉煌
2012年后,转机出现。党中央把振兴足球列为发展体育运动、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明文指出,要发挥足球育人功能,推进校园足球普及。
这股春风迅速在湘铝学校掀起波澜,得益于多年的坚守和所取得成绩,湘乡市投资100余万元,给湘铝学校建设了标准的塑胶球场。此后,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不断投入,目前该校拥有一处8人制标准足球场和一处5人制笼式足球场。每逢课间和课外活动,学生便抱着足球冲向场地。到了晚上,10多盏高杆灯把球场照得如同白昼,足球队队员挥汗如雨。同时,校园足球开始在湘铝学校普及。2014年起,学校给所有年级都开设了足球课,并从一年级开始选拔校队队员进行系统化训练,还不定期开展亲子足球活动,足球成了这所学校最鲜明的标签。
2014年和2015年,湘铝学校足球队包揽了湘潭市小学校园足球甲乙组冠军。2015年,在“追梦圣保罗·鲁能杯”全国少儿足球邀请赛中夺得亚军,一举赢得全国关注,央视体育频道还予以专题报道。同年,湘铝学校入选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从那时起至今,湘铝学校足球队在各级各类足球比赛中获得了无数桂冠,培养了张文烜、李浩、李玉竹等优秀球员,其中张文烜还入选了国少队和国青队。更为重要的是,从2016年起,湘铝学校坚持每年举办一届校园足球联赛,一届比一届规模大,一届比一届气氛好,到今年达到了顶峰。除6年级的学生担任裁判和维持秩序未组队参赛外,其余班级均组队参赛,参赛队伍和队员创历届之最。
据介绍,在湘铝学校的带动下,校园足球迅速在湘乡市中小学校普及,近年来又新增了9所足球特色学校,涵盖高中、初中、小学和幼儿园,这些学校中有不少举办了校内足球联赛。由湘乡市教育局主办的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今年也将迎来第三届。
在今年3月底召开的湖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2022年度总结表彰会上,湘铝学校、沈汇和龚凯,分别获得了年度突出贡献学校、校长和教练员荣誉。在此前结束的“玛丽莱杯”湖南预选赛中,湘铝学校足球队获得亚军。今年8月,他们将代表湖南征战全国赛场。
——校园足球名校湘铝学校养成记
来源:湘潭日报
湘乡记者站 何兴安

刚刚结束的湘乡市湘铝学校足球联赛,把校园足球文化氛围推向了新高潮:49支队伍,捉对厮杀了128场比赛,整整8天,全校师生沉浸在足球带来的欢乐中。
上午第三节课下课铃声敲响后,学生们便抛下书本、冲出教室、涌向操场,3个场地同时鸣哨,队员们换球靴、套球衣,下场一决高低。啦啦队则围拢在球场四周,呐喊助威。一场接一场,一直持续到下午放学。
这样精彩的联赛,湘铝学校已成功举办了8届。这样浓厚的氛围,是该校27年的坚持换来的。
几经沉浮
在湘铝学校一间办公室里,陈列着各式各样金光灿灿的奖杯和鲜艳的锦旗,记录了27年来足球带给这所学校的荣誉。
1996年,为参加湘潭市青少年足球比赛,湘铝学校成立了校足球队,由当时的体育老师沈汇和湘乡铝厂业余足球队队长龚凯担任教练。从那时起,足球与这所学校紧密相连。
当时学校操场是煤渣铺成的,踢一场球全身是灰,摔一跤就会受伤。为防止学生摔伤,学校想了一个土办法,买了一些口罩,绑在学生的手肘和膝盖上。足球队成立仅5个月后,就拿到了湘潭市小学生足球赛的第四名。此后几年,一发不可收拾。1998至2002年,连续5年获得湘潭市小学生足球赛冠军,2002年还在“湖南省中小学生足协杯足球赛”中夺得亚军。
如日中天的气势,碰上中国队首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带来的足球热,让湘铝学校足球队一时间火遍湘潭乃至湖南,一些队员被选拔进入长沙的名校。不少家长受此触动,纷纷把孩子送到足球队,校队队员增加到了40多人。随后几年,已经担任湘铝学校校长的沈汇和龚凯经常带队外出比赛拉练,北上南下,由于缺乏经费,他们常睡地下室、吃泡面,但热情从未有所减退。
然而,足球热催生了功利化思潮,不少比赛中出现了球员改年龄现象,以大打小。湘铝学校足球队不随大流,比赛成绩随之下滑,辉煌不再。加上该校偏重校队培养,忽视了足球文化在校园的普及,缺乏“发展土壤”。大环境交织小气候,导致湘铝足球队从2005年开始走下坡路,球队队员最少时,凑不够一场8人制足球赛的参赛人数。但湘铝学校并未放弃,足球队一直未解散,课余时间正常训练,在迷茫和困惑中坚守。
再现辉煌
2012年后,转机出现。党中央把振兴足球列为发展体育运动、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明文指出,要发挥足球育人功能,推进校园足球普及。
这股春风迅速在湘铝学校掀起波澜,得益于多年的坚守和所取得成绩,湘乡市投资100余万元,给湘铝学校建设了标准的塑胶球场。此后,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不断投入,目前该校拥有一处8人制标准足球场和一处5人制笼式足球场。每逢课间和课外活动,学生便抱着足球冲向场地。到了晚上,10多盏高杆灯把球场照得如同白昼,足球队队员挥汗如雨。同时,校园足球开始在湘铝学校普及。2014年起,学校给所有年级都开设了足球课,并从一年级开始选拔校队队员进行系统化训练,还不定期开展亲子足球活动,足球成了这所学校最鲜明的标签。
2014年和2015年,湘铝学校足球队包揽了湘潭市小学校园足球甲乙组冠军。2015年,在“追梦圣保罗·鲁能杯”全国少儿足球邀请赛中夺得亚军,一举赢得全国关注,央视体育频道还予以专题报道。同年,湘铝学校入选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从那时起至今,湘铝学校足球队在各级各类足球比赛中获得了无数桂冠,培养了张文烜、李浩、李玉竹等优秀球员,其中张文烜还入选了国少队和国青队。更为重要的是,从2016年起,湘铝学校坚持每年举办一届校园足球联赛,一届比一届规模大,一届比一届气氛好,到今年达到了顶峰。除6年级的学生担任裁判和维持秩序未组队参赛外,其余班级均组队参赛,参赛队伍和队员创历届之最。
据介绍,在湘铝学校的带动下,校园足球迅速在湘乡市中小学校普及,近年来又新增了9所足球特色学校,涵盖高中、初中、小学和幼儿园,这些学校中有不少举办了校内足球联赛。由湘乡市教育局主办的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今年也将迎来第三届。
在今年3月底召开的湖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2022年度总结表彰会上,湘铝学校、沈汇和龚凯,分别获得了年度突出贡献学校、校长和教练员荣誉。在此前结束的“玛丽莱杯”湖南预选赛中,湘铝学校足球队获得亚军。今年8月,他们将代表湖南征战全国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