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前线吧 关注:638,952贴子:31,869,292

一文读懂《慢休克》——尼采式爱命运是否能穿越意识形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东1楼2023-05-23 09:59回复
    前言:看懂《慢休克》文案的意图很简单,只需要你……
    一、文案组把押井守偷得只剩下裤衩子了——我思主体和反主体建构
    二、安洁最后的伦理姿态——从笛卡尔短路到尼采:超人,爱命运
    三、文案的极限——RPK16“无悔的选择”、生存论无法穿透意识形态;爱命运的真谛就是“爱众人如爱己”。
    四、RPK16的潜力——愿以此生,化为真实与虚伪的边界线
    结语:他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


    IP属地:广东2楼2023-05-23 10:0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前言:看懂《慢休克》文案的意图很简单,只需要你……
      只需要你懂一点尼采主义,特别是因为巨人大火,所以在二次元里面掀起的各种尼采主义的基本知识。巨人后期的《旁观者》,还有艾伦特别的轮回设定,在二次元里面算是引了一波存在主义和尼采的流,加上巨人是著名的闭嘴番,总不会有二次元没看过吧?
      如果你说这些东西都太晦涩了,那要懂文案意图还是很简单——看过《巨人》第三季中的“玛利亚城墙夺还战”,也就是IMBD上已然封神的“完美游戏-勇者-白夜”三集,理解何为利威尔“无悔的选择”,为什么兵长要对众人说:“请你们放过他(埃尔文)吧”。也能懂文案的意图。
      如果你说巨人这个闭嘴番太多引流狗了,我不看这个番的,那要懂文案意图也还是很简单——看过《JOJO:石之海》最后的“天堂制造”,理解普奇神父“天堂制造”的效果,还有安波里欧反杀神父与哭泣的原因,也能懂文案的意图。
      如果你说这上面两部番都没有看过,那还有最后一条理解的路径——如果你真的是一个二次元的话,你有没有真的想过,你喜欢的那个二次元女/男神,如果真的是以现实中的真实存在的人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你要如何对待他——一个不是作为消费设定的“物(商品)”,而是一个实打实的人。如果你能想通这一点,你也能理解文案的意图。
      这是多种能“看懂”(此处的看懂仍然只是一种缝合式的强迫症,但文案犯了强迫症,也得用强迫症的视野才能进入),那有没有一种“不能看懂”的解读路径呢?
      有的,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解读法,何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解读法——用大白话来讲,就是一种拼命来算,用上理性来算一切行为的解读剧情方法,最典型的方法就是那些不断地算指挥官要怎么才能救出人,安洁怎么才能活着出来,用理性的计算去“赢”的行为。
      在这点上,只要想要理性地算出“赢”,那么就一定会走到拉普拉斯妖这个欧洲哲学的典故上——拉普拉斯妖就是近代科学哲学兴起时,创造的一个代表了理性的化身:一个拥有无穷算力的妖精,可以将宇宙瞬间数理化,并且用理性算出任何的未来。而后来尼采主义就是用来单杀此类意识形态——尼采主义是一种非理性主义,试图用生存论来解决“你赢赢赢,最后就是输光光”的困境。
      但是,在晚期capitalism的环境下,到底尼采式生存论是否还能穿透意识形态,我想,文案应该已经在社群的讨论中,得到了答案了。


      IP属地:广东3楼2023-05-23 10:00
      回复
        为了更好地理解剧情,我简单构建一个二阶次的模型来理解文案对安洁的意图。
        0阶对抗:安洁 VS RPK16——第一人称体验是否可信?
        0阶上对应是本次《慢休克》的安洁剧情,既安洁对自己的第一人称体验是否可行的问题。我会在《文案组把押井守偷得只剩下裤衩子了》中详细解释。有个蛮搞的事情,虽然文案用弗洛伊德的“超我-本我-自我”地形学来解释他那劳什子识底深湖,但他们在剧情里面用的要不是前弗洛伊德(笛卡尔身心二元论),要不是超弗洛伊德(尼采的生存论),属于纯用弗洛伊德做奇观了。
        1阶对抗:安洁 VS 格里芬(算计式意识形态)——是否要用理性统一角色逻辑?
        这里很多人会理解成一个从静风点剧情开始,持续至今的对抗,我这里特意在格里芬后面标了“算计式意识形态”,因为格里芬虽然出场很牛X,但他在搞阴谋论团体式,仅仅是运用了武力吗?从设定集到游戏内剧情,格里芬都是最能运用理性去算计的人,对于这个几乎是算无遗策的角色,玩家社群里面是用什么去对抗的呢?
        我这里直接给出我之前观察到的答案——玩家希望指挥官/安洁能够对上格里芬不吃亏,而手段也是靠理性去算,用理性去算各种军事手段的合理性,算各种用理性去减少损失的手段。所以在这里,从虚构的剧情到外部的玩家社群里面,真正的问题是,安洁是不是要用理性去统一她的行动逻辑?
        2阶对抗:安洁 VS 文案——是否需要尼采式生存论?
        如果将0阶对抗和1阶对抗结合起来看,我们就会发现安洁是一个多么悲剧的人,她自己现实对抗中已经被格里芬用理性算的死死的——洋房的非理性要素都算进去了;而她哪怕濒死之际,还要被死罪和RPK16修改第一人称记忆,等于说第一人称的体验都会成为虚假的体验。
        那么我要说,从尼采主义来看,这个角色真正的悲剧,不光在于她的现实和第一人称体验都失败/虚假了,而在于,她本身就是一个被文案组决定着命运的角色,也就是说她的意义,完全是被文案组决定着的。
        所以,这里的问题,是一个文案组自己问自己,也是他们自己决定自己的选择的问题——对于这么一个命定的角色,是否要以一种生存论的姿态结束生命之旅。
        3阶对抗:文案 VS 算计式意识形态
        慢休克里面,文案最终选择给予了安洁一个生存论式的葬礼;当文案决定让安洁这样退场时,他们就是正面对决玩家社群中那种“算计式意识形态”了。
        虽然看起来有四个阶次,但实际这四个阶次一旦跑起来,会有两个阶次与另外两个阶次短路,短路成一个只有两阶次的状态,也就是:
        2阶对抗里面的文案会短路成RPK16,这里就是我说“RPK16就是文案,文案就是RPK16”的原因,这里解说需要牵涉到普奇神父的“天堂制造”涉及的尼采主义,2阶对抗的结果会直接反映在0阶的剧情对抗中。
        3阶对抗中的文案会短路成格里芬,这样看起来,文案其实作为一个中介给安洁和理性算计式意识形态的对抗搭桥,而这里解说需要涉及到了《巨人第三季》中,利威尔那个可谓是“无悔的选择”的选择。


        IP属地:广东4楼2023-05-23 10:01
        回复


          IP属地:广东7楼2023-05-23 10:04
          回复


            IP属地:广东8楼2023-05-23 10:06
            回复


              IP属地:广东10楼2023-05-23 10:08
              回复
                你写的好,你写的好啊


                IP属地:中国台湾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1楼2023-05-23 10:0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二、安洁/RPK16最后的伦理姿态——从笛卡尔短路到尼采:超人,爱命运
                  只有理解了文案组之前为什么花费大笔墨来重现押井守式的“我思主体”,才能理解《镜前的少女》中RPK16和安洁的对话。
                  在这里我再重申一点:“RPK16就是文案,文案就是RPK16”,而文案是想要拯救安洁的,哪怕仅仅是一个临终关怀,但这个临终关怀要写好的难度可谓是跳水难度9.0还要压水花的难度,因为它难就难在以安洁之前那种歇斯底里的状态,为什么愿意让RPK16夺舍?
                  或者说的通俗点啊,如果想要写一个低难度的解决方案出来,可以渲染RPK16非常邪恶,要强行融合安洁的意识,然后融合不干净云云,剩下一个安洁的潜意识云云,在树立RPK16反派形象让玩家仇恨的同时,还给玩家留一个安洁潜意识未来可以反客为主的期盼,那这个正邪对立的情节处理可谓是最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


                  IP属地:广东13楼2023-05-23 10:09
                  回复
                    这里的难度就在于,按照之前鸭式攻壳的“我思主体”思路塑造,格雷说了人类(灵魂)具有唯一性;而且RPK16和“死罪”花了大力气,给安洁弄了记忆操作,但安洁在关键的事件上,他的第一人称主体总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说明他的第一人称主体是一个独立于记忆之外的实体。
                    可现实情况是什么呢?现实活动中,格里芬手握大权神机妙算,安洁的行动无论是出于激情还是理性都被格里芬算的死死的,一点意义都没有;甚至在人脑的第一人称体验上,还有“死罪”这种修改记忆的人,通过修改记忆的方式把作为第一人称的记忆中的意义修改了。可以说对于安洁而言,作为意义和价值的空间几乎被压缩到没有,他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这也是在安洁虚构记忆,一直出现的那个问题:
                    “如果人生注定是一场徒劳,那么挣扎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孤绝的主体性被前后夹击,意义已然消散。


                    IP属地:广东14楼2023-05-23 10:10
                    回复


                      IP属地:广东16楼2023-05-23 10:11
                      回复
                        在这里可以简单地提一下尼采三个重要概念中的两个:永恒轮回和爱命运。永恒轮回——一个无时间性的世界,所有人的命运已经注定,单独看这个概念,就是一个宿命论式的意识形态。爱命运——在这么一个看上去命定的命运中,“我”的命运看上去似乎已经全部被设定好了,但“我”仍然要去爱这个命运。
                        如果真的按照上面这么理解尼采,就会变成普奇神父这样口上说着“觉悟者恒幸福”,实则看到自己命定中的死亡就想去改变命运的屑人——这样就是把尼采主义当成意识形态来用了。
                        应该这样理解永恒轮回,倘若永恒轮回就是一个会不断重复倒带的录像,那么在这个里面为什么需要一个第一人称的主体性呢?永恒轮回就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录像带可以无脑地运转,如果它需要一个录像带前的观众,也就是一个第一人称主体来不断地体验这个过程,说明绝对者,也就是俗称的GOD那边出了个问题,还需要一个主体来体验这个轮回。
                        在此,如果挫一点的解释,就会说这个第一人称主体性,是设立了永恒轮回的绝对者的工具,一个用来通过体验永恒轮回来保证绝对者同一乃至上升进化的工具。这种回答就是把主体当成一个甩锅的工具——我的命运这么烂不是因为我的原因,而是绝对者就这么烂,所以我完全可以摆烂地过完我的命运。
                        而真正有勇气的回答,也就是尼采的爱命运——永恒轮回告诉我们并没有时间性,没有“过去/未来”的区分,绝对者并没有一个目的上的安排,世界只有“主体中介后的符号化/主体尚未中介前的未无符号化”状态,主体并不需要停留某个特定的环节中,因为根本就没有因为某个目的而设的环节。
                        正是因为命运的一切都已经在绝对者那里设定好了,所以爱命运中的“爱”就是主体愿意去中介这个命运,他可以去第一人称化——主体大胆地宣称“我的意志就是绝对者的意志”。
                        爱命运就是——我的一生早已经过完了,所以我怎么过都可以。
                        这意味着对于主体来说,“who”不再是一个困扰他的问题,因为他已经可以去第一人称化——“我”只是绝对者体验这个中介性的过程;也正因为如此,我(绝对者)可以符号化那个尚未符号化的命运——等于说故事早已注定了,但怎么来说,是完全依靠主体来中介实践的,主体甚至可以通过中介重新定义这个命运。所以主体要大胆地设立自己的秩序,自己的价值,因为你就是绝对者,如果你不去设立,那么世界中就没人能设立。
                        “如果人生注定是一场徒劳,那么挣扎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我将用一生,来回答这个问题”。


                        IP属地:广东17楼2023-05-23 10:12
                        收起回复
                          是b站up soaps吗?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3-05-23 10:12
                          回复
                            文案赠予安洁的最后一件礼物,也是安洁生命绝唱的Encore,就是尼采的爱命运。
                            面对现实中格里芬的算计,还有第一人称体验中的记忆修改,安洁坦然接受了其人生无意义,并给出了回答,这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答案”——答案就是“人生(一生)”。
                            于此,安洁不是那个安洁第一人称体验的“命运”,而是“爱”——毫无保留地中介安洁命运,并在此创造新的价值的过程,爱不是命运,而是这个过程。
                            当然礼物有受者,就一定会有给出者,安洁是从谁的身上看到这种“爱”的呢?我这里可以说我的一个观点:“文案就是RPK16,RPK16就是文案”,文案赠予的,其实就是RPK16赠予的:
                            RPK16:“我来到你的身边,我会吞噬你的血肉,从你的皮肤中钻出,然后,成为你”。
                            “我会获得你的记忆,你的思维,你的一切”。
                            安洁:“……”
                            “你真的能到达吗?”
                            RPK16:“也许一开始我会不适应人类的身体,对痛楚的感知,对死亡的恐惧……”
                            “但我会记得你的意志,我会带着这沉重的身体,继续前进。”
                            “朝着你原本想去的地方,不断前进。”
                            “我会抵达终点,以你的模样、你的声音、你的身份……”
                            “或者应该说,我会让安洁莉娅抵达终点。”
                            “安洁,你太累了,剩下的路程就交给我吧。”
                            你安洁的人生可谓是到处被算计,完全被你无法控制的因素中介着,成为一个毫无意义的中介性,但尽管如此,我也愿意中介你毫无意义的中介性,以安洁莉娅这个身份过完这一生,尽管你的命运早已注定,我也热爱你的命运。


                            IP属地:广东19楼2023-05-23 10:1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三、 文案的极限——RPK16“无悔的选择”、生存论无法穿透意识形态;爱命运的真谛就是“爱众人如爱己”。
                              请你们放过他吧,他只能成为恶魔,这是我们的期望。
                              现在,他已经从地狱里面解脱了,我们却想再次把他叫回地狱。
                              所以,是时候让他去休息了。
                              ——利威尔(《进击的巨人S03E18:白夜》)


                              IP属地:广东20楼2023-05-23 10: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