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狱公司吧 关注:55,221贴子:1,632,978

德米安(读后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喂度娘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6-07 17:48回复
    书如其副标题;一位少年的成长故事,但其特殊之处体现在社会背景上与所涉及的时间不得不提一句:本书写于一战刚结束时人心惶惶的时期.毁灭与新生是本书也是时代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6-07 17:49
    收起回复
      Part1.德米安是否确实存在!(我们有有一件事要解决!讨论是为了更好地解决)
      这是宗教意味很强的一本书,因为它对该院的故事着墨甚多,乃至德米安的印象几乎是与该隐绑定的,他是辛克莱儿时的好友(后来讲德是因为辛克莱带有“该隐的记号”才主动地与他成为朋友)同时影响着辛克莱整个青年时代,一直到他完全摆脱依赖不再需要他时(或者他死了,死在战场上而他对辛克莱的影响成为一个映象一个完人.他的形象和辛克莱融合(我认为他们原本都是一体的,只不过是逐渐清醒的过程(不过只是猜测)
      但是,如果德米安(这个神性多于人性的圣灵一样的男子)不是指“一个人”,我认为这也是有迹可遁的,他身上意识的力量大大强于现实的力量。与辛克莱饱受依赖焦虑恐惧的表现不同,尽管他对变革并不表现着特到突出的激情,但他无疑怀着期待和悲悯?的态度面对变革和可能到来的毁灭与新生。这也是他希望辛克莱接受和辛克莱内心期望的
      “鸟飞向神,神叫阿布拉萨克斯”(过度解读一下)我认为这里是辛克莱信仰转向的前奏
      此前他不愿意接受黑暗的世界也正当存在,直到后来在迷茫和怯弱中选择拥抱混乱
      那时他几乎是漫无目的的,希望借酒精摆脱怯懦却无可避免地更加脆弱,他把拥有一个强大的灵魂→精神上孤僻(尽管后来他的确实实现了,灵现变得伟大如同德米安)那么后来青春狂热的爱情(对天使的虔诚的崇拜)洗涤他的意志也是正常的,这是否可以看作自我毁灭者的悔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6-07 18:09
      回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6-07 20:38
        回复
          Part2.画与梦
          在辛克莱爱上见雅特丽齐之后他就有了绘画的兴趣,而梦是一直在做的,他起初画贝雅特丽齐一心中的爱欲,情感和高洁的天使形像,后来发现他画成了梦中人,他不太满意,因为这幅画纯粹出于偶然,而有许多地方画得不相称,后来它又出现在“秘密之梦”里,催使他继续画下来
          另外一幅值得一提的画是黄色羽毛的破壳雀鹰,这是辛克莱始终能感知到的意象,它可以是世界的喻指,也可是以是辛克莱本身,它与他相关,与他的命运相关
          它是这个世命的新生,在此之前首要的任务却是毁灭
          回到梦中人的叙述.我认为辛克莱所见到的梦中人来源于他对“命运”,对美好事物的印象,德米安是映象的共一,贝雅特丽齐也是如此,她与她相关,却不是她,而是她的意象
          辛克莱,这位梦中生活的人和受他绘画出来的活着的梦生活在一起,“活在梦里”而对现实生活几乎是毫无兴趣的,梦几乎能完全使他满足。可是他对现实尽管表现出漠然的态度,却并不是失去希望也非漠不关心,他没有意愿去看穿别人(像当初的德米安)尽管他有能力。他也发现有几个他愿意结交的人,但始终没能发现有记号者。所以辛克莱和他的秘密之梦一同生长,从被保护慢慢行走到主导者的位置,直到他中学毕业
          他长期地描绘他的梦中人,使她的形象从贝雅特丽齐到德米安到自己,这时候他发现:意识是命运的姐妹“性情和命运是一个概念的两个名.”他认出了命运的相貌.(好难描述)
          笃信梦是个人精神的投射(确实)梦中人是他的朋友,伴侣,母亲,情人,导师,而且几乎正是他无所不知的内心的自我(“他知道你为什么忧虑,为什么酗酒,知道你为什么爱恋,为什么改悔,”多么幸运能知晓内心的我们其实全知全能!”)那么,关于梦中人,后来辛克莱发现祂融和了两性的人,兼具德米安的伟大坚毅又富有柔和感情与母亲般的样貌,与神性统合。
          辛克莱发现的梦中人(事实上感觉更像融合了青春爱恋的女性化的德米安,夏娃夫人的面貌更像他的妹妹而非母亲)
          关于“鸟”,辛克莱画完后,没来由地想把他它寄给德米安,也只有这封没有署名的信伴得到回应:“破壳之鸟”吻合了德米安对辛克莱的期望,雀鹰也是共同的他能理解的的新生的象征(甚至可能是个人式的世界的象征)(他收到此作品后颇为动容)并称他的印记已成熟,而不像他酗酒时那样猛烈地燃烧他。可见他关注着克莱走过的每一步,以意识或思想或思念的形式陪他走在完人之路上
          (德米安在那时总给我回应,只要我真诚专注的提问,答案总会来到我身边,不论以何种方式。)
          德米安从未放弃他,哪怕是在辛克莱人生最混乱的时期,其对他也只是加以劝导,德米安一直在寻找他,赞同他的成长和探寻,纠正他(从克罗默到酒馆相遇)并不强硬,永远采取较温和的形式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6-08 00:22
          回复
            迷思
            首先:因为德米安本人的唯心存在性,所以探寻他是否事实存在是没有什么必要的(喂!)完全是自述的叙事方式就非常有意思:讲述视角在辛克莱,赞颂对象(却至少)有一半在德米安.这个人(或者也并非一个真正具体的人)拥有古老而更独到的,对世界的理解;这可以看作(或误解为)变故之前天然的“人对世界的理解”“大我”的理解”“他的面容像男人又像女子,像小孩又垂垂老矣,那是从现在到过往的每一个人的脸”这一段非常有深意(可惜我不能很好地理解).德米安.可能是辛克莱的知心好友也可能是他的的倒影,他的伟大之处也在于他的神秘。他的指向性关乎宗教(我不了解)同时其象征意义即内心意象的体现,当然是辛克莱的内心意象(总共分为三个部分,德米安—贝雅特莉齐一梦中人)而梦中人和德米安与夏娃夫人又是高度重合的,辛克莱的梦在本书中几乎是完全的讲索,他活在梦里,真正对他能产生领导的也是梦里的事物(巨鸟,母亲,梦中人)对辛克莱的成长的巨大领导力量是来源于他自身的,不论是音乐家还是克瑙尔,他们的行动要传达的和辛克莱所接收到的不同,音乐家传递给他的正好是音乐家没办法自我理解的,所以由此,辛克莱理解的正是他内心的回声,与音乐哲思的碰撞将是他理解阿布拉萨克斯的桥梁,同时他在音乐家那里感受到了新教于古朽的矛盾他们正因此而破裂,辛克莱此时认识到了音乐家的与自我的矛盾,只是他在点出这个问题时已不再需要教育.书中写:一位领路人抛下了我,救我。
            而我认为在该人生阶段,辛克莱已经学到了他所能学到的,音乐家不过是“有声地”淡出了他的生活,和克瑙尔相似.
            细细想来,辛克莱拥有过的所有梦都与他的关键节点相关,克罗默的虐待之梦(即恶的权柄)是他对支配的恐惧.以及光明与黑暗世界的冲突,甚至了涉及杀人的罪行,(至于为什么德来安的施压使他快慰,呃,我不知道)梦中生发的景象大多来自他怀念的现实(更多来自光明世界)第一次梦到黄色的雀鹰是在德米安临摹门标之后,深蓝色的底座也许意味着地球(世界?我相信,再次提到梦是完人的梦,回到家里被母亲与德米安相叠加的对象拥抱(也许古老的依恋,因为辛克莱在完全摆脱依赖性到有记号的人的群体中时母亲的形象完全变为夏娃夫人,个人的被共同的母亲所取代(爱欲,勇气和牺性?)母亲的符号多见于小雏鸟身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6-08 00:24
            回复
              我认在本书中黑塞要传达的正是一种他对毁灭与新生的看法,又不仅是这样,它藉由辛克莱的个人成长展现,带来的第一个副产物就是个人成长与自我的探讨,这也没什么可奇怪的。因为本来就是一个少年的成长故事,加入了一个神性的形象,就像人生命中普遍存在的伟人形象一样
              辛克莱拥有细腻的感觉,他做出世界的分断,并在童年时候蜷缩在光明世界里,抵制一切看到的黑暗与混乱,尤其在遭到克罗莫的敲诈后,小雏鸟受到德米安的帮助,对光明世界更加依赖,崇尚上帝的善良。在这个阶段尤其明显,那时他认识到了两个世界,但对黑暗没有主观的接触,一切都是被迫的,第一次好奇让他尝尽苦头,所幸德米安后来将他解救,当然这使他更加依赖父母,却对德米安没什么救世主的印象。
              辛克莱的成长是一步步走向矛盾,孑然一生的过程,是常人照理必须经历,而少有人可以安然度过的。“多数人怀念童年和自由,因为他们害怕想起个人的责任,承担自己的义务。”辛克莱之所以能够得到成长,是因为他主观自愿的把自己从童年里抽离。
              “没有哪一条道路比走上完人之路更为令人愁烦。”(夏娃夫人给过他回答“它困难吗?它愉快吗?辛克莱啊,您还能找到比这更简单,更令人愉快的路途吗?”长久以来,辛克莱徘徊在两世之间,受到圣歌的洗礼里,饱受酒精与坏朋友的诱惑,他自从于笃信两世完全分断,不可和解中脱离后,一点点减少对光明世界的依存后,便再未重新接纳两者的分化,两个世界于他而言不再孤立。但他找不到方向。他既不愿意接受光明世界的爱抚,也不愿意接纳自己为堕落,直至听闻阿布拉萨克斯的名。
              这点与德米安不同,他几乎一个神子的视角,全盘接受两个世界
              (我完全不反对人们赞颂的耶和华,可是我们也应该朝拜另一位魔鬼的上帝。)
              辛克莱在接触这位两面神以后想到他和德米安的讨论与上帝崇拜,坚信你之前的早课他们这样辩经,当时德米安并没有强求辛克莱(只有自己才能解释自己)而后是辛克莱主动选择转信。
              他看到了世界的不同,却不像小时候那样逃跑,优雅从容,就像德米安、,
              信仰阿布拉萨克斯是所有有记号者的自愿决定,因此他们不认为自然生发的暗面是要避而不谈的。这是他们与大众的差异,他们的“世界”更意识,更独到,更有创新性,颠覆性。变革从此生发,他们是最不循常理的人。
              重新盘一下,辛克莱是徘徊着成长的雏鸟,世界影响他(随着梦变多而减少)他认知世界,德米安被依靠者(独立于两世之间)被询问者,导师,朋友,情人、灵魂的榜样,克罗默,黑暗一方的执旗者,混混,被恐惧者与支配者、音乐家与克瑙尔,导师,领路人,识解者。夏姓夫人:回声,共情者,爱人,母亲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6-08 00:24
              回复
                迷思三
                和蔟老师脑嗨出来些从未想过的结局问题,我确信那应该不是意识流写法虽然如果是那么一定少不了德面的存在性讨论,可是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在伤员席上的辛克莱最后活下来了而在他昏迷时,在(可能濒死的)德米安给了他夏娃的一吻之后的昏沉里,德米安满意地死去并且安葬了,旁边的伤席又送来新的陌生人什么的,但不这么想的话德米安可能就是一个意识的投射,而辛克莱的完人之路走到“光明的那一页上”,所以他没有什么需要教导需要担心的了自然而然地“淡出了他的人生”(以及虽然但是我希望是你面先醒了忙着先送新伤员来、所以把床铺给了他,幻想ing)(以及最后那一段为什么不能算告白)(带感
                本书的一大部分可解读的都与尼采以及他的哲学有关,但我无意也没能力探讨这个。诸如个人主义,权力中心什么的就给赏鉴专家们去品读评判好了,我这里只想述及(我眼中的)辛克菜,以及黑塞三角。克罗默完全是恶党的印象啊,他同时是一个(幼时)黑暗世界的象征和德米安人物的引子。他要引出辛克莱的恐惧和得救,其人物形象相对平面化,主流化、“完全是混混样子”其本身的人物性格也因为过强的寓意所以不好解读(综上,虽然我觉得剖析实在是大有可为,但是绝望的丈育实在是做不到了)
                德米安所作所为(并不世俗的向善)大多与变革相关,也藉于他的教导辛克菜走出了依赖!而当他不再被需要时,他就作完了告别,他曾表示:“我力图在任何方面做到无可指摘,”以至于尽管他尽力模仿常人,他的形象与完人垂叠.(顺便,因为埃米尔的青春里全是德米安带来的影响,所以他的彷徨少年时也可以简单概括为德米安(一种标题的解读法?)他的故事,就是德米安一个人,经历,理念和变革,两人的交织(说废话)
                需要额外补充的是:本书是黑塞以笔名:埃米尔·辛克莱尔发表的,当时他向出版社
                推荐本书并表示这是瑞典青年军人自传性质的手记,信中称此人己不久于人世,希望尽快出版,所以让我们单纯把这看作是一部自传吧(意识流要素注定不会很多)这是埃米尔的感受,埃米尔的经历,埃米尔的自传。
                一位少年对世界有了非凡的看法,并最终在好友的引导下摆脱怯弱,加入有记号者的团体,在战争告一段落后写了一本书,以纪念(悼念?)他的朋友,记述他的年少的经历-《德米安》
                (有观点是黑塞写书借用假名是因为他尚未走出一战的阴影,但我觉得用一个军人的身份写关于战争的题材不仅是有利于人接受的…这方面我也不懂啊。)战争带来的苦痛无穷无尽。但总之也只是青年辛克莱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本书的尾部)所以是非常值得去品味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6-08 00:25
                回复
                  补充篇(纯纯口嗨
                  虽迟但到.首先吐槽一下没头没尾
                  一切生发在辛克莱身上的想法,一切偶然都是出于人的意志所求(命运)针对黄色的雀鹰,它或许能被解释为新世界,新生,也或许只是一个人,单纯的人出生的过程,因为一个人要真正活着,首先就需要有所探寻,有所感悟。感悟的过程是重新自我发现的过程。是另一次出生。是依照个人生活经验去解释所遇见的一切(世界)的过程。所以每个人认识到的世界几乎一定会不相同,每个人自诞生起他个人的世界,就依照他的经历发生变化逐渐构筑或重新被捣毁,人要诞生,首先必须将既有的世界毁灭,再从废墟上找到新信仰(飞向阿布拉萨克斯)重建新世界,力争成为自己,理解“诞生”于人的意义,有所感悟并死得从容。生命不断的通向自我,建立新的认知以及解释自己,从自然人中褪壳,到自然人的坟墓中去。
                  辛克莱不断地成人,不断地摆脱依赖,对光明世界的依赖,对马克思德米安的依赖,对酒精的依赖,对恶的权力的依赖。他不断的走着,渐渐终止自我欺骗,不再片面的概括他的世界,接纳他看见的所有,接纳梦,和尼采为伴,辛克莱的行动也许出于迷茫,也许多半还受迷茫困惑。但他挣扎着,挣扎着出生
                  所有人都需要挣扎,那些没有挣扎觉悟的家伙是长腿的鱼
                  夏娃夫人作为一个宗教意味较重的形象。象征着母亲,神性,其中借用神创的女子夏娃的典故(说不准)也是一种阿布拉萨克斯的形象。
                  我认为在所有有记号者身上都存在着独一的阿布拉萨克斯“借他们的心生发幻象”两面神引导他们搜寻但并不出于衪的主观意愿,他们从潜意识里得到牵引,每个人通过两面神信仰看到不同的自己,这是镜面的关系
                  夏娃夫人对辛克莱更多意味着自我与命运,作为母亲的部分是夏娃,作为领路人的那部分,我想却更多是符合青春爱欲冲动的德米安(沉稳,女性化的特征)爱他们就像爱恋一个生命中一定存在的伟人形象,从对衪的倾慕中更多引出对自我的认知。
                  “夏娃夫人”-伟大的灵魂,没有哪个这样称呼衪的人不曾爱过祂,辛克莱也在这样的爱中得到拯救,“它化为我的每一种思绪”是否是种“我的每一部分思考都在这样的相遇中回望我自身。”人类,世界,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升华为狂热的爱,投射在拥有梦中人一切特质的夏娃夫人身上,化为一种拯救。在这样的爱中,他得到自我的和谐,对于世间万物,对于所想过的一切,对于两个世界,夏娃夫人作为一个卫生有力的支持他,他生发了恋慕,对于强大灵魂,伟大意志的恋慕,这不能单纯解释为情爱或雏鸟情结,这是狂热,更是和谐,他所追求的和谐
                  辛克莱的爱之梦,爱之欲与他的生命相关联,梦对于他是掌控者,他周围的梦世界是善良与癫狂相交织的,内心是没有办法得到他追求的清明的。但他清楚生活中有了这样的梦,有了德米安和雀鹰和梦中人已足够。
                  他比以往更为理解什么是爱,什么是命运(一切伟大与宽广都朝向阿布拉萨克斯)既然辛克莱的内心映射出阿布拉萨克斯的形象,那么梦中人又怎么不算是阿布拉萨克斯的其中一个面目呢?
                  他画不出他的爱人。也无法依愿将祂交给德米安,他知道他们命运相连。
                  我所向往的无非是试着以我自发的本性去生活,为何如此之难?
                  人要探寻自己的命运,谈何容易?人要接纳世界,去活一次,谈何容易。每个人都在成为自己,再度出生,却从来不是想就能做到的。德米安是具有神性的完人,相信在所有有记号里,他和辛克莱共同组成两个不同方面的象征。德明安是传教士与训导者般的存在,辛克莱则始终作为信徒和探寻者。德米安给他阿布拉萨克斯的启蒙,告诉他世界并非纯善或纯恶的。这与普世信仰的崇尚极善上帝厌弃极恶魔鬼不同,直接引起了辛克莱来关于顺从和逆反的思考,同时促使他不再认为压抑天性是正确的,爱欲是必须弃绝的,但,随后,他陷入了对梦中人身影的渴求,此时他的精神孤独,无人可以傍靠。
                  不过很快,他意识到了德米安与他同在。这又是他想要与他重新取得联系,同时他想到克罗默,想到酗酒,生发出新的灵感,做梦,绘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6-08 00:26
                  回复
                    雀鹰从梦中孵化,飞向阿布拉萨克斯。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6-08 00:26
                    回复
                      而在战场上一切描绘或多或少都不再清晰,人们,所有人,不分国家,不辩种族,无论信仰,很多愿意为了理想去死(却少有人愿意为理想而活)而有记号的这部分人似乎必定是首先献身的--为了新世界,他们的责任似乎是如此,作为领袖的德米安为了无可指摘已入伍成为一名少尉。(他身着军装的样子,竟是如此不可思议地陌生。)他在什么环境下成为什么样的人(虽然是模仿,但也称得上完全是)变化的多面的非人形象。
                      神性生命。
                      在他冥想时他是全人类的影子,而他显在辛克莱面前,作为导师和朋友,没有人(除了他母亲)能发现和理解每一面的德米安。但每个人心里都存在或曾存在一个德米安,不朽的思想与强大的灵魂寄宿在每个人身上,也就是我们的心湖里也有一个德米安式的人物。哪怕是一个映象,他也活在我们彼此的身上和行为中,就像辛克莱见到“命运”后受到德米安的召唤。与他惜别,与他相融。此时的德米安在辛克莱身上活下来了,永远存活。只要他还没有丢失该隐的记号,还没有退缩成一个平庸者。他就与他一体,永远存在,与他共往。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06-08 00:26
                      回复
                        好吧我还有之补充2
                        1.辛克莱对于记号的认识从听说该隐开始。那时他自认为违背了光明世界不断的在两个世界穿寻,躲避内心的迷茫,折磨他灼烧他,一直到德米安到来,这正是他的少年时期,听闻阿布拉萨克斯,决然追随,这就是他的青年时参军入伍,后来他望见命运,亲吻两面的神
                        2.人们想做他们必须做,也只能由他们做的事,可是在探寻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什么是只能“由我做”的那条路上不该做的事情太多太多,天职遥不可触
                        3.辛克莱的秘仪是绘制的梦中人吗?它毕竟起了效用。
                        4.皮斯托留斯是迷茫的,所以他酗酒,他坚信宗教需要仪式以掩盖他的迷茫。
                        5.一个人只要集中精力去召唤,总会有回应的,这是人和人之间的精神联系
                        6.只有青年人能理解青年人,可是哪个牌子的青年人能完全理解黑塞呢?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3-06-08 00:27
                        回复
                          在重逢德米安之前,辛克莱对自己的自我尽管没有明确的认识,却明白内心的事物会投射至周围的环境,构成世界。对梦预感命运的强烈信任支持着他向前走,去探寻内在。“我们不会被不出于我们自身的事物激怒。”“当你有某种强烈的欲望去做某事时,务必分辨明白是否是阿布拉萨克斯在借您生发幻象”“我们当然要听凭衪的引导,那么,该怎么做?”
                          总而言之,辛克莱的少年生活里德米安是存在于他身侧与他相连的。他们是完全的两个个体,却在精神上不断趋近,以至于最后成为一体。则,辛克莱眼中的德米安是一个领路人,而他的教义与教益不会有穷尽。黑塞在写辛克莱对于战争的感觉,对于梦的想法时总是使用象征直觉,德米安不主张良善的秩序,也并非恶的对立,辛克莱的眼里世界不断变化,始终没有一个有序确定的形态,几近混沌(我流感受)这是年轻人看到的生活的周围,何尝不是战前世界的写照,而我们的现在在青年眼里就和那时不同吗?年轻人见到的大体上和辛克莱是没什么差别的。新客来的童年生活是特化的,富有极端起伏,因此更有象征价值和一般性的特例
                          这是少年成长相关的书籍,这是少年成长的挣扎,是埃米尔的,是所有人的。
                          只是埃米尔写出了他的自传,供人反思自我,理解德米安,也理解《德米安》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3-06-08 00:27
                          回复
                            特别鸣谢
                            蔟老师
                            qwer老师
                            名字老师
                            所有对德米安感兴趣的人
                            还有耐心看到这里的你
                            作者.铃茄
                            Tip:越读越深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3-06-08 00:28
                            回复
                              END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3-06-08 00: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