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关网吧 关注:36贴子:1,616
  • 0回复贴,共1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考研真题题库题目节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考研真题题库题目节选!
摘录:
调查性报道[北京师大2019年研;云南大学2018年研;中央民大2017年研;南开大学2013年研;厦门大学2010年研;北大2008年研]
答:调查性报道是指对当前的重要事件或群众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对大量事实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揭示事物真相,探讨事物的发展规律的一种报道形式。调查性报道以揭露社会弊病为目的,调查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多个方面。它是新闻媒体相对独立的工作。调查工作通常较为艰苦、复杂,需要相当的调查技巧,一般较费时费力。它的主题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因而也是公众相当关心的问题。有人或组织企图掩盖这些信息,但他们不一定付诸行动。调查记者的调查工作应该受到公众和法律的支持和保护。新闻理论界一般认为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 Reporting)源于20世纪初叶在美国轰轰烈烈展开的黑幕揭发运动,更早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普利策倡导的社会改革报道。
枪弹论[南大2009年研]
答:“枪弹论”又称“魔弹论“皮下注射理论“或“刺激-反应理论”。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早期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受心理学中机械的“刺激一反应”论(S-R)的影响,认为新闻媒介发送的信息一经“命中目标”,就必然产生传播者所预期的效果。早期的传播学者认为,受众在“刺激-反应理论“机制作用下任凭传播内容摆布,只要把价值、思想与信息直接“注射“到每个被动的、原子式的受众个体身上,便可产生一种直接的、不经任何中介环节的效果,因此,媒介效果的实现完全取决于媒介所传播的内容。大众媒介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
意见领袖[郑州大学2021年研;中南大学2020年研;中山大学2019年研;北工商2019年研;北大2018年研;北京师大2018年研;浙大2017年研;湖北大学2017年研;华东师大2014年研;南开大学2011年研;厦门大学2011年研;中山大学2011年研]
答: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意见领袖在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和过滤作用。其特点是:
①与被影响者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等级关系;
②广泛分布在社会各个阶层;
③影响领域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在现代都市社会中,意见领袖以“单一型“为主;
④意见领袖的社交范围广,信息渠道多、大众传播信息接触量大、接触频度高。
议程设置理论[湖南大学2021年研;中传2019年研;复旦大学2018年研;厦门大学2015年研;中央民大2015年研]
答:议程设置理论是关于大众传播与受众对于现实生活中各项大事及其重要性判断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理论假说。它最早由美国学者麦库姆斯和肖于1972年提出。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以赋予各种社会议题以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注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大众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议程设置理论的理论特点包括:
①“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大众传播活动在受众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②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这里着眼的是传播媒介的日常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③“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沉默的螺旋[电子科大2021年研;南昌大学2020年研;上海理工2019年研;清华大学2018年研;北京师大2018年研;南京大学2018年研;华中师大2018年研;人大2012年研;北大2009年研]
答:“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理论由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于1974年首次提出,
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给予全面的概括。该理论包含三个命题:
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
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即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
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诺依曼认为,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a.多数传媒的报道内容具有高度的类似性(产生“共鸣效果”);b.同类信息的传达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累积效果”);c.媒介信息的抵达范围具有空前的广泛性(产生“遍在效果”)。
本文相关资料: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7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7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新传考研新闻学理论精讲班(李良荣《新闻学概论》、马工程《新闻学概论》等为主)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7版)网授精讲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7版)全套资料【笔记+题库+视频】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5版)精讲【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
注:本帖为题目节选及资料目录汇总,各资料每年更新。
↓↓↓查找使用方法见本吧置顶帖↓↓↓
https://tieba.baidu.com/p/8261859740


1楼2023-06-14 17:0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