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96、97、98三回,是全书最精彩最高潮的部分,比之前八十回的黛玉葬花、共读西厢等情节也毫不逊色,甚至更能打动读者的心。评价掉包计和黛死钗嫁写得不好的人,可以亲自试试续写红楼梦,要求不能抄袭后四十回的情节故事,必须自己原创,让大伙瞧瞧到底写成啥样才叫好。
迄今为止,红楼梦的续书已有上百种,没有一部续书能达到后四十回的水平高度,缺乏研究价值。清代和民国的续书纯属附骨之蛆,现代人续书除部分抄袭后四十回之外,还充斥大量现代写作套路,文字功底既不如后四十回深厚,思想艺术境界也比较浅薄。
现代人续书普遍从81回开始续,大多只续28回,并且深受后四十回启发,带有明显后四十回的影响和烙印。清代民国时期的续书多把120回红楼梦看成一个整体,有的从97回开始续,有的从121回开始续,不受后四十回影响,把悲剧结局改成喜剧。
无论是谁写续书,对第一女主角--林黛玉结局的安排无疑是最重要的。有不少读者认为:因为贾母最疼林黛玉、王熙凤也不希望失去荣国府管理权,所以掉包计的情节设计不符合曹雪芹原意。那么,既然作为贾府最德高望重的长辈、一品诰命夫人--贾母坚定支持宝黛婚姻,那宝黛爱情悲剧如何安排呢?
只有一个办法:让贾母死在林黛玉之前!关于林黛玉之死,梁归智总结了一个最好的情节设计,算是发起对程高本掉包计和黛死钗嫁的挑战:
八十回后,贾家内部为了财产的继承权和管理权,各派力量的斗争日趋激烈,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关系也成了这种斗争的一个焦点。为了争夺财产,赵姨娘、贾环、邢夫人等污蔑宝玉和黛玉有“不才之事”。贾母活着的时候,对宝玉和黛玉的污蔑还是在暗中流传,后来贾母生病死了,林黛玉失去了靠山和保护,各种流言蜚语就公开化了。王夫人本来就不喜欢林黛玉,这时候更觉得林黛玉是贾宝玉的祸根,贾母死了,王夫人的话语权上升了,她就不让贾宝玉再去看林黛玉,贾宝玉被迫搬出大观园,宝玉和黛玉被隔离了。王夫人又进宫去见贾元春,让元春下旨意让贾宝玉娶薛宝钗。另外一方面,由于朝廷政治斗争的演变,贾宝玉一度离开了贾府,而且传来处境危险的消息,林黛玉既受到了贾府各种恶势力的污蔑诽谤,孤立无援,又日夜为远离在外而传闻不断的贾宝玉担忧伤心,日夜痛哭,最后泪尽而死。后来贾宝玉去潇湘馆凭吊,林黛玉已经死了半年了,他只见“落叶萧萧,寒烟漠漠”。这就是林黛玉“眼泪还债”而死结局的粗线条轮廓。
简单概括就是:林黛玉失去唯一靠山贾母——宝黛流言蜚语传遍大观园——王夫人让贾宝玉搬出大观园——贾宝玉不得不离开家与林黛玉分隔两地——林黛玉在受人排挤以及对宝玉的思念担忧下泪尽而逝——贾宝玉回贾府后悼念林黛玉并由王夫人做主娶薛宝钗
个人认为这种情节安排很像87版红楼梦电视剧第33集的剧情,都是贾宝玉在不知名的原因下离开贾府,然后林黛玉因思念宝玉泪尽而逝。87版原剧本中有宝黛私会被众人撞见的情节,林黛玉因此招致流言蜚语是合理的。87版也有王夫人密谋和元妃赐婚的情节,最后宝玉回到潇湘馆,对景悼颦儿。所不同的是,梁归智认为贾母先去世,在刘心武续红楼梦中,也把贾母之死安排到林黛玉结局之前。
列位看官,您认为林黛玉这样的情节设计,艺术水平高度与程高本相比如何?

迄今为止,红楼梦的续书已有上百种,没有一部续书能达到后四十回的水平高度,缺乏研究价值。清代和民国的续书纯属附骨之蛆,现代人续书除部分抄袭后四十回之外,还充斥大量现代写作套路,文字功底既不如后四十回深厚,思想艺术境界也比较浅薄。
现代人续书普遍从81回开始续,大多只续28回,并且深受后四十回启发,带有明显后四十回的影响和烙印。清代民国时期的续书多把120回红楼梦看成一个整体,有的从97回开始续,有的从121回开始续,不受后四十回影响,把悲剧结局改成喜剧。
无论是谁写续书,对第一女主角--林黛玉结局的安排无疑是最重要的。有不少读者认为:因为贾母最疼林黛玉、王熙凤也不希望失去荣国府管理权,所以掉包计的情节设计不符合曹雪芹原意。那么,既然作为贾府最德高望重的长辈、一品诰命夫人--贾母坚定支持宝黛婚姻,那宝黛爱情悲剧如何安排呢?
只有一个办法:让贾母死在林黛玉之前!关于林黛玉之死,梁归智总结了一个最好的情节设计,算是发起对程高本掉包计和黛死钗嫁的挑战:
八十回后,贾家内部为了财产的继承权和管理权,各派力量的斗争日趋激烈,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关系也成了这种斗争的一个焦点。为了争夺财产,赵姨娘、贾环、邢夫人等污蔑宝玉和黛玉有“不才之事”。贾母活着的时候,对宝玉和黛玉的污蔑还是在暗中流传,后来贾母生病死了,林黛玉失去了靠山和保护,各种流言蜚语就公开化了。王夫人本来就不喜欢林黛玉,这时候更觉得林黛玉是贾宝玉的祸根,贾母死了,王夫人的话语权上升了,她就不让贾宝玉再去看林黛玉,贾宝玉被迫搬出大观园,宝玉和黛玉被隔离了。王夫人又进宫去见贾元春,让元春下旨意让贾宝玉娶薛宝钗。另外一方面,由于朝廷政治斗争的演变,贾宝玉一度离开了贾府,而且传来处境危险的消息,林黛玉既受到了贾府各种恶势力的污蔑诽谤,孤立无援,又日夜为远离在外而传闻不断的贾宝玉担忧伤心,日夜痛哭,最后泪尽而死。后来贾宝玉去潇湘馆凭吊,林黛玉已经死了半年了,他只见“落叶萧萧,寒烟漠漠”。这就是林黛玉“眼泪还债”而死结局的粗线条轮廓。
简单概括就是:林黛玉失去唯一靠山贾母——宝黛流言蜚语传遍大观园——王夫人让贾宝玉搬出大观园——贾宝玉不得不离开家与林黛玉分隔两地——林黛玉在受人排挤以及对宝玉的思念担忧下泪尽而逝——贾宝玉回贾府后悼念林黛玉并由王夫人做主娶薛宝钗
个人认为这种情节安排很像87版红楼梦电视剧第33集的剧情,都是贾宝玉在不知名的原因下离开贾府,然后林黛玉因思念宝玉泪尽而逝。87版原剧本中有宝黛私会被众人撞见的情节,林黛玉因此招致流言蜚语是合理的。87版也有王夫人密谋和元妃赐婚的情节,最后宝玉回到潇湘馆,对景悼颦儿。所不同的是,梁归智认为贾母先去世,在刘心武续红楼梦中,也把贾母之死安排到林黛玉结局之前。
列位看官,您认为林黛玉这样的情节设计,艺术水平高度与程高本相比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