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吧 关注:131,037贴子:3,450,258

90年代后没继续发展米格31是螺丝的重大失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RT。米格31m1995年原型机都打把试验了,极速降低到2.4倍音速,但因为油量增加和发动机改良,在携带6枚R37重型空空导弹的状态下以2马赫超音速巡航作战半径高达900公里,亚音速作战半径2500公里,机头放大,雷达直径加大到1.4米。此外螺丝手头还有已生产的米格31约500架。
海湾战争已经表明,苏34那种低空高速突防的理念过时了,狂风突防时的损失率就是明证,所以应该毫不犹豫的把苏34砍掉。螺丝新一代前线轰炸机,不能搞低空高速突防,隐身又没那技术和财力,就应该以米格31/31M为基础搞高空高速。凭借2万米以上高度2马赫的超音速巡航,基本可以免疫中近程防空导弹,s300和爱国者的威胁也会大大减小,机体空间比苏27系列还大足够装得下雷达、光电、电战设备。机腹平坦可以加挂匕首、kh101乃至KH32这类重型导弹,可以代替逆火执行反航母任务和打击重点目标的任务,就是扔无动力的滑翔制导弹药,都能飞出去100公里以上,不比苏34靠铁甲突防安全多了?还非常适合代替米格25BM执行SEAD任务。
另一方面,几百架米格25R系列侦察机退役后,螺丝的空中侦查能力大为衰减,卫星又数量太少不足以取代侦察机,改进出米格31侦查型号对于保障螺丝基本的侦查能力也非常重要。
即使是空战方面,现代空战还哪有多少近距格斗?面对五克兰这样的对手,也都是靠R37M和R77-1这样的中远程导弹取得战果,米格31同样很适合。
更重要的是,发展米格31可以让米格设计局活下来,避免苏局一家独大的局面。


IP属地:辽宁1楼2023-06-26 09:45回复
    你根本就不明白人家需要什么 苏34可以支援前线 米格31可以吗?损失不损失那关陆军什么事情?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06-27 15:25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没错。非常不该取消米格31m。据说,据说是和苏30竞争截击机,西蒙诺夫动用了关西。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6-27 17:30
      收起回复
        要是不把产品20(al41f)缩小成117,或许米格31m也可以用,可以取代d30f6m,这样通用性就更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6-27 17:32
        回复
          把产品30改成产品117也是个重大失误。不仅多花了时间多花了钱,性能下降,还失去了通用性。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6-27 17:36
          回复
            关于SU34的问题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角度吧
            众所周知海湾战争联君的制导武器占比不到10%,沙暴行动期间上至B52下到各种战术机实际大部分依然在用传统方式舔地,也都承受了一定的伤亡。对比起来的话当时酥鹅在制导武器方面并不差,导弹或者激光/光学制导炸弹都是已经掌握的技术。此时问题的关键是制导武器价格高居不下,所以在运用中也不可能大范围铺开使用。所以到了91年年底米国开始进行低成本制导武器开发。
            到93年随着CPS系统接近完成,真正的游戏变革者来了,也就是GPS+惯性制导,虽然无论哪种方式精度都不如激光制导,但是只需要一个GPS接收器加一个简单的惯性制导装置却彻底把制导装置价格打下来了。因为制导装置价格太低,所以米国在90年代后期又开发了小直径制导武器,把制导炸弹门槛进一步下放。到03年伊拉克战争制导炸弹的使用比例已经提高到67%左右。
            所以SU34为什么还存在?对于还在用民用GPS导航来遂行轰炸导航的VKS来说不言而喻。


            IP属地:陕西6楼2023-06-27 17:52
            收起回复
              没必要,米格31整成现在这样,能打匕首,已经是飞舞利用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6-27 18:27
              回复
                苏34打击多少目标 米格31多少 有损失不等于没用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3-06-27 22:1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最大失误是下马这个。。。。技术很成熟有样机。。运载成本下降10倍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6-27 23:10
                  收起回复
                    MAKS了,闪电设计局开发的东西,苏联末期最具价值的航天发射载具项目,真正可能大幅降低航天发射成本的东西。RD-701应该算是苏联火箭发动机最高水平的代表了,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体开发,模式一液氧/煤油+液氢,推力400吨,比冲415秒,室压300kgf/cm2,模式二液氧/液氢,推力162吨,比冲460秒,室压122kgf/cm2,发动机干重3.8吨,双燃烧室,另外还有单燃烧室的RD-704,堪称黑科技。这个项目离完成本来应该没有什么特别的障碍了,甚是可惜。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6-27 23:12
                    回复
                      这俩是一类飞机吗?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06-28 09:37
                      收起回复
                        解释一下一些质疑。有人说苏34适合仍铁蛋而米格31不适合,问题是仍铁蛋这么简单的任务用的着发展一种新型前线轰炸机吗?对付咯咯乌、IS这样的对手,苏24、苏25、苏30SM甚至改进后的苏27、米格29都能胜任扔铁蛋的职能,成本比发展用途单一的苏34低多了。对付二毛这样的对手,苏34现在还敢去前线仍一颗铁蛋?还不是只能乖乖扔滑翔但,苏30、35甚至改进后的苏24、25、27和米格29同样能做到。等于鹅花了大价钱发展的前线轰炸机,实际对地能力和战斗轰炸机甚至改进后的老战机没太大区别,这不是浪费什么是浪费?
                        既然要发展一款专用的前线轰炸机,就必须保证它在纵深打击方面必须明显强于多用途战斗机和改进后的老战机,别再幻想发展处一款能靠铁蛋就纵深突防的战机,以大毛的技术水平根本做不出来,想搞纵深打击就只能靠制导弹药。如果靠制导弹药来完成纵深打击,那米格31明显是最适合的载具,而且还非常适合侦查、对舰、SEAD乃至截击等其他任务。
                        至于说米格31出动率低,首先没有明确证据能证明这点;其次即使真的如此,也是因为现有的31机龄太老。米格31在苏联时代装备了500多架,露天积雪的机场一样部署,没听说有难保养出动率低的问题。


                        IP属地:辽宁15楼2023-06-28 09: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