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诗话一、题渊明诗
陶靖节云:“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
;非余之世农,亦不能识此语之妙也。
东坡诗话 二、题渊明饮酒诗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
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多索然矣。古人用意深微,而俗士率然妄以意改,此最可疾。
诗人玉屑○靖节
△清淡之宗
渊明意趣真古,清淡之宗;诗家视渊明,犹孔门视伯夷也。(《西清诗话》)
诗人玉屑△知道
东坡拈出渊明谈理之诗,
有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曰:「笑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三曰:「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皆以为知道之言。盖絺章绘句,嘲风弄月,虽工何补!若观道者出语,自然超诣,非常人能蹈其轨辙也。(《韵语阳秋》)
诗人玉屑△悟道
彭泽归去来辞云:「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是此老悟道处。若人能用此两句,出处有余裕也。(《许彦周诗话》)
诗人玉屑卷十六 ○香山
△达道。 白氏集中,颇有遣怀之作,故达道之人,
率多爱之。余友李公维录出其诗,名曰养恬集;余亦如之,名曰助道。其词语盖于经教法门,用此弥缝其阙,而直截晓悟于人也。余爱其诗云:「义和走驭趁年光,不许人间日月长。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鬓不成霜。荣销枯至无非命,壮尽衰来亦是常。已共身心要约定,穷通生死不惊忙。」予今拟其句语,聊加变易,入于别韵,前述时景之迅迁,后述世态之不一,而终篇亦断之以「不惊」也。诗云:「义和走驭趁年华,不使人间岁月赊。春正艳阳春即老,日方亭午日还斜。时情莫测深如海,世事难齐乱似麻。已共身心要约定,古今如此勿惊嗟。」(《法藏碎金》)
△达者之词
白乐天诗曰:「无事日月长,不羁天地阔。」
此达者之词也。孟东野诗曰:「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此褊狭者之词也。(《青箱杂记》)
△东坡似乐天
东坡平日最爱乐天之为人,故有诗云:「我甚似乐天,
但无素与蛮。」又「我似乐天君记取,华颠赏遍洛阳春。」又「他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老居士。」又「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而坡在钱塘,与乐天所留岁月略相似,其句云「在郡依前六百日」是也。(《王直方诗话》)
△陆放翁
嘉泰壬戊九月,陆放翁梦一故人相语曰:我为莲花博士,镜湖新置官也。我且去矣,君能暂为之乎?月得酒千壶,亦不恶也。遂以诗记之曰:「白首归修汗简书,每因囊粟叹侏儒。
不知月给千壶酒,得似莲花博士无?」又梦到万顷荷花中,有诗云:「天风无际路茫茫,老作花王风露郎。只把千樽为月俸,为嫌铜臭杂花香。」此事甚新奇,可入诗料。(赵章泉梅课)
陶靖节云:“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

东坡诗话 二、题渊明饮酒诗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

诗人玉屑○靖节
△清淡之宗

诗人玉屑△知道
东坡拈出渊明谈理之诗,

诗人玉屑△悟道
彭泽归去来辞云:「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诗人玉屑卷十六 ○香山
△达道。 白氏集中,颇有遣怀之作,故达道之人,

△达者之词
白乐天诗曰:「无事日月长,不羁天地阔。」

△东坡似乐天
东坡平日最爱乐天之为人,故有诗云:「我甚似乐天,

△陆放翁
嘉泰壬戊九月,陆放翁梦一故人相语曰:我为莲花博士,镜湖新置官也。我且去矣,君能暂为之乎?月得酒千壶,亦不恶也。遂以诗记之曰:「白首归修汗简书,每因囊粟叹侏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