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线,在太阳还未完全笼罩大地时,玥信与吕翎蝶所统领的联合军队共5万人已经开始在玉苏江南岸默默等待着紫月上官锦妍所统领的紫月袭月军团的到来。昔日的伙伴今天却要刀戈相向,这令玥信饱受煎熬,或者说,是全体羽月王国军民的煎熬。
玉苏江波涛滚滚,由于是清晨,天刚蒙蒙亮,所以一切显得是那么寂静,只有江水不断拍打岸石的过程中发出的声响。
然而满怀必死之心的玥信等人却严阵以待,空气显得凝重与压抑。
良久,军师吕翎蝶骑着铁血宝马来到了玥信面前,忧虑的说到:“信,尽管我们占据着地利,然而敌人不一定会从这里进军,江水湍急,行军渡江之大忌。”玥信点了点头,却又无奈的叹了口气道:“我知道,可是如果我们用5万人去从正面攻击敌军犹如飞蛾扑火,敌人人数众多,武器装备也不见得比我们差许多,更何况,我们还尚未得知敌军将从哪里渡江,目前只能如此被动的等待。”吕翎蝶听后不禁柳眉微皱,这正是军队面对的问题,她清楚玥信是为了随时从正面抵挡敌军主力,而无论敌人从哪里渡江,这里都是最好的袭击点,只是怎么样做既不出现重大伤亡又能取得胜利呢?她陷入了沉思。
这时负责侦查的前军将军陈郁带领一支轻骑连疾驰到二人面前抱拳道:“禀将军,军师,袭月军团已经从2号浅滩渡过,可能将攻击由沈钦戎把守的定钟关。”“定钟关!”二人不约而同的对了目,定钟关控制着前云灵玉省州的一条重要道路,谁控制它谁就会取得玉省战场的主动权。“信,下命令吧,我们此次出击毫无斩获,如果不紧急回到定钟关,我们东北线就会重蹈南线太史昭容将军的覆辙!”吕翎蝶急切的催促着玥信,玥信稍作思考,面色凝重的说:“好吧,陈郁,你领3000轻骑兵先行回援,我们会稍后回关与关内人员一起抵挡袭月军团!”陈郁抱拳,点了三个营[每营1000]轻骑军队向定钟关疾驰。
吕翎蝶望着陈郁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疑惑:“3000人飞援……对方可是25万啊……这岂不也是……”她把疑虑告诉了玥信,玥信微微一笑回答:“蝶,大可不必担心,即使是3000人,陈郁也能把它用成30万的,当年在霜辰时她用1000人扼守平南关,硬是把紫月13万军队堵在关外,致使南北布袋围阵漏出大洞,并由此使得沈夏等人逃离,我相信,再次面对紫月军,她会自己鬼才军师的机智发挥的淋漓尽致的!”吕翎蝶轻轻点了点头,玥信比自己知人,自己比玥信知谋,只有配合和信任,才能让二者中和成一股强大的智慧力量,正因如此,吕翎蝶十分信任玥信的眼光。这时玥信说:“我们也行动吧,时间紧迫,不容犹豫了。”吕翎蝶听后把统领旗抽出,高呼:“三军听令,化四方林火阵,进军定钟关!”
一路上,吕翎蝶思考着怎么顶住敌人攻势,毕竟兵力差距悬殊,想要轻易击败5倍的敌人,不但需谋,还需天意。战场局势瞬息万变,稍有不慎就会酿成败局,虽然对于玉省战场来讲己方已控制所有地利,军队士气极为强盛,然而天时作为不可或缺的因素也主宰着一场战争的胜败。“对方应该已经攻打定钟关了吧……但愿沈钦戎和乔丙哲他们能够拖住时间……”吕翎蝶默默念道。
在距离定钟关十五里的地方,一切风平浪静,没有出现吕翎蝶想象的激战画面,吕翎蝶不尽一愣,之后便开始佩服玥信的识人能力了,于是她快马赶到玥信面前,行礼道:“信,敌人看来还没有逼近,我们快点进入关中吧,避免夜长梦多!”玥信点了点头道:“下令吧!”于是吕翎蝶挥舞令旗高呼:“急行军进入关中防御!快!”
待全军入关后,玥信和吕翎蝶才微微松了一口气,却没有看到陈郁与3000轻骑的的身影,这时沈钦戎赶来道:“两位指挥,敌军目前在离我城三十里左右的地方徘徊着,可能是受到了袭扰,我们还有一点时间加强防线!”玥信听后,冷静的挥了挥手说:“不必,钦戎,你能上战场么?”沈钦戎疑惑了,他一时间没有明白玥信的话,然而忽然他明白了这弦外之音,他心中默念着:“信大人是希望我能上战场。”于是他双手抱拳,以刚硬的声音回答道:“为了国家的独立与民主,我愿意主动请缨领兵出战!”玥信笑了,转过头对吕翎蝶说:“钦戎可是我军的一把利剑,现在,我把利剑托付给你,希望你能因此带来胜利之光!”吕翎蝶行礼:“遵命,我会领兵直插敌人中军!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扬我羽月勇猛忠诚之名!”
关内有雄兵十万,再加上玥信自己带的五万精兵,总计十五万人,吕翎蝶和沈钦戎挑选了7万人的部队浩浩荡荡的向敌军所在处开去。
死亡之音,轻轻发出声响,究竟为谁?无人知晓。
终于,东北线的第一场大会战,一触即发。
面对着西线和南线军队的层层败退,所以东北线将士都清楚,这一仗究竟意味着什么。
尽管人数劣势,但他们坚信,自己的牺牲是为了国家的胜利!
所以,但凡出战之人,从上到下,只有一条信念:无论对方是谁,我们都要为保护羽月王国而奋斗,即使牺牲自己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