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合作吧 关注:23贴子:175
  • 6回复贴,共1

企业有诉讼记录困扰着企业的发展,可以彻底消除吗?#爱企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有不少老板咨询我,在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网、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中国司法大数据服务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全国法院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信息网、中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网、最高人民法院服务人民群众系统、还有企查查、天眼查、启信宝等第三方的平台机构的裁判文书记录能否删除,表明自己已经履行了相关的法律责任,但是这些记录还是在平台上任何人都能看得到,对于企业的发展以及招投标、商务合作、企业贷款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这让他们很苦恼。
企业的信用记录删除修复:只要符合条件是可以修复的,提到信用信用修复最先想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信用修复这项工作是怎么来的,信用修复主要是由信用监管机制延伸出来的工作。企业信用修复肯定是合法的,并且国家为了更方便企业进行信用修复还推出了信用中国等网站的网络服务,在疫情期间也可以足不出户的进行企业信用修复的相关办理。所以,企业信用修复要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在完成法定的应履行的义务后,必然是合规合法。 很多企业都在纠结,企业的诉讼记录是第三方软件公示出来的诉讼记录,只要联系他们就可以删除,这个观点不是完全正确,因为 他们第三方软件 没有从源头修复删除记录,只能选择不公开公示信息,但是前提也是的 源头的法律文书网彻底删除他们才能不公示。
其实我们(v-zthaomeng)完全可以通过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一步步帮助企业删除了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企查查、启信宝、天眼查、爱企查等平台上面的裁判文书、司法案件、被执行人记录、自身风险、关联风险、历史风险等,取得了富有建设性的成效,提升了企业品牌美誉度、信任度,为企业扫清了信用障碍,带来了新的合作机会。


IP属地:北京1楼2023-07-20 10:10回复
    近期发现咨询消除企业作为原告的涉诉记录的越来越多了,原因竟然是银行贷款通不过或降低额度,我们都知道,企业有作为被告的诉讼记录银行贷款是通不过的,但现在看来企业只有有诉讼记录,无论是作为原告还是被告,都会受到影响,所有说撤销删除企业的诉讼记录,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成为了刚需。


    IP属地:北京3楼2023-07-27 11:48
    回复
      按照最高法规定,第一,裁判文书上网公布前,需要对当事人的个人信息以及其他不宜公开的内容进行技术处理。第二,虽然《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上网公布暂行办法》规定,当事人认为案件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秘密,请求不在互联网公布生效裁判文书,经案件承办部门审核理由正当且不涉及公共利益的,可不在互联网公布。但是发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对是否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提出意见,这就造成了当事人想删除诉讼记录缺乏法律依据。


      IP属地:北京5楼2023-10-24 09:29
      回复
        由于裁判文书网平台集结了大量的数据,采用大数据分析还可以判断企业风险、背景调查、客户开发、投资参考等用途。大量的诉讼记录,从侧面反映出目标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和风险特征。被告的案件多话,则说明公司存在重大履约风险,可能经常延期交货、产品质量不达标、习惯性拖欠等行为。原告的案件多的话,则说明公司的风控工作漏洞多,要经常通过诉讼保全利益。


        IP属地:北京6楼2024-02-24 16:45
        回复
          由于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所以很多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当然在完善过程中存在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
          有诉讼=不讲信用?当然不是,企业或个人在正常的经营或工作生活中难免有诉讼出现,很多诉讼都已完结,而且履行了法律责任义务,原则上是不会对以后的信用造成影响,但现实是,如果有涉诉记录,贷款银行通不过,投标受限,甚至政府补贴都不能享受,这实际上已经将诉讼记录纳入信用范畴,那就应该有相应的修复通道,但是现在的责任义务不对等,没有相应的修复流程。但好在并没有把企业或个人撤销删除这些记录的路全部封死,只要是用正确的方式去申请,还是可以撤销删除诉讼记录的,这就给企业或个人带来新的出路和希望。


          IP属地:北京7楼2024-05-12 13:01
          回复



            IP属地:北京8楼2024-06-27 14:12
            回复



              IP属地:北京9楼2024-11-25 07: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