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人类学吧 关注:50,191贴子:2,681,957

彝族父系构成(凉山为例)不要被误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凉山彝族相对真实的保留了彝族父系结构的原始结构,以凉山数据为参考是相对可信的。
凉山早期的311例数据是目前最具权威的彝族父系构成参考数据样本。
“凉山311例数据”反映出的f8和f444应该都是西北南下的氐羌原始股人群,n可能也是氐羌原始股人群,d是氐羌原始股主力,里面还有一定大比例的具有代表性的西南土著特征父系,体现了古氐羌人群南下后与土著发生等融合。
彝族最大的父系还是f8,或者说是(f8+f444)比例高达31.8%,其黄河中上游人群特征不但在基因上得到体现,从文化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彝族文字和甲骨文渊源深刻,可能是夏朝官方文字,而彝族的天文历法更是体现了上古文明的高度,太阳历就是代表,传承在彝族文化里的先天八卦文化是上古华夏人群的共同记忆,f8应该是彝族文化人群奠基者;
然后是d,d具备强烈的和平文化人群属性,可能是藏缅语和藏缅人群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再然后是西南土著代表O1b1,体现了西南土著的规模和文化;
n比例也较高体现了其原始股特征,n也是上古华夏文明的参与者和创建者;
其它父系不再赘述,特别提到一个f2,这个系统可能是三星堆人群具备南亚次大陆文化特征的重要因素,也是西南地区特征父系。
目前得到的各类彝族父系数据,特别是魔方数据的样本结构是暂时性的,存在大比例熟人宗亲共同参与检测导致整体父系结构数据失真现象。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07-26 01:39回复
    成都高山城遗址古人y染色体分别是:1例D-Z31591(马家窑文化)和1例m117(O-Z25915)。
    云南海门口遗址的古人y染色体为:1例f46(O-MF84329)。
    这些y染色体基本都是西北藏缅遗址常见类型。
    而这些古人DNA的e11数据结构和现代梁山夷族最接近,梁山夷族占比前两位的父系就是F8和D。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07-26 01:41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2023年6月,厦门大学团队发表论文《古代基因组揭示中国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粟稻混合农业发展中的人类和文化扩散共存》,公布了四川成都高山城遗址的DNA数据。
      共有五个古人个体DNA被成功提取。其中,两个古人距今4500-4200年,属于宝墩文化一期;三个古人样本,距今3850-3720年,属于宝墩文化晚期。
      1
      通过对高山城遗址古人的DNA分析,论文认为,高山城遗址古人的成分是由92.1%的从黄河流域迁来的农业古人和7.9%的西南土著狩猎古人混合而成。
      图片
      通过对高山城遗址古人的DNA主成分分析,可以发现,高山城遗址古人与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群(Upper_YR_LN)最接近。
      图片
      通过聚类分析,也可以发现,高山城遗址古人与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群(Upper_YR_LN)最接近。
      图片
      通过和其他古人进行关联度对比,可以发现,高山城遗址古人与黄河流域人群关联度最高,例如,与石峁人群的关联度为94.27%,与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群(Upper_YR_LN)的关联度最高,达96.06%。
      图片
      综上,可以认为,高山城遗址古人,主要来自黄河流域。
      2
      大约5300年前,因为气候变得干冷,黄河上游一部分人群,沿着河谷地带向南迁徙,他们来到了四川茂县营盘山等地,这面被岷江环绕的台地地势开阔、面水背山、土地肥沃、气候宜人。
      图片
      考古学家通过体质人类学鉴定,发现营盘山人的头骨,具有典型的古代西北人群特征,从而可以证明,他们来自西北地区。
      大约5100年前,部分人群来到了什邡桂圆桥遗址。考古人员在遗址的最下层,发现了和营盘山遗存相似的器物,说明这群西北先民已开始尝试进入成都平原。
      大约4800年前,部分人群来到广汉一带,创造了三星堆一期文化。
      大约4500年前,部分人群来到宝墩、高山古城一带,创造了宝墩文化。
      据研究,宝墩文化人群与沙乌都遗址人群关系密切。
      沙乌都遗址紧邻营盘山遗址和波西遗址,据发掘者推测其时代约为距今4500 年左右,该遗址在文化内涵上不仅与营盘山等遗址脉络相承,且与成都平原宝墩文化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
      3
      宝墩文化人群和三星堆一期文化人群,都来自营盘山一带,他们应该是同一群人。
      所以,既然厦门大学团队从DNA上确定高山城遗址古人主要来自黄河流域,那么三星堆一期文化人群,应该也来自黄河流域。
      我们好奇的是,创造三星堆青铜文明的那群人(三星堆遗址三期人群)来自哪里。
      根据三星堆三、四期出土数量可观的鸟头形陶器柄,联系祭祀坑中金杖上的鱼凫王图像,我们认为,创造三星堆青铜文明的人群,要么是鱼凫部落,要么是蚕丛部落。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并且指出蚕丛氏举国实行“石棺、石椁”的葬俗。而石棺葬在我国主要流行于东北、西南和青藏高原地区,考古证实,青海是石棺葬的起源中心之一。据此可以认为,蚕丛氏来自西北地区。
      2017年,彭邦本在《三星堆——古蜀文明的来龙去脉》文章中称,三星堆城墙始建于二期地层,其文化因素与温江鱼凫城存在明晰的承继关系。而温江鱼凫城属于宝墩文化,据此可以认为,属于宝墩文化的鱼凫部落来自西北地区。
      综上,可以认为,创造三星堆青铜文明的人群来自黄河流域。
      4
      再来看下高山古城遗址墓地。
      图片
      墓葬多为竖穴土坑墓,且均为一人一坑的单人墓穴;骨架大多保存完好,多为仰身葬,少量俯身葬,屈肢葬仅一座。墓主人头部朝向以西北、东南多见,其次为西南、东北,东西和南北少见。
      图片
      在发掘范围内,总共出土116具人骨,其中10多个个体被拔除了上颌侧门齿,是成都平原所见最早的拔牙现象,也是出现拔牙现象地理位置最为偏西的。
      拔牙风俗应该是从东部地区流传至长江中游,再传播到四川盆地的。不难看出,高山古城遗址的古人虽然大部分来自西北地区,但也有少部分来自东部。
      5
      根据高山城遗址的DNA数据,可知样本人群来自黄河流域。然而根据高山城墓葬可知,并非所有人都来自西北,很有可能有少部分来自东部。
      即便如此,根据史籍记载、石棺葬习俗、以及遗址之间的渊源,我们认为,创造三星堆青铜文明的人群,最有可能来自黄河流域。
      通常,蜀人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来自百越或百濮一带。这可能与其生活的环境有关。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所以,羌人在陕北是一种习俗,在西南又是一种习俗,是很正常的事。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07-26 01:42
      收起回复
        e11的彝族成分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参数,西北早期仰韶人群的e11彝族成分在25-30左右,但是接近马家窑(可能是d系统人群)后e11彝族成分上升至30以上 特别是往青藏和西南山地区域移动后e11彝族成分进一步飙升。e11彝族成分具体分解可能会出现和平文化人群染色体特征,代表了d系人群可能是e11彝族成分上升的重要因素。也在基因层面印证了f8(可能是f8和f444一起)在西北青藏和d系人群融合导致藏缅血统藏缅人群藏缅语言的形成的理论模型。当然藏缅系统最后还是f8(m117)人群成为最大赢家。当然d和m117的确是生死兄弟,超级联盟。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3-07-26 01:56
        收起回复
          高山城
          D-Z31591、m117(O-Z25915)
          海门口
          f46(O-MF84329)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3-07-26 02:05
          回复
            高山城D-Z31591、m117
            海门口f46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3-07-26 02:07
            回复
              有什么意义吗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7-26 02:49
              收起回复
                三期也就是真正的三星堆文化人群,我猜测,应该会有部分二里头O2m122以及N,和O1a父系加入,因为三期是从铜石并用时代正式过渡到青铜器时代,而二里头文化这时候已经完全青铜器化了,因为遭到了商族(夏七桓文化)打击,夏人一路往南遁走,一部分进入长江下游的江西浙江一带的深山老林,后来形成了于越国孤蔑国,另一部分则进入四川盆地地区形成了古蜀人,而古蜀文化结束后,他们还影响到了更南方的古滇人和骆越人(铜鼓文化很有琢磨劲)
                另外,北方的齐家文化与卡约文化同样影响到了三星堆文化以及藏区的象雄文化,可能猜测是N以及D为主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7-26 05:35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古蜀的历史很悠久,和西北人群基因相近应该理解为历史上有基因交流,而不一定是主体都是什么5000年前来自西北。


                  IP属地:四川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23-07-26 08:08
                  收起回复
                    m117才是西北 002611是偏东夷 f4444偏华北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7-26 09:10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07-26 12:27
                      回复
                        注意:三星堆遗址分二期三期四期五期…一般三星堆遗址一期属于宝墩文化,将二期以后称为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按新测年方法最早到二里头晚期……


                        IP属地:吉林17楼2023-07-26 13:11
                        收起回复
                          楼主真是扯淡。东亚 东南亚地区无论汉族还是少数民族 都是O2a高频。
                          O1b O1a C N 也只是区域性相对多一点。
                          O2a在东亚 东南亚 各民族中都是 大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3-07-26 14:03
                          收起回复
                            楼里o1a破防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3-07-27 08:2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死鸭子嘴硬的这么多,那就等二期,三期继续打脸中原吹吧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3-07-27 08: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