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人类学吧 关注:50,193贴子:2,681,719

respect南诏王族和主体民族族属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简单明了 极简主义
没有和早期汉族移民古汉语融合的白语就是纯粹的古彝语 这是白族心史里面讲到的
南诏主体民族就是现在的彝族白族
南诏的族属问题不用赘述了 就是藏缅人群彝族系统 昆明人后裔
“滇、 川、 黔的彝族与唐代以前古羌人的关系, 在文献中虽有记载, 却不明显, 而运用民族学资料更可使有关记载得到印证。 文献说: “ 罗罗摩—唐 南诏细奴逻后” 即这部分彝族是南诏王细奴逻的后裔。 南诏则被认为是 “ 羌虏” , 其 习俗也是“ 披大虫 (虎) 皮” 、 “ 死后三日 焚尸” (《蛮书》卷一·八)。 同样的习俗, 在有关古羌人的记载中, 数见不鲜, 例 如, 南齐时, 甘南羌人 “ 俗重虎 皮 以 之 送
死” (《南齐书·氏羌》)。 东汉初, 称甘肃 羌人为“罗虏”。 (即虎族)。 东周时, 羌 祖爱剑为避秦人追扑, 躲藏在岩洞里。 秦人 在洞口烧火熏他, 因有“景象如虎为其蔽 火” (《后汉书· 西羌传》)得免于难。 古 羌人被俘虏时, 不畏惧受苦刑, 却为死后不 得火葬而发愁, “ 忧其死不焚” ( 荀子· 大 略》 ) 。 这些都意味着古羌人是以虎为图 腾。 另外, 通过关于伏羲的传说, 也可看 出 彝族与古羌人先民和伏羲的联系。”
——————南诏王族的族属有着强烈的古羌属性 大概率是O3m117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08-01 17:40回复
    我只发干货 当年我引经据典 证明三星堆的古羌属性以及和彝族人群的关系 一语中的 南诏国也不在话下 不相信好好看看历史 古羌人群不断南下西南征服土著占据强势生存地位的历史吧 也就是今天的藏缅人群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08-01 17:4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主体人群易猜,上层人群难猜。三星堆贵族古DNA还没板上钉钉呢,目前只能根据高山城遗址推测三星堆平民的构成可能以M117或者说是O系为主。当然了我推测三星堆贵族可能也有M117,且这一概率应该还是比较大的,不过关键在于M117贵族:(M117三星堆贵族加M117平民)的比值是否够大,而不仅仅是有无贵族的问题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8-01 18:50
      收起回复
        万一南诏王族是NQ呢?没古DNA证据说不准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8-01 18:53
        收起回复
          古羌的Y应该不止一种吧?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8-01 18:56
          收起回复
            听说南诏后裔已经测了哇 d-z31591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3-08-01 19:10
            收起回复
              古蜀开明王朝王族是什么Y?可以猜一猜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8-01 19:13
              收起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7219946746?&share=9105&fr=sharewise&is_video=false&unique=68120F587018F2F396B368EA4A2A4393&st=1690907778&client_type=1&client_version=12.41.1.0&sfc=copy&share_from=post&source=12_16_sharecard_a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3-08-02 00:3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彝族———青羌
                  青羌[qīng qiāng]
                  青羌,汉语词汇,读音qīng qiāng ,解释为古代西南地区羌族的一支。
                  (1).指东方。
                  (2).古代西南地区羌族的一支。服饰尚青色,故称。
                  (3).指青羌人所居之地。
                  出处
                  宋 苏《吕氏春秋·求人》:“ 禹 东至 榑木 之地, 日出 、 九津 、 青羌 之野。” 高诱 注:“ 青羌 ,东方之野也。”舜钦 《送王杨庭著作宰巫山》诗:“江声通 白帝 ,山势入 青羌 。”
                  三国 蜀 诸葛亮 《后出师表》:“突将、无前、 賨叟 、 青羌 、散骑、武骑一千馀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移 南中 劲卒 青羌 万馀家於 蜀 。为五部。” 唐 杜甫 《秋风》诗之一:“要路何日罢长戟?战自 青羌 连 白蛮 。” 清 吴伟业 《赠家侍御雪航》诗:“ 青羌 十七种,驊骝饰文罽。”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3-08-02 00:43
                  回复
                    彝族体质特征是深目长身,历史上汉书的相关的记载很明确。这应该是古羌O3人群原配mt-f、mt-b决定的,并混入了大量mt-d,mt-d是东北亚主要特征母系。
                    《贵州通志》记载:济火,汉牂牁郡夷帅,里卢水西安氏远祖也。深目长身,魅面白齿,以青布帛为囊笼,发其中,若角状,习战斗,尚信义,善抚其众,诸蛮戴之。
                    吴儆《论邕州化外诸国状》称:“其人皆长大勇悍,善骑射,好战斗。”范成大对“至邕管卖马者”的体质特征、生活习性作了详细描述:“其人多深目、长身、黑面、白牙,以锦缠椎髻,短褐、徒跣、戴笠、荷毡珥,刷牙,金环约臂,背长刀,腰弩箭箙,腋下佩皮箧,胸至腰骈束麻索,以便乘马。
                    《大定府志》云:“(罗罗)男子雉髭而留髯,以青布束发,结髻向前如角状。”《黔书》卷1亦云:“其人(罗罗)深目长身,黑面白齿。以青布帛为囊,笼发其中而束于额,若角状。”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3-08-02 00:44
                    回复
                      彝族作为古羌后裔,其主体原始人群在西北地区发展,并至少在四千年前开始就从西北地区南下进入西南地区与西南土著融合形成西南夷群体。齐家文化作为古羌人群在西北地区的活动的最重要代表,其发展出的红铜文化和刻画符号文字等都可以与西南地区三千年前出现的三星堆文化和彝族文字有一定的联系,更重要的是齐家文化古人类DNA与现代凉山彝族的e11数据构成比例高度一致,其中现代凉山彝族混入了部分西南土著基因,这种高度一致基本上可以确定了彝族群体的原始股的古羌属性。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3-08-02 00:44
                      回复
                        古羌群体在西北地区可能由农耕发展为半牧半耕文化,西北地区古人类活动遗址有所证明,而古羌在西北时期与游牧鼻祖斯基泰人有过交流,这在古滇国青铜文化上有所印证,古滇青铜文化被认为是西北南下的昆明族人群和西南土著一起创造的,古滇青铜文化后期有强烈而明显的斯基泰人文化特征,昆仑族被普遍认为是彝族前身,今天彝族父系里面有极少比例的r q分布,可以得到印证的是斯基泰人群和古羌人群在西北有着一定程度的文化和基因交流,从今天凉山彝族的摔跤和西北地区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摔跤方式别无二致来看也印证了斯基泰人和古羌有交流融合的猜测。 大概率是斯基泰人从中东地区将青铜文明带入西北并和古羌融合,古羌东进传播青铜文明,古羌南下创造三星堆古滇国为代表的西南青铜文化。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3-08-02 00:44
                        收起回复
                          M117就算放弃中原起源咬定羌起源,在凉山、成都、兰州、汉中看不出对O1b1a1-PK4多大的优势(都是1万3千年)
                          凉山彝族自治州
                          PK4
                          布拖县 66.67% 美姑县 50.00%
                          金阳县 50.00% 普格县 50.00%
                          昭觉县 25.00% 会理县 12.50%
                          甘洛县 12.50% 宁南县 11.11%
                          越西县 9.09% 会东县9.09%
                          雷波县 9.09% 德昌县 9.09%
                          冕宁县 7.14% 西昌市 6.82%
                          M117
                          木里藏族自治县 33.33% 德昌县 27.27%
                          雷波县27.27% 甘洛县 25.00%
                          昭觉县 25.00% 会理县 25.00%
                          宁南县 22.22% 喜德县 22.22%
                          西昌市 21.59% 越西县 18.18%
                          冕宁县 17.86% 盐源县 15.38%
                          成都:
                          PK4
                          金堂县 23.42% 都江堰市 22.11%
                          新都区 18.18% 大邑县 15.38%
                          简阳市 14.37% 彭州市 13.76%
                          武侯区 13.52% 龙泉驿区 13.24%
                          金牛区 12.66% 双流区 11.83%
                          崇州市 11.58% 锦江区 11.20%
                          邛崃市 10.59% 郫都区 10.58%
                          成华区 10.50% 蒲江县 10.34%
                          青羊区 8.23% 青白江区 7.69%
                          新津县7.14% 温江区 6.67%
                          M117
                          青白江区 26.92% 蒲江县 20.69%
                          都江堰市20.00% 温江区 20.00%
                          青羊区 19.30% 金牛区 18.99%
                          新都区 18.18% 龙泉驿区 17.65%
                          双流区 17.56% 锦江区 17.05%
                          武侯区 16.32% 大邑县 15.38%
                          成华区 15.00% 简阳市 14.97%
                          崇州市 14.74% 金堂县 14.41%
                          邛崃市 14.12% 彭州市 13.76%
                          郫都区 12.62% 新津县 11.90%
                          兰州市:
                          PK4
                          红古区 22.22% 兰州新区 16.67%
                          永登县 15.09% 西固区 10.42%
                          安宁区 7.41% 榆中县 6.76%
                          皋兰县 5.26% 七里河区 5.17%
                          城关区 3.75%
                          M117
                          安宁区 33.33% 榆中县 18.92%
                          永登县 16.98% 兰州新区 16.67%
                          西固区 14.58% 城关区 12.55%
                          红古区 11.11% 皋兰县 10.53%
                          七里河区 10.34%
                          汉中市
                          PK4
                          留坝县 25.00% 城固县 17.65%
                          南郑区 14.89% 镇巴县 14.29%
                          勉县 10.91% 西乡县 10.64%
                          汉台区 10.43% 略阳县 7.69%
                          宁强县 7.41% 洋县 4.11%
                          M117
                          勉县 25.45% 留坝县 25.00%
                          佛坪县 20.00% 南郑区 19.15%
                          汉台区 16.52% 略阳县 15.38%
                          洋县 13.70% 宁强县 11.11%
                          城固县 10.29% 西乡县 4.26%
                          ——
                          M117西藏占比27.33%可能只是偶然,西藏O系几乎都是M117,怎么不是主体?
                          M117羌起源已经有点意外,再咬定彝起源……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3-08-03 08:42
                          收起回复
                            史书记载里面就表明了该人群文化特征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23-08-04 13: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