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要针对一个话题进行评价,就能达到让他人感觉无法接受的效果
这就好比说尊重他人,我理解的什么叫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人,就是不以担心自己不被尊重、担心自己被报复受损失为前提和出发点。黑格尔说论语都是反复道德说教,称不上哲学,称不上哲学是真的,但这些说教在达成目的上还是有意义的,多数人是学不会发自内心真正互相尊重的,所以你只有用他个人的得失去提醒他你不尊重人、会有一天你一样不受人尊重,他才觉得自己有尊重他人的必要性,所以才要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话,这种话本身的层次是不高的,但在先秦那种所谓思想家辈出其实文化知识普遍都被定位为辅助居上位者的工具的年代,论语就有了它的价值,儒家不像墨家法家把覆盖面单单限定在向上影响,它还有向下影响的环节,这也是它生命力的来源之一,也是孔子的地位比周公地位还要高的原因,虽然他的东西我还是不认可其普遍长远的、脱离工具身份的价值的居多
这也印证了这些在我看来自我标榜为类似伤痛文学之类的东西的反思怪小团体的虚伪性,他们觉得事情有问题,只是因为事情的结果对他们不利,或者是他们觉得对他们不利,仅此而已。当你的出发点不是为了让正义和真理回归他们本来的位置,你又有什么资格陈说他人的过错呢。你不过是为了利己,也许你认为自己正义,那不过是你发现利于你的方向就是利于所有收到不利者们的方向罢了,你为的不是公平,你为的是你自己不吃亏,你和你反对的另一部分的区别只是利己时的立场不同罢了,如果掉个位,你只会更歹毒。更讽刺的是越是这类人越想摆脱立场这个概念,实际上他们才是把立场融入自己的逻辑基础了。自己不服管,是因为自己挨管,让你管,你这挥舞得不是比你鄙夷的管你的人还频繁的多得多?
还有,你以为你会嬉笑怒骂很酷,那不是你酷,是因为你没有正常表达能力才只能选择这样的方式


这就好比说尊重他人,我理解的什么叫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人,就是不以担心自己不被尊重、担心自己被报复受损失为前提和出发点。黑格尔说论语都是反复道德说教,称不上哲学,称不上哲学是真的,但这些说教在达成目的上还是有意义的,多数人是学不会发自内心真正互相尊重的,所以你只有用他个人的得失去提醒他你不尊重人、会有一天你一样不受人尊重,他才觉得自己有尊重他人的必要性,所以才要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话,这种话本身的层次是不高的,但在先秦那种所谓思想家辈出其实文化知识普遍都被定位为辅助居上位者的工具的年代,论语就有了它的价值,儒家不像墨家法家把覆盖面单单限定在向上影响,它还有向下影响的环节,这也是它生命力的来源之一,也是孔子的地位比周公地位还要高的原因,虽然他的东西我还是不认可其普遍长远的、脱离工具身份的价值的居多
这也印证了这些在我看来自我标榜为类似伤痛文学之类的东西的反思怪小团体的虚伪性,他们觉得事情有问题,只是因为事情的结果对他们不利,或者是他们觉得对他们不利,仅此而已。当你的出发点不是为了让正义和真理回归他们本来的位置,你又有什么资格陈说他人的过错呢。你不过是为了利己,也许你认为自己正义,那不过是你发现利于你的方向就是利于所有收到不利者们的方向罢了,你为的不是公平,你为的是你自己不吃亏,你和你反对的另一部分的区别只是利己时的立场不同罢了,如果掉个位,你只会更歹毒。更讽刺的是越是这类人越想摆脱立场这个概念,实际上他们才是把立场融入自己的逻辑基础了。自己不服管,是因为自己挨管,让你管,你这挥舞得不是比你鄙夷的管你的人还频繁的多得多?
还有,你以为你会嬉笑怒骂很酷,那不是你酷,是因为你没有正常表达能力才只能选择这样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