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一开始学撞击,立着板打就行,不能带摩擦。对于这个阶段来说,摩擦比撞击难,因为摩擦时,用胶皮吃住球需要更细致的手感。
学会撞击后,要学摩擦,胶皮能吃住球了,也就是学会拉球了。
再进阶,又要学撞击,这里面就有讲究了。你可能会迷茫:我本来就会撞击啊,我多撞一点,少摩擦一点,不就行了?比如我的拍子立一点。其实拍子立一点只是表面功夫,不是内功。
内功是,摩擦靠小臂,撞击靠大臂。绝大多数业余自学,增加撞击都是靠小臂,会翻肘,会挥拍过度,会影响摩擦,这是错误的,练不出来,还把动作练坏了,把自己练迷茫了,也就进步不了了。
用大臂增加推送,才是增加撞击的正确方法。大臂管撞,小臂管摩,各司其职。我要冲,就大臂多往前推送一点,小臂晚收一点,加撞减摩。我要拔,就大臂少往前推送一点,小臂正常收,减撞加摩。我要吊,就大臂不往前推送,只用小臂摩擦,不撞只摩。我要反拉,是不撞、少撞加摩,因为不太需要撞,借力就够了。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有疑问,你这里没提身体发力,拉球得用身体,你说的不对。其实是这样,拉球的撞摩,跟身体没关系,只跟大臂小臂有关系。也就是说,把大臂小臂整明白了,撞摩也就整明白了。拉球是不是只用胳膊就能做到?是的。换句话说,撞摩关系整不明白,别去找身体发力的原因,那是南辕北辙,会把自己给整迷茫的。
最后再说,会身体发力,再加上撞摩关系搞明白了,动作也就基本整明白了。球来了,统一都是压腿收胯,然后蹬腿顶胯,判断能冲,就用冲的手法。判断冲不了,就用拔的手法。来不及了,那就等下降中期甚至后期,用吊的手法。蹬转都是同一套方法。这样的话,就既有质量,又有合理性。所以,蹬转,躯干的发力,跟撞摩有关系吗?没有。躯干好比圆的圆心,提供的是旋转身体的力,是整体力量的增档,最终的力用到撞还是摩上,是大臂小臂去控制。撞摩是内功,真正的撞击是进阶时才会研究的高阶技术。
补充,应该是先摩擦再撞击
学会撞击后,要学摩擦,胶皮能吃住球了,也就是学会拉球了。
再进阶,又要学撞击,这里面就有讲究了。你可能会迷茫:我本来就会撞击啊,我多撞一点,少摩擦一点,不就行了?比如我的拍子立一点。其实拍子立一点只是表面功夫,不是内功。
内功是,摩擦靠小臂,撞击靠大臂。绝大多数业余自学,增加撞击都是靠小臂,会翻肘,会挥拍过度,会影响摩擦,这是错误的,练不出来,还把动作练坏了,把自己练迷茫了,也就进步不了了。
用大臂增加推送,才是增加撞击的正确方法。大臂管撞,小臂管摩,各司其职。我要冲,就大臂多往前推送一点,小臂晚收一点,加撞减摩。我要拔,就大臂少往前推送一点,小臂正常收,减撞加摩。我要吊,就大臂不往前推送,只用小臂摩擦,不撞只摩。我要反拉,是不撞、少撞加摩,因为不太需要撞,借力就够了。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有疑问,你这里没提身体发力,拉球得用身体,你说的不对。其实是这样,拉球的撞摩,跟身体没关系,只跟大臂小臂有关系。也就是说,把大臂小臂整明白了,撞摩也就整明白了。拉球是不是只用胳膊就能做到?是的。换句话说,撞摩关系整不明白,别去找身体发力的原因,那是南辕北辙,会把自己给整迷茫的。
最后再说,会身体发力,再加上撞摩关系搞明白了,动作也就基本整明白了。球来了,统一都是压腿收胯,然后蹬腿顶胯,判断能冲,就用冲的手法。判断冲不了,就用拔的手法。来不及了,那就等下降中期甚至后期,用吊的手法。蹬转都是同一套方法。这样的话,就既有质量,又有合理性。所以,蹬转,躯干的发力,跟撞摩有关系吗?没有。躯干好比圆的圆心,提供的是旋转身体的力,是整体力量的增档,最终的力用到撞还是摩上,是大臂小臂去控制。撞摩是内功,真正的撞击是进阶时才会研究的高阶技术。
补充,应该是先摩擦再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