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这个姑且可以算是我的一个自制谱“专辑”吧~之后慢慢更新~
大概从去年开始,我就逐渐有了这样的想法,希望可以按照不同的BPM档位,设计出一系列用于练习的散点/交互向自制谱,分享给大家~至于原因…也非常直接:官谱里涉及散点/交互的谱面还是很有限的(虽然也有几个质量特别好的,之后补充),而散点/交互又是音游里表现力和张力最突出的一类键型(我习惯放在一起说),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了~不过写谱的能力有限,有一些谱还是多多少少有些问题,就…多担待一下了~
谱面我是按照BPM分类的,差不多5BPM一个档划分的,以整5倍数的为中心,例如158-162,163-167(不过140以下的有点特殊),同时保证每个档位BPM都有一首原速的曲子(目的是为了提高准度效应);歌曲建议食指二指(部分建议多指),同时拇指党建议不要轻易尝试(毕竟速度和耐力很高的话…对手指还是有损伤的;我两年半前放弃拇指,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时甚至连续一周不能正常握笔…还好还是硬着头皮坚持下来考试了~);同时建议一定要带上挡板,毕竟能不带挡板打好这种“慢密”的,几乎没什么人;可能真的要考虑好,自己是否有不带挡板,可以硬刚慢密的“资本”
…
当然BPM不能说明一切;图示为我这个“专辑”里的一个自制谱(不过似乎不能放二维码;之后楼层里再试试~);BPM只有140,但是在show time之后出现了劲爆的多指段(没错,我是故意不小心的~

),难度远超过普通二指散点;当然这一首结尾有“整活”的目的,所以…这一首其实可以不用刻意练习;或者…可以重心放在A段部分,B段全放掉,A段打好之后换下一个难度~
总之就是这样啦~后续抽时间,开始更新对应档位的曲目~


大概从去年开始,我就逐渐有了这样的想法,希望可以按照不同的BPM档位,设计出一系列用于练习的散点/交互向自制谱,分享给大家~至于原因…也非常直接:官谱里涉及散点/交互的谱面还是很有限的(虽然也有几个质量特别好的,之后补充),而散点/交互又是音游里表现力和张力最突出的一类键型(我习惯放在一起说),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了~不过写谱的能力有限,有一些谱还是多多少少有些问题,就…多担待一下了~

谱面我是按照BPM分类的,差不多5BPM一个档划分的,以整5倍数的为中心,例如158-162,163-167(不过140以下的有点特殊),同时保证每个档位BPM都有一首原速的曲子(目的是为了提高准度效应);歌曲建议食指二指(部分建议多指),同时拇指党建议不要轻易尝试(毕竟速度和耐力很高的话…对手指还是有损伤的;我两年半前放弃拇指,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时甚至连续一周不能正常握笔…还好还是硬着头皮坚持下来考试了~);同时建议一定要带上挡板,毕竟能不带挡板打好这种“慢密”的,几乎没什么人;可能真的要考虑好,自己是否有不带挡板,可以硬刚慢密的“资本”

当然BPM不能说明一切;图示为我这个“专辑”里的一个自制谱(不过似乎不能放二维码;之后楼层里再试试~);BPM只有140,但是在show time之后出现了劲爆的多指段(没错,我是故意不小心的~




总之就是这样啦~后续抽时间,开始更新对应档位的曲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