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不起的盖茨比》,想起乔伊斯的《阿拉比》,小男孩爱上了同学的姐姐,做梦里这女孩都在闪金光,女孩老提有个阿拉比的市场,听上去充满了东方神秘的色彩,和女孩一样闪闪发光,小男孩于是发花痴,一定要到那市场去给女孩买件东西,于是一番折腾,汽车,火车,走错路,等等,最后,到了阿拉比,突然发现,那是一个庸俗简陋超级破败的地方。
长大后,小男孩成了盖茨比,爱上一个资产阶级小姐,以为她可以为爱而爱,可以放弃所有的门底的观念,可以是,一生追求的梦想,于是,盖茨比可以用不纯洁的手段来赚钱,但是却把那个梦想保留得好好,河湾对岸她家码头一直长明的那盏绿色的灯光,就是闪闪发光的阿拉比市场。但是他把她想错了,很严重的错误。有些东西并没有改变,它只是不存在而已。
菲茨杰拉德用他那华丽的长句将这一切刻画得如此唯美。
“当黛西洁白的脸贴近他的脸时,他的心越跳越快。他知道他跟这个姑娘亲吻,便把他那些不可言喻的憧憬与她的生命气息永远结合在一起了。他的心像上帝的心一样专一,绝不可痴心旁骛。因为他等着,再倾听一会那已经在一颗星上敲响的音叉。然后,他亲吻了她。经他的嘴唇一碰,她就像一朵鲜花一样为他绽放,于是这个理想的化身就完成了。”
“他诉说的一切,以及他黯然神伤的表情,使我回想起一点什么……我很久以前在什么地方听过的一个迷离恍惚的音调,几句零落的歌词。”
“他站在那里双手插在口袋里,仰望像洒落的胡椒粉般布满夜空的银色繁星。我以一种奇怪的方式朝幽暗的海边望去,那里除了一盏绿色的灯之外,什么都没有。灯光微弱又遥远,也许那是一个码头的尽头。”
而这样的守望与努力换来的是黛西的一句话。
“这些衬衫多美,我看了很伤心,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这么美的衬衫。”
时过境迁,再看到这些对于黛西的描写其实是可以理解作者并无太多的批判之意。出身于上流社会的黛西,无须努力人生也可以花团锦簇,同样即使再认真热忱地活着她也找不到更好的出路。而黛西身上那种心深如海、若即若离的美感对于盖茨比这种曾经的穷小子来说则是致命的诱惑。
“要不是有水雾,我们可以看见海湾对面你家的房子,你家码头的尽头总有一盏通宵不灭的绿灯。”
这是盖茨比先生的一个梦,他不愿醒来,即使他知道那只是虚幻。
无法打破自我桎梏的黛西,无法摆脱自我诱惑的盖茨比,结合本身身处不同阶层的本性和感性,最终造就了悲剧的发生。
我想,也许所有伟大的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终会幻灭的梦,以及对于命运的无奈。
而这本书之所以会在我心里的地位比平凡的世界更高,恐怕也是因为在平凡的世界里高干子弟田晓霞可以因为一本书而结识并爱上孙少平,但在菲茨杰拉德的笔下,黛西只会因为那一沓沓美丽而名贵的衬衫而绽放出绚烂的笑容,正因为黛西是那样的美丽而这个场景的逻辑又如此的可悲,反而有了一种令人心碎的美感。
这个小说里最迷人的一句就是“她的声音里充满了金钱。”可这只是在说黛西吗?
“当我坐在那里缅怀那个古老的、未知的世界时,我也想到了盖茨比第一次认出了黛西的码头尽头的那盏绿灯时所感到的惊奇。他经历了漫长的道路才来到这片蓝色的草坪上,他的梦一定就像是近在眼前,他几乎不可能抓不住的。他不知道那个梦已经丢在他背后了,丢在这个城市那边那一片无垠的混饨之中不知什么地方了,那里合众国的黑黝黝的田野在夜色中向前伸展。
盖茨比信奉这盏绿灯,这个一年年在我们眼前渐渐远去的极乐的未来。它从前逃脱了我们的追求,不过那没关系——明天我们跑得更快一点,把胳臂伸得更远一点……总有一天……
于是我们奋力向前划,逆流向上的小舟,不停地倒退,进入过去。”
用一句歌词结束此文,人生是,美梦与热望,何从何去 ,去觅我心中方向,路随人茫茫…
长大后,小男孩成了盖茨比,爱上一个资产阶级小姐,以为她可以为爱而爱,可以放弃所有的门底的观念,可以是,一生追求的梦想,于是,盖茨比可以用不纯洁的手段来赚钱,但是却把那个梦想保留得好好,河湾对岸她家码头一直长明的那盏绿色的灯光,就是闪闪发光的阿拉比市场。但是他把她想错了,很严重的错误。有些东西并没有改变,它只是不存在而已。
菲茨杰拉德用他那华丽的长句将这一切刻画得如此唯美。
“当黛西洁白的脸贴近他的脸时,他的心越跳越快。他知道他跟这个姑娘亲吻,便把他那些不可言喻的憧憬与她的生命气息永远结合在一起了。他的心像上帝的心一样专一,绝不可痴心旁骛。因为他等着,再倾听一会那已经在一颗星上敲响的音叉。然后,他亲吻了她。经他的嘴唇一碰,她就像一朵鲜花一样为他绽放,于是这个理想的化身就完成了。”
“他诉说的一切,以及他黯然神伤的表情,使我回想起一点什么……我很久以前在什么地方听过的一个迷离恍惚的音调,几句零落的歌词。”
“他站在那里双手插在口袋里,仰望像洒落的胡椒粉般布满夜空的银色繁星。我以一种奇怪的方式朝幽暗的海边望去,那里除了一盏绿色的灯之外,什么都没有。灯光微弱又遥远,也许那是一个码头的尽头。”
而这样的守望与努力换来的是黛西的一句话。
“这些衬衫多美,我看了很伤心,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这么美的衬衫。”
时过境迁,再看到这些对于黛西的描写其实是可以理解作者并无太多的批判之意。出身于上流社会的黛西,无须努力人生也可以花团锦簇,同样即使再认真热忱地活着她也找不到更好的出路。而黛西身上那种心深如海、若即若离的美感对于盖茨比这种曾经的穷小子来说则是致命的诱惑。
“要不是有水雾,我们可以看见海湾对面你家的房子,你家码头的尽头总有一盏通宵不灭的绿灯。”
这是盖茨比先生的一个梦,他不愿醒来,即使他知道那只是虚幻。
无法打破自我桎梏的黛西,无法摆脱自我诱惑的盖茨比,结合本身身处不同阶层的本性和感性,最终造就了悲剧的发生。
我想,也许所有伟大的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终会幻灭的梦,以及对于命运的无奈。
而这本书之所以会在我心里的地位比平凡的世界更高,恐怕也是因为在平凡的世界里高干子弟田晓霞可以因为一本书而结识并爱上孙少平,但在菲茨杰拉德的笔下,黛西只会因为那一沓沓美丽而名贵的衬衫而绽放出绚烂的笑容,正因为黛西是那样的美丽而这个场景的逻辑又如此的可悲,反而有了一种令人心碎的美感。
这个小说里最迷人的一句就是“她的声音里充满了金钱。”可这只是在说黛西吗?
“当我坐在那里缅怀那个古老的、未知的世界时,我也想到了盖茨比第一次认出了黛西的码头尽头的那盏绿灯时所感到的惊奇。他经历了漫长的道路才来到这片蓝色的草坪上,他的梦一定就像是近在眼前,他几乎不可能抓不住的。他不知道那个梦已经丢在他背后了,丢在这个城市那边那一片无垠的混饨之中不知什么地方了,那里合众国的黑黝黝的田野在夜色中向前伸展。
盖茨比信奉这盏绿灯,这个一年年在我们眼前渐渐远去的极乐的未来。它从前逃脱了我们的追求,不过那没关系——明天我们跑得更快一点,把胳臂伸得更远一点……总有一天……
于是我们奋力向前划,逆流向上的小舟,不停地倒退,进入过去。”
用一句歌词结束此文,人生是,美梦与热望,何从何去 ,去觅我心中方向,路随人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