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为贤属吧 关注:121贴子:15,787
  • 5回复贴,共1

【长相思】(搬文)夭璟续写《但愿人长久》【已完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文来自微博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0-03 11:53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0-03 11:56
    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10-03 11:58
      回复
        涂山璟人物分析:
        写了两章的原著续写了,在尽量保证不ooc的情况下,我做过很多关于这个人物的功课,那就来说说涂山璟这个人物吧,以及我为什么会动笔写后面的故事。
        首先第一个问题——涂山璟这个人物究竟是什么样的?
        我看过很多网上对涂山璟这个人物的负面评论,大家最聚集的点在于,优柔寡断、懦弱,不够果决……等等诸如此类的形容。汉语词汇是非常神奇的一种语言,在理解一件事一个人的时候,你看到一个人在一件事情面前站定住然后犹豫,人的判断大概能有三种:贬义的——你可以说这个人懦弱;中性的——可以说这个人瞻前顾后;褒义的——也可以说这个人顾全大局,因此我不觉得笼统的几个带着单一情感标签的词语可以概括一个活生生的人物的一生,人的多面性也决定了它不该只是几个词语可以囊括其中的,这对这个人不公平,对自己的理解能力也是一种羞辱。
        涂山璟最早期的人物线索其实很清楚,童年及成年的前半段时代都是光风霁月的谦谦公子形象,他从小优渥的生活条件、被关心被呵护在爱里长大,是一个温和且骄傲的天之骄子,我想他在被涂山篌折磨之前应该没受过真正意义上的大磨难,因此来自最亲近的人的背叛与羞辱几乎是杀死了他的一切,不仅仅是身体,也包括人格。
        这样一个生活中几乎都是美好的人,在被至亲背叛凌辱与抛弃时,是真的彻底被摧毁了。这里在故事里有一个很明显的体现,就是在他痊愈后,跟小夭说,“你救了我,我是你的仆人”这句话。
        “仆人”这两个字在古代是卑贱的低等的象征,就是彻底没有自我、交出自我的一种姿态。试问,一个普通百姓非必要情况下都不一定会愿意成为别人的仆人,那些古装剧里把孩子送去给别人当丫鬟和太监的父母都是哭着跟孩子说对不起的。更别说现在说出“我是你的仆人”这句话的,是曾经大荒首富、天之骄子的青丘公子。
        这句话的分量真的非常重。
        涂山璟在这一刻其实就是完全被摧毁了人格,是后来他自己对爱的追求以及小夭回馈的爱又一点点把他拼凑起来的。
        然后往下走,涂山璟以叶十七的身份在清水镇生活了六年,在这六年里感受到了,即便没有高贵的身份、傲人的财富,与举世瞩目的才华,他也可以拥有爱与尊重。所以在“涂山璟那个身份就是个笑话”这样的想法面前,他无限地贪恋叶十七这个身份。他想做叶十七,因为叶十七虽然一无所有,但是叶十七也拥有一切。
        再后来,他被迫恢复涂山璟的身份,小夭也恢复王姬身份,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开始显露,之前那些被隐瞒的被可以忽略的,一股脑地全部被砸出来。
        从这里开始,是这个人物被诟病的开始,可是这里也是他真正的人物性格,最底层逻辑开始显露的地方。
        在我看来,如果要说涂山璟这个人,先不说他的善良、真诚和炽热,这些是这个人物身上最显而易见的东西。
        还有一个不那么明显的,我觉得涂山璟的身上几乎是有一种神性的。
        这里的神性不是指他是个神,没有那么夸张,而是我觉得他极度聪明,聪明到自己为自己开了上帝视角,又极度善良,所以拥有了非常强大的感知能力。关于这一点,最明显的体现就在于,他对处理后面的矛盾冲突,也就是家里那些事情的态度上,尤其是最后对待涂山篌和防风意映的态度上。
        当一个人被伤害的时候,反抗和报仇是动物的本能,理解与和解是最难的,它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一种能力。
        在后面的故事里,好几次都表现出了,涂山璟是可以以自己的视角却设身处地另外一个人完整的思维逻辑链的。
        即便涂山篌和防风意映直接或间接地伤害过他很多次,可在他的视角里,他看到的不仅仅是自己被伤害的那一瞬间的这个行为动作,而是这个举动背后一条完整的行为逻辑链。
        每一个这个故事里的看客都知道涂山篌和防风意映是个坏人,无限地恨着这两个角色,但是如果有人愿意代换角度,就会发现她们本身自己的行为动机充足且合理,因此在他们自己看来自己并不是坏人,只是立场不同。
        这其实涉及到坏人的定义,在所有故事里真正的坏人的思维逻辑是不觉得自己是个坏人的,他们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正确且合理的,这才是真正的坏人。
        这种抽离出故事本身,拥有绝对客观视角的思维模式,很多时候连故事外的看客都很难做得到,所以我当时惊讶于涂山璟做到了,因此我说他身上是有一种很妙的神性的。
        他被涂山篌凌辱折磨了三年,但是依旧可以理解涂山篌因小时候不被公平对待所以长大后报复的这条行为逻辑链;他被防风意映拉扯导致和小夭长久的误会和分离,可他最后竟然还是理解了防风意映只是个追求爱却爱错了人的女子。他尊重防风意映基于她自己的人物性格的选择,到最后都还不顾所有人反对在为她争取一线生机。
        那部分情节里,在所有强烈的恨意与推卸责任面前,涂山璟的宽容与承担就好像是在野蛮时代里突然冒出来了个文明人。他格格不入,但是他在这里彻底释放了自己的人格。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10-03 11:59
        回复
          那部分情节里,在所有强烈的恨意与推卸责任面前,涂山璟的宽容与承担就好像是在野蛮时代里突然冒出来了个文明人。他格格不入,但是他在这里彻底释放了自己的人格。
          涂山璟的能力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能力,我觉得这个地方非常淋漓尽致体现了涂山璟与自我和世界的相处模式。一种与世界相处的态度,他选择与世界和解,与苦难和解。他的思维逻辑本就构建在能够理解每一个人物以及整个局势的基础上,所以下一步要往哪儿走,要怎么走就一定会斟酌再三。
          他能够理解所有人,不是选择谁就势必牺牲另外一个人,所以他要做的是尽量保全所有人。
          这就相当于说,在我们经常提及的经典的列车问题面前,救三个人还是救十个人?他是驾驶列车的人,且他无差别感受到了,无论左边轨道还是右边轨道的人绝望与强烈的求生意愿。
          他下不了手,他在想办法尽量保全。
          这种能力绝不是一句轻飘飘的懦弱、优柔寡断就可以去囊括和诋毁的。
          然后是——我为什么会动笔写同人续作。
          对于故事创作来说,一般故事结局的依据是要把故事里的矛盾冲突解决完,问题结束,故事才算完成。
          比如王子终于凭借水晶鞋找到了公主,比如猎人从外婆肚子里救出了小红帽且杀死了大灰狼。
          在这些故事里,我们都能够清晰地感知到故事已经结束了,眼见的矛盾冲突不再有,虽然也许会有不舍,想要看到灰姑娘和王子未来的幸福生活,但我们知道他们会在故事里一直幸福下去,我们想象不到他们未来会有什么大问题发生,即便后面会经历磨难,但是凭借我们目前对他们处事能力的了解,知道他们一定可以解决。
          但璟和小夭给我的感觉不是这样的,或者更具体来讲,璟给我的感觉不是这样的。
          按照上面对璟的人物分析,诚然,他所拥有的与世界相处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但是这一切都构建在他对自己信仰的基础上。
          如果说其他角色的信仰是家国大义、是恩情与生死,那涂山璟的信仰只是爱。我不觉得他是作者笔下的工具人,他也有着自己强烈的信仰,他只是信仰了一件我们不觉得很伟大的事情,信仰了一件平淡生活里非常显而易见的事情,信仰了一个甚至在我们这个时代看来像是笑话的东西,可在我看来,他的信仰是最难的事情。
          这个世界上,一切大的能够具象化的信仰都有其轰轰烈烈实现的方式,只有爱,它最好的成全方式是归于平淡,把抽象的变为具体的,然后融化进琐碎的日常,它的实现方式是最不容易直击人心的。
          权力与地位是长久地被拉长和拉紧的缰绳,死亡是瞬间的一记重锤,这都是能够从人的感官上强烈感受到的,可长久的平淡流年的生活却像是我们的呼吸一样简单,我们太习以为常了,所以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会质疑与疑问,怎么会有人把这种东西奉为信仰?这压根都不能算是伟大的信仰,这个人也太肤浅太没有追求了。
          也许会有人这么觉得,所以觉得这个人物没有弧光,好像只是为了实现对女主的陪伴。
          这一点上,我觉得原著作者对这个人物的刻画没有问题。作者构建起了这个人物,行为逻辑链,动机逻辑,我觉得都没问题,不然我们今天也不会感受到涂山璟的好,我觉得作者是爱她的人物的。
          但问题在于,作者的写作风格可能不适应这样一个人物,或者说这么大背景下的故事里,没办法为这个任务构建一个合适的表达风格。
          涂山璟是一个非常“内敛”的人物,他没有大开大合的行为举措,一切都是靠一种很坚定的内在驱动里往前走,因此这就需要有大量的安静下来的心理描写和情绪逻辑去支撑,去一点点构建。他不应该是一个慌忙地被剧情推着走的人,这样一个人物是需要停下来的,停下来在爱人的面前坦露出自己的内心,也就是一切支撑他行为的最底层逻辑,那种巨大的内在驱动力。
          我个人觉得,至少在原著最后,作者没有刻画完整,所以导致了目前这个人物争议性巨大,因为这个人物本身的内在逻辑就是有了开头,有了中间和高潮,但是结局随着外部矛盾冲突的结束,一切戛然而止,没有结局。
          我当时因为听朋友说,很好奇小夭做了王母之后,璟复活去找她的剧情,所以去翻看了原著,一目十行翻到了结局,然后发现两个人在经历巨大的生死以及前面那么多波折之后,竟然没有一个地方是非常认真坦诚静下来促膝长谈,好好聊一聊这一段关系的。
          试想在现实生活中,当两个人、一段关系经历过足够巨大的磋磨之后,会没有一个缓冲地带,没有心与心的交流和坦诚就继续往下走吗?大概率是不会的吧,因为这样走下去一定会出问题的。
          璟无数次失去小夭,按照人物逻辑,这个地方应该是剧烈的不安全感,小夭终于找回璟,这里的不安全感不会亚于璟,这样的两个人,就只是草草地成婚归隐了,然后随着外部矛盾的结束,故事戛然而止。我不太能想,往后他们的生活会怎么样,我想象到的不是王子和生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而是他们像两只互相吸取对方的爱的藤蔓。相爱的故事里可以全部都是爱,但经久的日常生活里,相守中,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所以过于不安全感与依附的状态下,稍不留神,就会出现偏差。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10-03 12:00
          回复
            所以,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就觉得问题还没解决完怎么就结局了?为此我还特意去问了看过好几遍原著的朋友,她跟我说,之前有很多文是这样的,外部冲突结束就默认故事结束。
            我才明白,原来如此。
            我可以理解。
            每一个作者都有自己对于故事的表述方式,构建故事的思维逻辑和习惯,也有一个故事里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于作者来说是一定要有主次的,但对于读者来说,只需要获取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这世上本就没什么是绝对完美的,一味苛求作者没有意义,因为这个故事的核心作者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故事的核心本就不是涂山璟,而这已经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了。
            所以后来我想,既然今天我知道这个故事了,我也感受到了这一切,我又很爱涂山璟,那或许我还可以做点什么。
            我非常非常喜欢狐狸这个人物,非常喜欢他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喜欢他的善良、真诚、炽热与坚定。我希望他可以不止能做叶十七,我希望他也被爱庇佑,可以有所选择,可以做叶十七,也可以自由地去做回涂山璟,就像小夭,可以面对自己小夭的身份也可以重新做回玟小六。
            我知道叶十七是涂山璟一生最强烈的选择,可我仍认为一个完整的人格里,无论涂山璟还是叶十七都曾是这个人物自己,所以叶十七可以最强烈但不该是他唯一的选择。他若是想以完整的人格正常地生活下去,就必须要面对涂山璟和接受涂山璟的一切。
            所以我希望他奉为信仰的爱可以帮他重新建构自己。
            我希望他幸福,也希望他得偿所愿。
            最后在此基础上,我写了我尽力而为的续作,希望拙劣的表达能让他完整呈现。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10-03 12: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