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佑蓝吧 关注:5贴子:26
  • 3回复贴,共1

【心心向蓉】转帖:我最不喜欢的金书--神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0-08-24 21:12回复
            另一个引起共鸣的因素,是杨过的自卑。杨过是个穷小子,无父母可以依靠,亦无权势撑腰,自觉世人都看他不起,使他受尽屈辱,但其实他比这些人好一百倍,他们越是要卑贱他,他就越看不起他们。自卑往往使人偏激而过分表现得自负,这种经验很多人都有,少年人及文人分外敏感,因此感受也分外深刻。  
             但细心看《神雕》,不难发现杨过的自卑和反叛,正如一般少年人深信父母不爱他们、世人都看不起他们一样,大部分是出于他们的想像,与事实相去甚远,我个人不喜欢杨过,因为我不喜欢一味自我中心而不试图了解他人的人。  
            


    2楼2010-08-24 21:13
    回复
               黄蓉纵容郭芙,又因杨康之故,对他提防,故意不授他武功,他自然敌视,郭靖虽然全心全意爱怜他,但却不帮他对付他憎恨的人,他对郭靖,便一直存着隔膜。  
               他对孙婆婆、小龙女的感情也是建在这样的基础上,他在全真派受人欺负,把全真派全部人等恨之人骨,逃跑出来,得到孙婆婆、小龙女收容,他对她们感激,便全心爱护。总之,杨过不重是非善恶而重敌友恩仇,这是他的个性特点,少年是这样,长大了也没有改变。  
               《神雕侠侣》是从杨过的角度写,读者用杨过的眼光看事物,自然同情杨过而对他憎恨的人有反感,特别是对郭靖、黄蓉及郭芙这一家三口有反感,但事实上杨过不是在每一件事上都是对的,而别人都是错的。郭靖视他如同亲子,黄蓉虽然对他有戒心,一来并非完全没有理由,二来她已尽力不亏待他,杨过固然三番四次救她一家,但黄蓉竭力为杨过辛劳,甚至为他冒性命之险,也不只一次。不少读者恼恨黄蓉“恶毒”地向杨过说谎,骗他小龙女是被“南海神尼”所救,这指责甚不公平,骗得杨过活下来,也是小龙女的原意,是她订下十六年之约的,黄蓉不过替她完成这个心愿。  
               杨康之死,其实不是黄蓉之过,是杨康偷袭黄蓉,击在软猬甲上,染怪蛇毒血而死的,杨过一直认定郭靖黄蓉是杀父仇人,他自己就是冤枉人。  
             像杨过那样注重感情的人,很多时便会因此而太过自我中心,金庸歌颂杨过与小龙女的坚贞爱情,但显然认为视爱情为高于一切,是不妥当的想法,他描述杨过企图暗杀郭靖黄蓉,用他们的首级去换取解药,就特别刻画了杨过在爱情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徘徊,结果,还是社会责任战胜了爱情,金庸借黄蓉之口,称赞这是舍己为人的侠义行为。  
               其实这一段的描写,不但使人对杨过的人格大感疑问,对爱情的魔力也大有恶感,因为问题不是在于在成全爱情不顾大局、或顾全大局与牺牲爱情之间的取舍,如果是这样的取舍,那么为了爱情不顾国家大事并不算是违反道德,为了国家人民而牺牲一己幸福,更堪称伟大;问题是,杨过的抉择,是应否以卑鄙的手段去杀害郭靖以成全他与小龙女的爱情,那是绝对不同的事,一个正直的人,在这事件上根本不可能有片刻的犹豫,杨过三番四次的犹豫,简直难以想像他是个怎样的人,他打算采用的手段,从国家从个人的观点看,都是卑鄙之极的,从国家观点,他是为了自己生命和爱情美满而勾结敌军;从个人观点,他是利用郭靖对他的信任而暗下毒手,他对忽必烈说:“小人在郭靖家中住过数年,又曾为他出力,他对我决无防范之心。”真是亏他说得出口。
               若然他是一时冲动杀人,那还罢了,但是杨过是经过考虑的,他到了襄阳城中,听见婴儿啼哭,想到郭靖一死,敌军即时攻入,这城中千万婴儿便得惨死,但一想到小龙女,他便把心一横:“我受苦之时,除了姑姑,有谁真心怜我?世人从不爱我,我又何必去爱世人?”使他暂时收起刀子不刺进熟睡的郭靖胸中的,不是他对世人有任何怜悯,而是郭靖旧日待他的恩情。次日,千军万马之中,他又兴起乘人之危的念头了,最后临危勒马,是杨先生的运气,哪谈得上什么舍己为人、大仁大义?  
               杨过与小龙女爱对方远胜爱惜自己,无比坚贞、生死不渝,据说这是伟大的爱情。我觉得颇有保留。伟大的爱情,使爱与被爱的双方变得人格更高贵,但是爱情却使杨过变得卑鄙。  
      


      4楼2010-08-24 21:17
      回复
                 当然同情她的小读者们为数不少,读者自然认为是社会的错,我年纪大了,我认为怎样对待社会,是个人的抉择,在反世俗的路的人,应有适当的心理准备。  
             其实金庸不见得很支持年长女子与年轻男子之间的恋爱。  
                 杨过与小龙女结为夫妇,金庸特别注明:“小龙女长于杨过数岁,但她自幼居于古墓,跟随师父修习内功,摒绝思虑欲念,杨过却饱历忧患,大悲大乐,因此到二人成婚之时,已似年貌相若。”  
                 虽然结为夫妇,却没有做过一日夫妻,要等到十六年之后,才可以真正一起,金庸又补充:“两人久别重逢,反显得杨过年纪比她为大了。”  
                 我认为作者未免拘泥。若相爱可以忘年,不必规限于世俗之见,又何必郑重解释外貌谁长谁幼?萧伯纳喜剧《康狄达》中,少年诗人爱上中年女人,为她婉拒,她劝他道:“你要对自己说:我三十岁时,她是四十五;我六十岁时,她七十五……”少年接口:“一百年后,我们是同一个年岁。”这才是超脱世俗之见。  
                 神雕只有小龙女跳崖的16年之后那段还可以看看,之前虽然文字清丽,想象瑰奇,结构严谨,但是始终透着做作。  
             杨过明明是个不怎么样的人,却硬要把他写成风流侠客。他风流倒是风流了,处处和姑娘调情,但侠义精神基本没有,这个吴蔼仪女士说得已经非常深入了。更可笑的是为什么书中只要是未婚女人,都对他情有独钟,连一直憎恨男人的李莫愁都……  
             耶律齐也算一时豪杰,居然被刻意贬低,为了防止他盖过杨过的风采,后面基本就不出场了,更让人咂舌的是郭芙在和他结婚十多年后发现自己喜欢的是杨过?!  
             为了衬托对不起杨过的人有多么不应该,把郭芙写成个草包射雕里面伶俐可爱的蓉儿写成了一个心胸狭窄的恶毒妇人(其实不过就是过于提防杨过,过于溺爱女儿,也算不上恶毒吧,但是读者被诱导得完全从杨过的立场来看),郭靖自然也要还债,于是欠了杨过一个救命之恩(殊不知杨本来是来杀他的,靖哥哥啊!你真是被人卖了还得帮着数钱)  
             其余害过杨过的甲乙丙丁等人哪个有好下场的?唉!谁让你们对不起杨大侠,人家就是正义的化身!邪恶在正义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  
             神雕写得这样刻意,真是做作到家了,所以我坚定地把它列为我最不喜欢的金书。  
            
             金老自己比较偏爱杨过,那我想大致原因如下:  
             金书中所塑造的男主人公大都是忠厚、纯朴、良善、循规蹈矩的传统正面角色,如郭靖、狄云、石破天、袁承志、张无忌、虚竹、萧峰、胡斐、令狐冲、陈家洛,纵然萧峰豪气干云,纵然胡斐狡黠多智,纵然令狐冲潇洒不羁,也都是沿着正面形象的路线惯性发展  
             而杨过则不同,其性情之自私偏激,用情之深厚执著,行事之我行我素,在金庸的所有作品中都是罕见的。这样一个亦正亦邪亦狂的带点儿叛逆的反传统主人公形象,对于正统社会的行为规则是一种挑战,对于持有中庸之道的作者本身亦是一种强烈的吸引。所以,尽管这个人物有极大的缺点,仍然得到了金老的厚爱。
        


        6楼2010-08-24 21:17
        回复